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電力修護處新廠創新機

無縫接軌、精益求精的職人堅持

705期

5165
0
5
文、圖—高彩雯

電力修護處負責全臺含離島電廠機組的大修檢修工作,是穩定供電最有力的後勤支援。今(2021)年1月,處本部正式搬遷到位於桃園龜山的林口新廠,不僅服務講求「無縫接軌」,在設備與人員培訓上也有相應提升,展現修護處精益求精的態度。

去(2020)年下半年,位於臺北市南港區向陽路、擁有5座工場與無數重型設備的電力修護處,如火如荼地展開搬遷行動。

2021年1月4日,修護處正式在林口新廠掛牌營運,隨後於3月24日舉辦新廠喬遷揭牌典禮,邀請業務上密切往來的「客戶」共襄盛舉,包括台電水、火力及核能電廠以及民營電廠的夥伴,在葉片再生工場場域舉辦簡約隆重的揭幕儀式,現場還有林口福興國小表演祥獅獻瑞,再至大廳舉行揭牌儀式,祝賀修護處新廠新氣象。

有條不紊的超級搬遷任務

因應臺北東區門戶大開計畫,修護處從臺北搬到林口新廠的佈局,已醞釀多年。然而直到2020年,新建的林口廠房使用執照才終於到位,修護處便在邱土添處長帶領下展開搬遷行動,目標在2021年1月4日,修護處處本部全體同仁在林口廠迎接新年開工日。

其實從2019年5月起,修護處就開始定期召集所有部門主管,舉行了多達13次的遷廠溝通推進會議,「一開始每兩個月一次,後來縮短為隔月,再來是隔週開會。」談起越趨緊鑼密鼓的時程,魏健能副處長印象深刻。「最重要的是必須維持修護產線運作,也就是對各電廠的大修及修製備品的提供都不能停。希望將影響降到最低的狀況下,進行新廠建置與搬遷。也就是處長念茲在茲的『無縫接軌』。」魏健能說。

接下搬家統籌重任的程瑞堂副處長,將「成功搬家」定為退休前重要使命,談起修護處搬遷過程,他的表情還略顯凝重:「搬遷的成敗,在於250位行政管理及工場人員,如何集中在8天內從南港移防,人過來以後,業務系統就要立刻正常運作,不能發生任何延誤。」程瑞堂將搬遷流程縝密規劃,甚至把處長安排到最後一天壓陣,「大家配合度都非常好,展現出修護處的團隊精神。」

由於重型機電設備的修護必須上機臺調整,過程費時且不能任意中斷,因此設備拆解與建置也必須事先籌劃。舉例而言,處本部的機械工場在2020年2月就先派遣人員到林口新廠,執行大潭5號機氣渦輪機轉子精密檢查的拆解檢修作業,同年下半年開始,部分修護處同仁已在林口廠區上班,才讓修護工作達到兩地銜接無礙。

趁著搬新厝,設備也有一番汰舊換新,「原則是延續可用機器,或順勢升級,例如已經使用幾十年的法國製立式車床,升級改為數位控制。只有已屆使用年限或因應未來機組維修需求,才新添購設備。」邱土添說。

新廠布置也處處有巧思,魏健能指著大廳修護處的新招牌笑說:「原本只寫中文,現在中英文並列,凸顯新廠朝向國際化。」在他規劃下,行政大樓走廊也參考總管理處做法,陳列員工休閒所拍攝的各式主題照片。

從白畫之夜到工場辦桌 銘刻光榮記憶

回顧修護處搬遷工作熱烈展開時,2020年10月3日,適逢有「街區美術館」、「行動藝術」之稱的「白晝之夜」在南港舉辦,這是台電第2次參與「白晝之夜」活動,也是修護處首次敞開大門,具象化了「修護」成就通電奇蹟的概念。

當晚,修護處工場牆面上高懸著攝影師林科呈拍攝的兩百多位同仁肖像照,修護處同仁為民眾導覽的投入程度,像是在訴說自己珍愛的老家故事。如今林口新廠的會議室裡,仍掛著為策展找出來的珍貴老照片,邱土添處長感性表白:「非常感謝公眾服務處袁梅玲處長主動邀約,讓修護處同仁有機會盤點歷史、見證情誼。」

繼「白晝之夜」的溫暖回眸,2020年底趁著搬遷前的空檔,修護處年終聚餐尾牙宴,特別在挑高廠房的變壓器工場擴大舉行。尾牙宴席開30桌,同仁熱烈參與,亦邀請退休同仁歡樂再相聚,意思是「要搬厝了,請大家回來看看。」從搬遷過程到新起點的儀式,在在凝聚了修護處現任與退休同仁的榮譽感和認同感。

電力遊牧民族 帶著拖板貨櫃解任務

目前全修護處共有1,014人,除了處本部與中、南部分處的行政管理人員,有「電力遊牧民族」之稱的工作隊就占了半數以上人力,他們總是拖著滿滿專業工具與儀器的貨櫃,前往電廠大修或執行即刻救援的搶修任務。

負責督導工作隊的呂元中副處長說明,因應夏季用電高峰,必須確保足夠的備轉容量,所以機組大修或檢修,都安排在每年10月到隔年6月以前,務求在夏季用電尖峰來臨前上線。然而,隨著用電量攀升與氣候變異,例如今年用電高峰提早在5月來臨,電力調度也愈來愈有挑戰,電廠大修時間則是更加緊湊且排程嚴重重疊,「修護處的因應之道,是檢修工作要打破區域概念,各地工作隊都要互相支援。雖然時間緊縮,壓力更大,但修護處並未延誤任何一部機組的檢修,這是我們的使命。」呂元中堅定地說。

