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以茶發現自我 共享美好時刻

665期

1350
1
3
文/李文媛 圖/吳志學

李如華

‧長虹教育基金會執行長,習茶齡10多年

‧2013年成立基金會推動美學感知、環境教育等

‧進入學校、社福機構等單位舉辦「茶育」課程

杜守正

‧候用校長,習茶齡20多年

‧獲第四屆國家環境教育獎個人組優等

‧10多年前便將茶席帶入班級教育中

臺灣茶從19世紀末引入、在地生產,至今已兩百多年,不只改良出許多臺灣獨特的茶種,也深入人們的生活,發展出茶的文化美學。隨著精緻茶飲日漸興盛,包種茶、東方美人、鐵觀音、紅烏龍……等眾多不同品種的臺灣茶似乎人人琅琅上口,但是它們究竟有什麼分別、該如何挑選好茶呢?長虹基金會執行長李如華認為沒有絕對的好茶,而是「什麼時候喝什麼茶,到什麼地方就喝當地的茶。」茶的生活家杜守正校長則認為「專心喝茶,透過覺察,找到最適合

跟著節令喝好茶

那麼什麼時候該喝什麼茶呢?李如華從春天的迎賓茶開始介紹,臺灣北部的主要茶種包括三峽碧螺春、文山包種茶、北埔的東方美人以及木柵的鐵觀音。其中碧螺春最適合春天飲用,用枝梗泡的大桶茶,也很適合作為迎賓茶。接著是春夏都適合的包種茶以及夏天飲用,滋味香甜的東方美人,冬天則適合飲用重烘焙、味道醇厚的鐵觀音。

碧螺春於明前嫩採,屬於未發酵的綠茶,茶葉製作成較不耐放的條索狀,跟輕發酵的包種茶一樣,都要趁新鮮喝。東方美人茶與鐵觀音都屬於重發酵茶,比較耐放、耐泡,陳年期的茶亦別有一番風味。

值得一提的是又稱「白毫烏龍」的東方美人茶,因有小綠葉蟬叮咬,茶葉會發出異香,以吸引小綠葉蟬的天敵,製成茶葉後帶有蜜香,風味獨特,十分受到歡迎。而嫩採留下的白毫、小綠葉蟬叮咬「著涎」留下的紅色葉緣,以及多重的發酵、揉捻手續,使東方美人茶的茶葉帶有多種層次的色澤,因此又稱「五色茶」。

李如華指出,臺灣茶種一開始雖由中國引進,但兩個世紀以來,已發展出許多臺灣的在地茶種,北埔的東方美人便是一例,鹿野的紅烏龍亦是箇中代表,她也常常對學生提倡,到不同的地方就要品嚐在地的特色茶。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茶

「就跟教育一樣,喝茶要有一種覺知、定下心,才能喝得到它的味道。」在淡水山間,以生活茶與學生對話二十餘年的杜守正認為,要從「為什麼喝茶」開始思考,以身體與全副心神專心與茶對話,第一泡茶解體表之渴,第二泡茶散入經脈,第三泡茶深入臟腑,在過程中覺察茶與身心的相互作用,日復一日的感受其中不同,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茶。「例如人的鼻子,左邊跟右邊聞到的味道不同,早上跟晚上的感覺不同,同樣的茶,不同的人喝過之後,杯子留下的味道也不同。」

「茶」對杜守正來說,是覺察自我的媒介,也是和學生對話的方法。二十餘年前,杜守正在教室立起兩個書櫃,搭上一塊木板,桌巾一鋪就成了講桌,而講桌,就是茶桌。面對心浮氣躁,逐漸靜不下心的學生,他開啟「寫字課」的傳統,與學生約法三章,整個下午兩、三節課,學生可以隨時到桌前取用宣紙,不限用途也不限數量,只有兩個條件:噤語,以及「對得起每一張紙」,如果不小心說話了,就自己到旁邊站。接著開始放音樂、泡茶、畫畫。學生當然會問:「什麼叫對得起每一張紙?」、「要站多久?」杜守正告訴學生:「自己決定。」

杜守正認為,茶是一種媒介,透過泡茶的手續、氛圍與感知,可以讓學生認識自己,從而「做自己的決定」,班上每一個學生都會有自己的泡茶壺,還會自己縫製茶巾、茶具的攜行袋,畢業旅行時,孩子還會透過這個「行動泡茶組」,泡茶請別班的孩子喝。「泡茶是我的學生們的共同記憶,當然有的學生畢業後很快就不知道把茶具放到哪裡去,可是那就是一個種子,只要遇到連結,就會再長大發芽。」

用茶搭建舞台 讓孩子發現自我

李如華也是在學茶之後才加深對生活以及自己的感知。「我自己很容易緊張,連示範泡茶給小朋友,自己都會發抖,茶道就像是我一輩子的修行。不斷提醒自己,不要要求你自己每一次都要完美演出,要學會放下。」除了為人處世的哲學,「一開始學茶,常常會從功能面去思考茶的器皿,這個容易破、那個很難洗,漸漸的才學會感知器物的材質與季節、空間的搭配。」這些體悟讓李如華希望孩子們能夠在很早的時候就可以接觸茶文化,因此從102年長虹教育基金會成立,就開始發展給小學孩子的茶教育。

