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越在地・越國際」 臺灣文創生命力

669期

2453
5
21

一年一度的臺灣文化創意設計博覽會、從線上到線下百花齊放的設計新秀、薈萃原生文化的選品好店、展現在城市各個角落的文化風景,早已成為我們熟悉的生活事物,以豐富人文述說城市的美學底蘊,交織美好的創意生活。

回溯臺灣近20年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軌跡,從借鏡國際經驗、制定政策法規、打造國家級設計平台、催生文創園區,乃至大學陸續創設文化創意相關學系,在在都是產官學攜手合作,一點一滴將文創精神灌注於常民生活中,創造出今日活力飽滿的文化風景。

知識經濟時代的文創產業

英國於1990年代中期提出「酷不列顛(Cool Britannia)」的口號,以積極的補助政策扶植13項文化產業,發展「創意經濟」。借鏡英倫經驗,臺灣於民國91年正式將「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計畫」列為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時任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委的陳郁秀提出:「文創是以『藝術文化』與『科技發明』來促進『產業升級』的知識經濟時代作為。」並進一步呼籲,必須以國土規劃的高度與生活美學的廣度加以詮釋。

其實在更早之前,臺灣發展文創產業已有蛛絲馬跡可循。包括民國70年制訂的《文化資產保存法》,藉保存及維護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使其成為孕育文化創意的搖籃;民國81年制定《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為表演與視覺藝術開創多元空間。至民國99年公布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更進一步宣告新時代的國家文化經濟政策。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將文化創意產業明訂為:源自創意或文化積累,透過智慧財產之形成及運用,具有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之潛力,並促進全民美學素養,使國民生活環境提升。包括視覺藝術、音樂與表演藝術、工藝、出版、電影、廣告、產品設計、數位內容、流行音樂及文化內容等16項產業。

文化、創意與產業,是形塑文創產業的鐵三角。由擁有豐厚底蘊的「文化」引起大眾共鳴,同時以「創意」援引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經營與行銷模式,採有效益的推廣,促成「產業」升級、帶動經濟效益。由此可見,文化與創意的積累由小而大,從產品設計、古蹟活化、街區改造,到文創園區和地方創生都包含在文創概念之內。

以國家級平台凝聚臺灣設計力

創意看似天馬行空,其實必須對歷史文化與其他產業成果有深刻的理解與掌握。除了深厚的人文積累,也需理論與實務並行,才能以優質且具特色的內容串聯上下游產業鏈,而這樣的宏觀視野必須以國家為推手,帶動全民美學運動。

民國93年啟動的「財團法人台灣創意設計中心」(Taiwan Design Center,簡稱台創中心),就是為了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而成立的國家級設計中心,也是目前臺灣唯一以設計為核心,以促進產業與社會創新為目標的法人組織。

台創中心作為整合服務的創價平台,以商品開發、文創場域規劃與品牌形象建立的策略,致力以創意設計推動產業經濟發展,提升臺灣設計能量。近年更積極透過主辦或參與國際展會,提高臺灣設計創意能見度,為「Designed in Taiwan」翻出時代新頁。

例如,由台創中心主持的「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計畫,以「Adaptive City 不斷提昇的城市」為訴求,讓「設計思考」成為城市成長的驅動力。除了政府單位的「公務人員設計導入課程」,也有街道與社區的「小招牌計畫」及「鄰里公園翻轉計畫」。並以國際設計論壇、大型展會、工作坊等活動,結合公部門、專業設計工作者與市民跨界合作,以設計創意翻轉城市。

這項計畫也榮獲美國國際設計管理協會(Design Management Institute)頒發「2017設計價值獎」,是臺灣第一個獲得這項殊榮的設計組織。台創中心執行長宋同正表示,「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推動計畫」是台創中心透過評估與設計讓專案成效產生價值,除了讓民眾看見不一樣的城市風貌,這項計畫也影響了其他縣市,陸續籌設設計中心,將設計思維導入公共政策。

文創園區×文創博覽會

陳郁秀於《Creative.文創大觀》系列書中提出,空間、服務與產品是以文創發掘臺灣意象的三大載體。自然景觀、博物館、民眾生活屬於空間範疇;表演與視覺藝術、生活藝術與創意行政則是服務範疇;而生活所及的物品最容易感受臺灣文創實力,足以打造國家品牌的產品範疇。

