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被忽略的嬰孩心理需求

633期

1199
0
2
文 王浩威 策劃 洪素珍(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十年前左右,一位朋友希望捐助與小孩有關的非政府機構,我想到未婚媽媽之家,便建議她去看看。

那是未婚懷孕還是不受教育體系容忍的時代,社會一般不自覺地加以排斥。懷孕的未婚女孩,在校處境十分難堪。有些修女發悲憫之心,出面辦了這樣的未婚媽媽之家。

幾天後再遇到這位朋友,她立刻主動提起參訪的驚奇印象。

她到了未婚媽媽之家,在社工帶領下參觀嬰兒室。「十多個嬰兒!」她驚訝地說著:「每一個都十分可愛,睜大眼睛直直地看著你,讓人忍不住憐惜 。」

她自己左手抱一個,右手抱兩個,覺得不夠,還要求隨行的朋友也來幫忙。

我聽了忍不住大笑,這個朋友當時有兩個青少年兒子:「當年帶小孩,你不是哇哇叫,說辛苦的不得了?」

她立刻回答說:「可是真的不一樣,這些嬰兒笑得好甜,眼睛睜得大大地,好像很希望你來抱。」她頓了一下,繼續說:「不像當年帶自己那兩個,稍慢一點抱,就開始哭鬧不停,好像注定要來侍候他們似的。」

嬰兒也有情感

那已是多年往事。當時的我,雖有一定的兒童精神醫學訓練,但一時還沒太多反應。

台灣的兒童精神醫學其實可執亞洲牛耳,與歐美相較亦不遑多讓。醫學先輩多年積極投入,已培養出一批兒童臨床心理學和兒童精神醫學專業人員,如今分佈在各大醫學中心和各大學裡擔任各種不同的重要角色。

然而,包括歐美在內,整個時代氛圍是十分講究實證的,兒童心理學或精神醫學取向是以所謂最科學的行為主義為主。

因此,一個嬰兒來到兒童專家(包括小兒科醫師在內)面前,專家看到的是嬰兒的成長(身高和體重)是否在正常的生長曲線內、神經(特別是五官)是否受損、動作發展是否正常,還有,語言能力如何等……。

只是,現在回頭來看,這些以行為、語言和生理的發展為標準的評估,其實漏掉很多面向,特別是這二十年才開始注意的社交及情感的發展。

不哭不鬧的危機

在棄嬰中心裡,那些不會哭鬧而教人心疼的天使們,其實是發生了十分嚴重的心理創傷。

正如,溫尼柯特(D. W. Winnicott)這位兒童心理大師再三強調的:一位嬰兒來到世界上,父母是要提供一個無微不至的環境,讓嬰兒繼續擁有無所不能的上帝感受。然後,隨著父母逐漸放心,才一步一步慢慢而自然地減少了這個環境的完美程度,而小孩也因為這樣適量的挫折和不足,而逐漸進入社會面。

然而,有些小孩卻不是這麼幸運。他們一生下來,也許是從出生那一刻,也許是在某個早期階段,這個無微不至的環境不見了。這樣的情形,可能也許像棄嬰般沒有母性照顧,也許是媽媽得嚴重的憂鬱症而對四周沒有任何興趣,也或許是父母嚴重衝突而無暇顧及小孩……。總之,在這情況下,孩子才學會放棄任何的期待,包括哭鬧在內的各種積極要求的行為。

放棄了任何積極要求的小孩,如果嚴重一點,它是會放棄成長,放棄與世界的溝通;稍輕一點則是終生對生命沒有期待而顯得生命能量特低,或是長大後有親密關係的問題。

關於這些問題,就是落在社交和情感的發展範圍裡,是過去只強調生理、動作和語言發展所沒涵蓋的。

離開父母的創傷

1952年,兒童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完成了一位以兒童和父母暫時分離為主題的紀錄片《兩歲小孩去醫院》。

他記錄住院的兩歲小孩,在與父母隔離數天後,許多不正常的反應:包括太乖、太慢情緒反應、躲在自己的玩具所組成的半封閉世界裡等等。

他的片子在當年聯合國的世界衛生組織獲得廣大的討論。來自美國的知名心理學家埃里克.艾瑞克森(Erik Erikson)也大力支持,希望全世界的醫學界對住院的兒童好好思考:如何能維持原來的母性照顧。