「我們會從迎賓茶開始,讓孩子捧著茶,跟隨老師打鼓的節奏緩步行走,讓孩子的心靜下來。」迎賓茶用枝梗茶泡製,也包含著感恩惜福的理念。「但不會很嚴肅的要求孩子整堂課不說話」除了說茶的故事,也儘量讓每一個孩子有機會動手操作。「曾經有一個總是不下來,總是干擾到別人的孩子,於是我們就給他一個任務,讓他擔任其中一泡茶的茶人,那天他簡直判若兩人,十分地認真。」這讓李如華體會到,當孩子換了角色,被賦予意義的時候,孩子也會全力以赴,做為師長,不能只看到他平常過動的一面。

「茶的教育就是覺察的教育」杜守正認為,透過茶可以搭建一個平台,例如在茶會中讓孩子找到自己的角色,同時也可以和親友建立良好的連結,彼此產生共感,進而為了共好而有所行動。

在臺灣,茶桌隨處可見,茶更是隨手可得的資源,李如華建議父母可以藉由泡茶多跟孩子聊聊天,讓茶桌重新成為一個親友圍繞,共享美好時刻的地方。

「茶的教育就是覺察的教育」杜守正認為,透過茶可以搭建一個平台,例如在茶會中讓孩子找到自己的角色,同時也可以和親友建立良好的連結,彼此產生共感,進而為了共好而有所行動。

在臺灣,茶桌隨處可見,茶更是隨手可得的資源,李如華建議父母可以藉由泡茶多跟孩子聊聊天,讓茶桌重新成為一個親友圍繞,共享美好時刻的地方。

走讀在地好茶

碧螺春

主要產地:三峽

品茗時令:

明前採製的碧螺春是屬於春天的茶,為未發酵的綠茶,最適合在清明前後喝。「碧螺春」之名傳說由乾隆皇帝所賜(一說為康熙),因茶湯碧綠,茶葉捲曲成螺、香氣濃郁而得名。又有「嚇煞人香」之稱。

精選茶食:櫻花蛋糕卷、綠豆糕。

包種茶

主要產地:文山

品茗時令:

包種茶屬於輕發酵的烏龍茶,多於五月採製完成並出貨,適合在夏天品茗。熱飲或冷泡皆宜。早年為運送方便及保存香氣,茶商會以毛邊紙將茶葉包裹成四方包,再印上茶行堂號,故稱「包種茶」。

精選茶食:戚風蛋糕、包種茶凍。

東方美人

主要產地:北埔

品茗時令:

東方美人又稱「白毫烏龍」,是適合夏天喝的茶,因有小綠葉蟬叮咬「著涎」而帶有蜜香,相傳茶農發現茶葉遭蟲害叮咬,原想血本無歸,未料卻因蜜香而大受歡迎,告諸鄉人,卻被指為「膨風」,因此原有「膨風茶」之稱。

精選茶食:以東方美人茶入味的茶葉蛋。

紅烏龍

主要產地:鹿野

品茗時令:

紅烏龍和東方美人都是臺灣本地的特色茶,皆屬烏龍茶,發酵程度則是烏龍茶中最重的,茶湯偏紅,介於烏龍茶與紅茶之間,滋味甘醇,帶有蜜香,冷熱泡皆宜,亦十分耐泡。

精選茶食:檸檬蛋糕。

鐵觀音

主要產地:木柵

品茗時令:

重烘培、重發酵的鐵觀音,滋味厚重,適合秋冬飲用。相傳有位虔誠信徒,日日在佛祖前奉茶,某日獲佛祖指引,找到特殊的茶樹品種製茶,因供奉於觀音前,製成之茶葉色深似鐵,故稱鐵觀音。

精選茶食:綠豆椪。

酸柑茶

主要產地:竹苗客家地區

品茗時令:

酸柑茶以奇酸無比的虎頭柑製作,先挖去果肉後再填入茶葉、薄荷、養生藥草,經過緊壓、風乾等手續製成,越陳年,風味越佳。腸胃不適或覺得快感冒時可以敲下茶葉,搭配冰糖烹煮飲用。

精選茶食:紅豆粄。

相關文章

從產地到餐桌 食在有意思

曾經美好的土地與家園,那裡有蟲鳴、有鳥啼,有甘甜的水源所種植出的鮮甜果實,還有金色稻穗隨風搖曳,在夕......

挺身為移工 以母語築一條 心靈的回鄉路

自從民國78年政府開放引進外勞後,男性移工多半從事農、漁、工等底層勞動工作,支撐著臺灣的經濟運作;女......

舞動人生 動身體真好

爽朗的笑聲、生動的手勢,黃旭徽和謝明霏一出現,空氣就明亮了起來。出身雲門舞集,兩人是跳雙人舞的搭檔,......

從博物館看門道 用建築說故事

●921大地震後『新校園運動』推手之一。 ●校園設計案作品:潭南國小、仁愛國小、親愛國小、二林高中......

春日好食節 跟著食材讀臺灣

‧帶領種籽設計推出《廿四分之一挑食‧節氣食材手札》、《台灣漬‧二十四節氣的保存食》、《米丸子一口食:......

走進都市, 尋找野生動物趣

●曾任台北市立木柵動物園研究計畫助理
 ●台視『臺灣生態筆記』節目主持人
 ●綠色保育推動者(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