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引電尋蹤11】融入金門人文風情 以行動展現低碳島多元特色

731期

277
0
0
文|許瑛娟 圖|金門區營業處、塔山發電廠、東蛙池塘、編輯部

金門是行政院環境部與地方政府大力推動低碳島計畫的縣市,身為能源供應者的台電也積極響應減碳,已於民國109年完成金門全島智慧電網的建置,成為全臺首座智慧電網示範場域。此外,台電在金門推廣環境教育及生態保育方面也不遺餘力,從廢料重生、彩繪礙子、淨灘、守護活化石等活動,深耕在地。

循環經濟善用廢料 刻下歷史印記的創意巧思

金門有不少退役的木製電桿、廢封板、木橫擔、電纜軸,金門區營業處提供這些退役材料,在負責金門全縣公園美化的林務所創意發想下,利用這些有著電力歷史印記的回收物,動手改造出具有戰地意象的坦克車和吉普車,成了稀有且可乘坐的玩具,其他還有不同造型的木頭椅、鞦韆架等休閒設施,既可美化公園,也提供民眾休憩使用。而出現在座椅圓盤扶手上的「交連PE電纜、300公尺、263公斤、台灣電力公司」的墨色字,更能感受台電予人的純樸厚度。

另外,在電桿及高壓電塔上常見的礙子,是連接電線桿、鐵塔與傳輸高壓電懸掛電纜間的絕緣體裝置,在電力運輸網中,扮演著穩定電流安全的重要角色,但有一定的使用年限。金門區營業處同仁運用巧思,將退役礙子彩繪並裝飾有台電意象的「台電專屬的愛(礙)子盆栽」,化身為「金門限定版」的盆栽藝術品,展覽後捐給金門家扶中心義賣,賦予退役供電器材新的意義。

響應「世界清潔日」 淨灘守護金門海岸

塔山發電廠每年都會和金門區營業處舉辦「聯合淨灘活動」,今(112)年9月22日「世界清潔日」選在金城鎮雄獅堡海灘辦理,號召近600位在地的機關團體及社區民眾參與,以實際行動為維護海洋生態付出一分心力。這裡擁有豐富的生態及自然景觀,緊鄰的金門大橋,是欣賞自然美景、生態和日落的最佳勝地。淨灘現場也設立許多宣導攤位,有環保局海洋教育宣導攤位、台電除役選址溝通中心金門溝通小組、金門區營業處台灣電力APP及電廠環境教育宣導攤位,每個攤位都大排長龍,民眾反應熱烈。

守「鱟」活化石 為生態環境克盡己力

鱟是一種海洋底棲性無脊椎動物,是比人類更早居住在地球上的居民之一,有活化石之稱,每當6月到9月的繁殖季節,雄鱟會尋找雌鱟交配,接著成雙成對游向海岸高潮線的沙地產卵,因此有「夫妻魚」之稱,臺灣目前只剩西部沿岸和澎湖可見到少量鱟的蹤跡,相較之下,金門是鱟族群數量較多、並仍保有較大片棲地的地方。

塔山發電廠十分認同三棘鱟保育協會結合傳統文化及生態保育的理念,主動表示願意進一步合作,協辦「守鱟的故事」活動,廣邀金門在地居民與遊客共同來參與,鼓勵民眾關心、維護鱟的棲地環境。除了組成巡守隊在棲地環境觀察了解現況外,還設計了許多趣味活動,例如用鱟模製作出可口的鱟型粿,加深大家對鱟形狀的記憶;也透過鱟生態紀錄片,了解捕魚的古老技術與故事,藉由這些觀點的共振,思考為鱟群營造更友善的生存環境。此外,在活動過程中,還穿插了電力的環境教育推廣講座,讓參與「守鱟」的學員們,不僅對鱟的生態環境有所認識關心,也進而在生活中落實節能減碳的觀念。

金門輕旅行

清金門鎮總兵署

金門縣金城鎮北門里浯江街53號

08-2371717

每日09:00-22:00

距離電廠約開車11分

清金門鎮總兵署原為「叢青軒」,相傳是明萬曆辛丑年(1601年),進士許獬讀書的地方;清康熙年間,總兵陳龍將總兵署遷建於此,多次改建後成為現在規模,民國4年金門設縣,總兵署仍為最高行政中心,歷經多次變革,現為縣定古蹟,也是金門經典觀光景點。

走進總兵署四進兩廊式四合院的建築,依序參觀東廂房、中間展廳、西廂房,每個空間都有詳盡的文字解說;衙門口、大堂、內署明間則以栩栩如生的蠟像重現昔日意象。走到後院,還有一棵樹齡超過百歲的木棉古樹與總兵署相互輝映,增添意境。若對總兵署所在的金城鎮有興趣,總兵署內可報名夜間免費的後浦小鎮導覽(金城古稱後浦),由總兵署出發。