而在另一個場合,溫尼柯特針對英國在二次大戰時將小孩強行從父母身邊撤離的政策,日後所產生的許多心理後遺症,他也說:「寧可被德國的炸彈炸死,也不要讓小孩離開父母。」嬰兒或兒童從沒單獨存在,而是在母嬰關係中成長的。這是溫尼柯特最經典的觀念。

這樣的親職忽略,帶來情感或社會能力發展的影響,不只是這些專家注意到。

斯皮茨(René Spitz, 1887-1974)是維也納出生,二次大戰到美國的兒童專家,他就提出兩個觀念:一是失親憂鬱(anaclitic depression),認為越早失去父母的小孩,長大後的憂鬱症越是難好;另一觀念是「醫院症候群」(hospitalism)也就是和鮑比一樣,對住院治療而與父母分離的小孩,所產生的身心狀態的警告。

照顧情緒更重於照顧營養

儘管這些警告在五○年代就陸續提出,但不幸的是,六○、七○年代是精神藥物和行為科學登場的時代。儘管諸多兒童心理大師異口同聲提出痛心疾呼,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還是完全被忽略。

八○年代以後,隨精神分析訓練中的「嬰兒觀察」開始受重視,也隨著輕度自閉症的研究,兒童情感和社交能力的發展才再度受到注意。在國內,有少數幾本像是溫尼柯特的《給媽媽的貼心書》和英國塔維斯托克診所編寫的《0-2歲寶寶想表達什麼?》、《3-5歲幼兒為甚麼問不停》、《6-9歲孩子為何喜歡裝大人?》、《10-14歲青少年你在想什麼?》等,是關於嬰幼兒心理發展的書籍,強調母性照顧對這一切的重要性,也強調嬰兒的情感發展。但一般人缺乏基本認識,也就不會注意重視以情感和社會能力發展為重點的親子心理書。這些書在眾多傳統行為主義取向的育兒或親子書裡,是不容易被注意到的。

「不知道怎麼養小孩」的焦慮,是目前台灣父母共同面對的困境難題。他們隱約知道自己難以「了解」孩子,卻不知如何著力?他們對自己的父母角色越來越有自我覺察力,自我要求也越高,因此,普遍意識到自己能力可能不足,對擔任父母角色是有壓力的。這些焦慮可能是可以用體會孩子情緒的方式去解決的,在身高、體重等外表生理數據之外,嬰幼兒的情緒也是有意義的,而且可能更重要,試著換一個角度思考嬰幼兒的發展,也許對他們的成長幫助更大。

王浩威

熱愛精神醫療工作,也是全方位作家。他的寫作結合了精神醫學的專業和知識份子的人文關懷,兼具知性與抒情;目前為專任心理治療師、臺大醫院精神部兼任主治醫師、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長、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心靈工坊文化公司發行人、《島嶼邊緣》、《醫望》雜誌總編輯。

相關文章

眼前的食物,是你想吃 還是腸子內的細菌想吃?

在我們的身體內與體表居住大約100 兆的細菌與其他的微生物,統稱微生物群。自然科學家在十七世紀察覺到......

擁抱黑暗女性的力量

越來越多的女性在中年時候,發出這樣的喟嘆:「我希望可以找回女性的自己。」 這些女性在外表、身分、生......

愛他,也愛自己,了解他,也接受他

對多數家庭而言,家有青春期子女都是人生一段狂風期。青春期孩子正面臨身、心鉅大的變化,現實生活上卻也得......

婚姻治療中的「怨」偶到「願」偶

婚姻出了問題,有沒有辦法找專人協助呢?一般人對於婚姻心理治療的印象,比較像是輔導,許多面臨困難的夫妻......

人心才是科技的起點

「我們不能再養寵物了,特別是狗,因為我擔心……我會比牠早一步離開這個世界。」柔和的陽光灑進志村家整潔......

認識憂鬱

對全世界的影迷來說,2014年8月11日是值得哀悼的一天。好萊塢喜劇泰斗羅賓.威廉斯(Robin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