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指引未來的台電文創藍圖

歷史能量 創意啟動

669期

4563
0
4

若將文創視為台電與民眾之間的溝通橋梁,台電如何整理自身歷史及文化資源,將成為橋樑是否能穩固持久的關鍵。從民國104年起,台電開始致力於盤點名下的文化資產,尋求合適的開發途徑或維護保留,回應社會對於台電企業社會責任的期待,並希望藉由充滿故事與人文溫度的柔軟形象,貼近民眾內心、引起共鳴。

文化資產轉型 打造動態文創場域

台電除了電力本業以外,豐厚悠久的文化資產也遍布全國,包含建築古蹟、歷史文物收藏等,原先台電新事業開發室主要處理房地空間和轉投資業務,於今(107)年下設文創課後,這些承載歲月重量的文化硬體也成為發展文創的利基。張小燕課長言簡意賅的道出未來五到十年文創團隊的發展規劃,「除了持續開發文創商品,台電文創事業預計結合房地資產,打造文創基地,作為材料實驗、商品展示以及供設計師創作的共享空間,目前規劃進行中的據點包括金瓜石會館和木柵倉庫。」

蔡英聖主任說明,文創團隊在選擇文創基地時有三點考量:第一,具有歷史文化價值。不一定是經過政府認定的古蹟,而是保存著台電豐富歷史軌跡的環境或空間;第二,不具高度商業利用價值;第三,能夠融入民眾的生活。

以正著手進行改造的金瓜石會館為例,文創團隊與設計師合作,利用廢棄物製作各式家具家飾,例如桌子、椅子、床、櫃子、層架、燈具、衛浴用品等,並藉已開發的文創商品形塑空間氛圍,注入台電獨有的魅力。除硬體設施外,未來也希望透過舉辦活動和分享會等,打造出具有台電特色的旅遊體驗。同時,列為古蹟的太子賓館也正在積極整修,預計透過招標租賃的方式供藝術家或藝文團體進駐,進行低度商業利用,藉此讓建物得到妥善運用並節省管理維護的成本。

同步進行改造的木柵倉庫各建物散置在老社區中,雖具有歷史價值但並非觀光旅遊熱點,能讓台電文創自然地融入當地居民的生活。四棟二層樓建築的木柵倉庫由文創團隊定位為「Design Lab」,部分空間作為商品展示、材料展示、材料實驗室、共創空間,變身成為台電文創材料實驗共創場域,可聚集有志一同的設計師在此發想激盪無限創意;另一部分則出租作為基地營運的核心。與團隊合作設計師實地參觀台電規劃的文創基地後,對於台電提供年輕設計師發揮的空間也表示相當看好未來的發展。

從文創商品至文創基地,台電文創不只止步於此,他們認為人人琅琅上口的「點、線、面」正是繼文創基地後下一階段的目標。例如台電在新北市金瓜石地區擁有廣大腹地,透過整體開發計劃,以重整修建的金瓜石會館為起點,融合在地的礦業文化及人文風貌,串聯各個景點,逐步完成與地方共好的台電文創場域版圖。

結合台電的文化資產及物業,擴大文創事業的發展,串聯「文化創意」、「房地形塑」、「循環經濟」和「動態(旅遊)體驗」,建立一套自給自足的永續性經營模式,這個過程比想像中艱辛許多,且可能遭遇不少質疑,但蔡英聖主任認為,「雖然文創事業無法為公司帶來豐厚的營收,但能創造無形價值,最重要的是傳遞台電的精神與文化,將更正面的台電形象植入人心。」

以創意守護文化記憶的結晶

走出臺灣本島,正在進行的澎湖舊電廠都市計畫變更案亦是台電文創事業版圖中的重要一環。目前已通過內政部審議,將原本的工業廠房規劃為觀光專區,新開室參考歐洲除役電廠的再生方式,保留澎湖舊電廠通透寬敞的空間,並且配合周遭環境規劃設計,鼓勵文化創意產業進駐,而非單純的商業利用。

「澎湖舊電廠的廠房占地寬廣,介在舊市區、大型購物廣場和海港之間,且尚未被列為歷史建築,倘若我們沒有從文化創意的角度來規劃,這裡就會進行土地開發,被拆掉重蓋大樓。」蔡英聖主任舉例:「過去台電釋出地上權,只收取權利金,然而新建的空間較缺乏與台電的連結。澎湖舊電廠招商時會著重在文創範圍產業,我們希望店家進駐後讓廠房重拾生命力,傳遞台電精神並創造新的台電文化風景。」