翟山坑道

金門縣金城鎮90號

08-2313241

每日08:30-17:00

距離電廠約開車10分

翟山坑道分為坑道及水道兩區域,在八二三砲戰期間,因戰略因素考量,動員無數人力以人工穿鑿,採24小時三班制日夜施工,在民國55年建造完成,有專供游擊戰艇停泊使用的地下碼頭,並提供登陸小艇搶灘運送補給用,後來因泥沙淤積且戰備功能減退,金門防衛司令部於民國86年撥交由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管新整理規劃,民國87年7月重新轉型為觀光坑道,開放民眾參觀這座鬼斧神工的「地下金門」。

此外,由於翟山坑道內切割多面的花崗岩造就了世界上最好的音響效果,自民國98年開始,金門坑道音樂節便在此舉辦,吸引了無數樂迷特地報名,前來金門聆賞。

模範街

金門縣金城鎮模範街

全年無休

距離電廠約開車12分

模範街原是明朝末年,鄭成功於後浦練兵的內校場,民國14年由金門縣商會集資興建,由32間連廊式洋樓店屋所組成,外觀以南洋五腳基型式的紅磚拱廊建造設計,店屋為二進式,第一進為日式洋樓,第二進為閩式建築,古典雅致,融合了民初中式建築及洋樓的風格,極富建築藝術之美,足為典範,所以稱為模範街。民國68年中美斷交時,改名自強街,數年後改回原名。現在的模範街住商混合,大紅燈籠高高掛,每到節慶戶戶懸掛國旗成為街區特色,有不少伴手禮特產店和餐廳,每日下午16時至晚上20時禁止車輛進入,方便遊客逛街採買。

沙美老街

金門縣金沙鎮,Google Map搜尋「沙美老街」

全年無休

距離電廠約開車26分

有「沙美摩洛哥」之稱的沙美老街,元朝末年就存在,曲折的巷弄,可以避強風。因八街八巷的特殊格局,舊稱八卦街,是金門最早形成的市街之一,也曾經是金門最熱鬧的地方,當年駐島軍人採買生活用品、看電影都會來到這邊。

後來隨著國軍駐紮轉移,此區的商業活動日漸薄弱,老街的人口外移,屋況老舊破損,民國104年起,金門縣政府基於安全考量,將部分頹屋的牆壁,塗上泥灰加以穩固,特殊的色澤帶有異國情調,像是來到了北非的摩洛哥,意外成為遊客爭相拍照的打卡新景點。如今沙美老街仍保存許多道地的傳統與日常,還可以品嘗到傳統風味小吃。

廣東粥

充滿戰地風情的金門,有許多特色的美食小吃,早餐必吃之一的廣東粥,和臺灣本島的廣東粥口感作法不太一樣,有著獨特的金門式風格。廣東粥的源起,據說是在20世紀初,金門謀生不易,許多金門鄉親到廣東、南洋等地打拚,返鄉後將粵式廣東粥作法帶回金門,但因為金門土質只能種植高粱、花生、地瓜等作物,不適合稻米耕作,得仰賴外地進口稻米,米粒得來格外珍貴,於是將米長時間煲煮為半透明的粥糜,或稱無米粥,再加上豬肝、魚塊、肉丸,打上蛋花,搭配油條吃,就成了屬於金門口味的經典早餐。

相關文章

【引電尋蹤12】與海洋之都共存共榮 大林發電廠植樹減碳愛地球

每座大城市都有代表性的公園,例如:紐約中央公園、東京新宿御苑、倫敦海德公園等,花木扶疏的表徵往往是城......

【當職人發電時07】「新開室變成開心事」  魅力職人說出幸福職場關鍵

「尋找行走的發電機-當職人放電時」,以Podcast形式播出,希望藉由聲音敘說的方式,挖掘台電更多動......

【電の寫真】矗立歷史中的電力場域

本期介紹台電現有資產中,已被政府指定為古蹟或歷史建築,從日治時期留存至今仍保存良好的三處電力場域:粗......

【當職人發電時06】當信仰遇上基礎設施  

「尋找行走的發電機-當職人放電時」,以Podcast形式播出,希望藉由聲音敘說的方式,挖掘台電更多動......

【電の寫真】 一滴水發5次電

常見的水力發電方式大致上可分為慣常水力、抽蓄水力兩種模式。 以大甲溪流域為例,一滴水從山間流出隨著......

【引電尋蹤10】 百年風華 綻放人文與環境交織的永續之花

緊鄰新店南勢溪的桂山發電廠,背山面河的自然地理優勢,擁有許多在地生態資源,是紫斑蝶、青斑蝶、黃蝶、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