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臺灣百年老店特輯5─振發茶行

時間忘了離去 傳承六代的府城茶香

677期

2777
0
7
文 林民昌 圖 林滄輝

走進全臺最老的「振發茶行」,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約莫一坪大小的木製古董收銀櫃,上頭擺著約60份已用書冊紙包裝好的當季新鮮茶葉,延續百餘年的包裝風格,上頭的藍印是茶名,紅印的「振發茶林」四個字,則象徵著傳承百年的商譽。

坐在檯前招呼客人的是才28歲的第六代嚴偉嘉,而他的父親─茶行第五代傳人的嚴鴻鈞和妻子周淑莉,則在另一邊整理待會要出貨的茶葉,懷舊的家具和擺設,訴說著百年的風華與滄桑。

在父親嚴燦城(第四代)過世前不久,於病榻指示接班才決心繼承茶行的嚴鴻鈞,不只是茶行的第五代傳人,更是一位執業牙醫,他的診所距離茶行只有短短5到10分鐘車程,以前只要有空就會去陪伴父親,但從沒想過要接班的他,在沒有準備、也不認識任何同行的情形下,被父親指定接班,幸好原為大提琴老師的妻子周淑莉,在父親生前就已經在茶行幫忙,兒子嚴偉嘉也回來分擔他守護家業的責任,讓他可以一邊看診、一邊維持茶行的傳承。

160年錫板茶桶鎖住臺灣茶香

今日的振發茶行,仍保留著開基祖—嚴朱從福建「租購」來的錫板茶桶,24個寫有「龍吟」、「金花」、「狀元」等字的骨董茶桶,就放在收銀櫃後方的竹製層架上,不僅是全臺碩果僅存、仍在使用的百年茶桶,更是他們的鎮店之寶,每當茶桶的蓋子一打開,濃濃茶香就在空氣中飄散開來,加上四周場景,彷彿回到了西元1860年,嚴朱剛落腳府城的歲月。

看準安平開港後的商機,嚴朱從大稻埕來到府城水仙宮一帶開起了錢莊,店號「盛發」,然而為人做保卻不幸把身家都賠進去之後,他憑著一股年輕人的拚勁,將木製招牌上的「盛」改成「振」,以「振發」為名,開始從福建武夷山進口焙好的茶,賣給在地客戶,在1870年間,他將生意越做越大的茶行,從一開始落腳的七娘境四嫂巷,搬到東門町元會境的一排販厝裡,也就是現今民權路振發茶行所在地,兒子嚴財也進入茶行工作,準備接手家中事業。

嚴財當家作主後,不僅將茶行經營得有聲有色,還有餘款投資地產,嚴家不單是成功的茶商,更是地方上有頭有臉的士紳。然而到了日治時期,原本算是「國產」的茶葉變成了「跨國貿易」,多出一筆「關稅」成本,加上種種政經因素,經營環境丕變,於是嚴財決定把茶行生意交棒給第三代嚴鐘奇經營。

焙茶功夫度難關 茶桶改裝臺灣茶

年輕的嚴鐘奇不只懂得買賣茶葉,還學得一手焙茶的好功夫,因此他只需購入半成品,再自行加工即可,既能降低商品成本,還可以製作獨家風味的茶葉,為茶行完成重要轉型,自此振發茶行進入了專賣臺灣茶的世代。當年嚴朱租購而來的錫板茶桶,裡頭放的不再是中國武夷岩茶,而是道地的臺灣茶,每次進貨,都是以一、兩千斤計,南北客戶在店內聚集,好不熱鬧。

然而焙茶加工是門體力活,無法靠嚴鐘奇一個人完成。焙製前的「揀茶」,要把混在毛茶裡的細小茶枝挑出來,需要耗費大量眼力、耐力和時間;「焙茶」時的爐火,一開就是一星期,日夜都必須有人看顧,隨時補充柴火以掌握火候,需要耐熱、體力和技巧,於是嚴家的女性們便一起分擔這些工作,尤其是終生未嫁的大女兒嚴勤和三女兒嚴銀,更是茶行重要的兩大支柱。

為家業南北奔波、極其辛勞的嚴鐘奇,在53歲時因肺病撒手人寰,此時兩個兒子都才18歲,尚未做好接班準備,正室所生的嚴燦城,當年以第一名之姿從南二中畢業,是日治時期全臺南最會唸書的臺籍高中生,為了達成父親的期望,放棄保送高等工業學校(今國立成功大學)的機會,準備報考醫學校,但遭逢父親驟逝,只得放棄學業,毫無經驗地和哥哥併肩扛起茶行及一家老小的生活重擔。