建築有如社會文化記憶的結晶體,保留具有價值的文化資產已是國際趨勢,賦予房地資產新的生命週期也呼應循環經濟概念,因此台電在處理老舊房地資產時更傾向活化利用,結合藝術、文創產業同時友善環境,珍惜文化資產亦扶植新銳文創,以此回應社會大眾對台電社會責任的期待。

「實體」結合「線上」的無限影響力

「很多人以為,台電有很多運作中的服務所能做為文創商品的通路,但我們一直未朝這個方向規劃,主要原因是若把商品交由服務所販賣,會增加現場同仁的負擔,且文創事業的目的也不是為了販售商品獲利,而是希望商品能喚起人們的感情,同時呈現循環經濟理念和台電文化底蘊。」蔡英聖主任說道。

隨著實體的文創空間逐步翻新落成,台電文創建構電商平台的腳步也不落其後,文創團隊希望電商不只是一個數位銷售介面,更是台電對民眾說故事的地方。發電過程產生的每顆煤灰,從輸電線路和電線桿退役後的礙子,都蘊含著台電公司穩定發電、使民眾享有優質電力生活的心意,而這些功成身退的廢棄物,在設計師的巧思翻玩下,被賦予新生命、新用途,轉化為美感和機能兼具的產品。民眾若受到感動而願意購買,即是對台電推動循環經濟的認同,以及對臺灣文創產業的支持。

不過蔡英聖主任也點出台電文創的挑戰:「我們不是以賺錢為目的,但要能夠永續經營,因此必須維持收支平衡。」販售自家生產的文創商品,先採取少量生產、多元設計的策略,希望能與眾多設計師合作,展陳不同形式的商品,建立台電文創的品牌形象,待第一年累積出銷售成果後,透過數據分析瞭解消費族群與民眾喜好,進而修正經營模式,腳步穩健後才會考慮大規模量產。

在文創事業的規劃藍圖中,台電的會館及閒置房舍未來將以文創會館、文創基地等形式重新亮相,而文創商品除了透過電商平台販售,也會陳列於這些改造後的實體空間。後期更將串聯當地的舊電廠、古蹟、歷史建築,規劃尋幽探秘的動態體驗路線,甚至請退休的台電同仁擔任導覽志工,形成一種包含台電文創產品、銷售通路和觀光旅遊的經營模式。

「台電挹注大量心思與資源於供電任務上,因此文創事業成立的前提是不造成公司的負擔。公司給予我們最大資源就是支持,讓同仁可以勇敢地發揮想法。」目前僅為三人團隊的文創課,原先職務都以處理地權業務為主,他們憑著一股熱忱,一同摸索文創產業的經營運作,不但積極尋找合適的素材,拜訪理念相契的設計師,更實際參與設計與製程的每一環節,在且戰且走的過程中,修正步伐、累積經驗,逐步建立開發屬於台電的文創模式。在整個台電的全力應援下,相信廣大文創藍圖總有一日將能生根落地,長成一片樹蔭,使台電成為企業發展文創的新指標。

相關文章

啟程!從海岸航向海洋教育

每個週末,臺灣從南到北的海岸線都有許多自發性的淨灘活動,不分男女老少,眾人在沙灘上揮汗如雨、低頭撿拾......

「越在地・越國際」 臺灣文創生命力

回溯臺灣近20年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軌跡,從借鏡國際經驗、制定政策法規、打造國家級設計平台、催生文創園......

萌芽中的台電文創

今(107)年6月,社群媒體上悄悄出現一款討論度極高的「杯墊」,照片中粗胚質感印有台電標誌的人孔蓋造......

台電防災網 緊急應變機制指揮全局

每逢颱風、豪雨、地震等天災來臨,內政部因應成立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台電亦即刻配合成立相應的緊急應變小組......

電力搶修大作戰 災害前線強力救援

臺灣四面環海且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歷年風災、震災頻繁,每當臺灣發生重大天災,台電總是衝鋒陷陣,在第一......

臺灣「亮」起來 智慧資訊系統防災

日新月異的資訊科技,已廣泛應用於政府部門及民間各項業務,尤其防、救災講求效率,在分秒必爭的狀況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