即使在6月至9月所謂工作隊的「大修淡季」,工作隊員也並未懈怠,呂元中指出,水力電廠及離島柴油發電機組,都可能在夏季期間檢修,此外,修護專業有各種證照,且證照有時效性,同仁會利用這段時間訓練,以延續證照效期,同時也要進行儀器校正、資產盤點、人員進修、核心技術傳承與機具整理等工作。

傳承職人精神 壯大專業體質

展望未來,因應能源轉型及外界競爭力,如何銜接與精進技術、提升服務品質,是修護處重要課題。

「這幾年修護處的人員交替很快,我們希望能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讓技術確實傳承。」邱土添指出,修護處自2015年起,著手推動核心技術影音拍攝,已彙整電氣、機械、檢測三類共222篇核心技術。近期也和國際知名電力製造廠家策略結盟,建立在地化維修資源,提升自主運轉維修能量。而在傳承教育上,新進雇員的報告縮短為每個月繳交,還得經過課長、組長/經理審核,加上導師制度的輔助,可說是超精實的養成訓練。

呂元中肯定老派職人長期焠鍊的扎實技術,也對新人充滿希望,「年輕人的潛力不容小覷,他們非常聰明,有時提出的創新點子,能改變十幾年的做法,還可以直接用外文與外國技師對話。」另一方面,工作隊強調團隊合作,他總提醒年輕同仁:「要相信自己,也要尊重他人。」

傳承核心技術的同時,修護處也勤於研究發展、開發新技術,「例如通過ISO 9000管理系統的證照、TAF檢測/校正實驗室證照、振動研測、環境管理系統、職安衛管理系統等,修護處都已取得驗證或認證。唯有不斷增壯實力,才能證明修護處存在的價值。」魏健能說。

葉片再生技術 創造億元經濟效益

林口新廠內偌大而嶄新的葉片再生工場,是修護處最傲人的秘密基地,相鄰的機械、電機、變壓器、品檢等四座工場,皆是國內少數的超大型工場。

程瑞堂指出,體認到氣渦輪機組是未來發電要角,提高其發電效率與延長大修週期乃是修護處的重要任務。「燃氣機組與燃煤機組的渦輪運轉性質完全不同,燃氣機組燃燒溫度高達1,500℃,因此氣渦輪機葉片材料等級更高,相當於美國NASA太空梭的層級。」程瑞堂指出,台電綜合研究所與修護處多年來共同開發的「葉片再生」技術,為台電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單一支葉片的價值約100~200萬元不等,一部機組就相當於上億價值,「所以必須建立自主維修機制,經過兩次再生,等葉片壽命結束後才報廢,不僅替公司節省數十億元的維修成本,還能靈活解決電廠需求。」

新的葉片再生工場不僅擴充生產線,還將設備升級,工場入口附近的4台大氣電漿噴銲設備即為新購置,使用機器人為葉片噴上耐腐蝕的金屬塗層與耐高溫的陶瓷層。一整套葉片再生製程,不論是來件檢查的即時射線檢測儀,或是噴砂去塗層的方法,都是採用先進的自動科技加上訓練有素的人員,為高價值的設備延續年限,修護處無疑是台電最強大的電力後勤。

儲備明日的能量 展望「亞太維修中心」

說起修護處的未來使命,邱土添指出,修護處的工場以成為「亞太發電設備維修中心」自許,配合公司數位轉型與大數據應用,修護處將與發電處及原製造廠策略聯盟,共同籌設遠端監測中心,期能從目前採行的「定期維修」,逐步調整為「狀態基準預測維修」。換言之,未來遭遇機組突發的運轉問題,將能透過遠端監測及時支援現場調控,減少非預期事故停機,提升發電機組可用率,從而確保可靠穩定的電力。

「修護處和台電是生命的共同體,修護處一直跟隨台電公司的腳步而改變,不變的是對工安、品質和精進的自我要求。但是未來,修護處需要走到公司前面,仍會以公司需求為優先,行有餘力再往國外發展,我們要放眼國際。」邱土添的語氣既篤定又充滿熱誠。

相關文章

《世界電力新聞週報》選讀07—國際施壓 日韓中加速減碳法制化

日本、南韓、中國為排碳大國,最近不斷受到歐美各國施壓,希望加快碳中和政策及立法腳步。而氣候、地理及能......

尋找行走的發電機 傳遞愛的能量小故事07—燃燒生命 陪「慢飛天使」學飛

身為身障兒家長,體會早療資源缺乏的辛勞,沒有因為家中變故、身體欠佳而停止行動,將對女兒的愛凝聚成幫助......

台電浮世繪—桂山發電廠粗坑機組 碧水上的浪漫來電

......

退役變電箱成餐桌風景 「台電熱墊」巧思升級

退役變電箱門板搖身一變,成為居家餐桌、茶几上實用的隔熱墊。帶著佇立街頭的回憶,承擔起阻絕熱度的保護角......

召喚熱血排球魂 屏東台電男排隊強勢誕生

臺灣體育選手在2020東京奧運的傑出表現,讓民眾對運動燃起熱情,瞭解體育事業養成需長期投入並嚴守紀律......

一日風機維修員 體驗「風流」最前線

台電影音網「阿良找達人」YouTube頻道,來到臺灣陸域風機密度最高的彰濱工業區內台電自建的風場。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