父親驟逝 嚴燦城棄醫斜槓從商

不過嚴燦城學習速度極快,再加上家人同心,很快就找到做生意的眉角。為了免除兵役徵召,他白天得到當時的市役所(即市政府)工作,傍晚再回到茶行處理生意上的大小事務,直到他65歲退休前都過著這種「斜槓」生活,期間也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國民政府遷臺兩次重大挑戰。

日本政府在二戰時期實施經濟管制,要求各類商家必須組成公會,協調價格和產量,防止物價波動。在市役所上班、又是高材生的嚴燦城,自然被賦予領導公會的任務。在戰爭初期,他靠著掌握第一手資訊,讓家中生意蒸蒸日上,也透過業界交流機會,學習各種焙茶加工技巧。

終於等到日本投降,然而此時另一個挑戰才正要開始。由於戰後的社會失序及物價波動,導致商業交易困難,為了撐過險峻的經營環境,姊弟三人決定申請公賣局的煙酒專賣執照,靠著以往賣茶的人脈,順利讓煙酒生意也步上軌道。由於嚴家一向政通人和,生意越做越穩,觸角還擴及水泥、肥料、雜糧等其他特許行業,這也是戰後嚴家最輝煌的歲月,可惜臺灣加入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之後,取消煙酒專賣、開放洋煙酒進口、販售,嚴家事業不再具有優勢,嚴燦城決定重新專注在茶葉老本行,守護家族百年基業。

就這樣到了民國100年,嚴鴻鈞代替父親獲頒「百年老店」認證匾額的同日,守著茶行72年的嚴燦城病情卻急轉直下,與世長辭。

第五代牙醫老闆接班 守護臺茶文化

嚴鴻鈞為父親寫下一篇祭悼文,記錄父親72年來經營茶行的努力。這篇文章就貼在茶行牆上;同一面牆上,也立著自嚴朱以來傳承了近160年的24座錫板茶桶。「只要一抬頭,就會想起父親這72年是怎麼守著茶行的。」他沉思了一下說:「我們後人怎麼能不守下去呢?」

記性絕佳的嚴鴻鈞清楚記得《台電月刊》是他8年來接受的第98組訪問者。父親過世後的這些年,他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受訪,才了解父親晚年所做的已經不只是賣茶,更重要的是在傳承家族記憶、保存珍貴的臺茶文化;也是到這時候他才知道,那位被他認為是守舊派茶行老闆的父親,竟是臺茶文化指標。

嚴鴻鈞雖沒有實際跟著父親學茶道和做生意,不過以前常藉機揣摩父親與客人品茗時的意境,另外兩位姑姑每天都會泡一大壺茶給全家人喝,家裡的茶壼從來沒空過,房子裡的茶香、茶味也從未消散。「不過,我們小時候喝的都不是用茶葉泡的茶,是用姑姑們揀茶時挑出來、不能賣給客人的茶枝和茶屑泡出來的茶。」他爽朗地笑著說:「接下這間茶行後,我除了帶著太太親自從南到北一個個向長期合作的茶農拜碼頭之外,也和太太、兒女一起學茶、考執照,用現代科學觀點去看傳統製茶方法。這不只是家業傳承,也是守護臺茶文化。這麼說來,我們也算是另類的文史工作者吧?」

這份體認,讓他勇於在診所執業之餘,擔下經營茶行的重責大任,即使賣茶不再是賺大錢的行業,但仍有許多國內外的客人上門,他們要尋找的不只是一包好茶,更是記憶、情感和文化,所以他接手後盡量讓茶行一切如舊,宛如時間在這裡只記得品茶,卻忘了離去。

相關文章

臺灣百年老店特輯7─林三益

座落在重慶北路上的林三益旗艦店,總令路過的遊客好奇觀望。乍看之下,似乎是販售文房四寶的典雅店鋪,卻也......

臺灣百年老店特輯6─瑞成書局

臺中公園車水馬龍的雙十路旁,瑞成書局大樓靜靜矗立,它不像時下當紅的書局,沒有華麗亮眼的裝潢,只有質樸......

專業攝影師傳授秘技 用手機描繪夏日記憶 旅拍不NG

攝影器材從早期的底片機,到數位相機、數位單眼相機的時代,再到西元2010年第一台微單眼相機Sony ......

臺灣百年老店特輯4 –合隆毛廠

在世界上最險惡的環境中奔跑七天六夜,身上必須背負著食物、睡袋等重達八公斤的行囊,還要忍受從零下低溫到......

臺灣百年老店特輯3–南屯犁頭店

磚爐內,鮮紅的炭火燒得正旺盛,堅硬的金屬隨著高溫漸漸軟化,師傅看準時機,夾起燒得透紅發亮的鐵材放在牛......

臺灣百年老店特輯2─郭元益糕餅

創立於西元1867年、今年已堂堂邁入153歲的郭元益,百年來始終以餅食的味覺印象,留在每一代人們的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