近年各縣市的文化創意園區,即是集三者於一身的範例。其中由「藝文特區」轉型的「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可說是最經典的案例。台北酒廠搬遷後的閒置空間,由藝文界人士催生出創作能量飽滿的藝文特區,直到2003年正式轉型為文創園區。如今,華山每年以千項以上的文創活動,吸引超過300萬名國內外遊客來訪,不僅成功打造亞洲知名的文創園區品牌,也獲得去年臺灣十大文青必訪聖地第一名。

尤其,臺灣最大的年度文創盛事「臺灣文化創意設計博覽會」(簡稱文博會),自民國104年起串聯華山文創園區、松山文創園區與花博公園爭艷館,以文創活動結合周邊場域,透過展會、城市與居民的創意對話,形塑城市文化生活圈,以「城市即展場,展場即生活」的概念,累積臺灣品牌與臺灣價值。

曾擔任2015、2016年文博會總策展人的設計師陳俊良,連續兩年以「品臺灣」、「品東風」為策展主題,為文博會鑿下深刻的文創深度。他認為歷史是文創發展的基礎,「臺灣應該尋找自己的經典、做出自己的文化,不刻意懷舊,也不落俗豔,創造出屬於臺灣的優雅品味。」

掌握歷史脈絡,進而深入在地文化,設計前的基礎研究是陳俊良認為不可忽視的扎實根基。2016年文博會的「品東風」,就汲取《易經》中「雲行雨施,品物流行」的創造力,重新梳理歷史脈絡,以當代設計的創新思維,感知美好的文化意涵。

「我們要先瞭解自己,才知道『我』要對外界展現什麼樣的自己,我常說:『越在地‧越國際』。」當時,陳俊良以臺灣聞名國際的「茶文化」為核心,因為茶不僅是國人熟悉的日常飲品,也是華人共享的飲食文化,更是臺灣揚名國際的優良農產品。他以上百個茶罐築成一道長廊,交織錯落的涼颯竹林,讓民眾沉浸在歷史與文化的長河,百種臺灣茶就像融會在臺灣的百種文化。「設計和企劃都必須先聚焦、提煉,才能讓作品跟企業/機構產生連結,品牌於焉成形。」

將視野從企業擴大至國家,「爬梳歷史、觀照當代」是好文創的不二法門,是借「歷」使力的創意思維。陳俊良認為南島文化、稻米、水果、蕨類、蘭花,這些日常可見的事物都能萃取出臺灣本色,提煉出吹拂世界的「東風」。「聚焦、純粹、經典,是三個關鍵詞。我們應該把美學當成一種運動,文化絕對不是束之高閣的東西,服裝、居家、都市景觀、語言和行為都是人文的轉換。」

成就環境永續的循環設計

從土地長出的,不只是運用在地元素的設計思維,關懷土地的「循環經濟」是國際社會的新興共識,也成為近年文創產業聚焦的重要議題。台創中心執行長宋同正認為,「循環設計」是能夠提升國家競爭力、綻放臺灣原生能量的關鍵領域。

地球就像一艘宇宙中的孤立飛船,當無法取得外部資源時,必須仰賴內部資源自給自足,如何開發出減緩消耗速度、容易維修、拆解與組裝的產品,就必須根基於「循環設計」。不同於過去以汰換產品刺激消費的模式,循環設計希望延長產品使用年限,並提供維修與保養服務,藉由與消費者建立良好關係、分享品牌價值,進而提升品牌忠誠度與銷售成績,創造雙贏的獲利模式。

走進近年的文博會現場可以看見,臺灣蓬勃的設計力正為循環經濟開創新的可能。例如以回收木屑與天然亞麻纖維製成的纖維木器,將傳統漆工藝結合工業程序,讓產品輕盈卻不易破損,並擁有柔和的纖維紋路。也有設計團隊再利用電路板廢料,不添加染劑,製造出擬真的石材紋路,以設計銜接起「從搖籃到搖籃」的產品生命週期,務實回應環境議題的本質。

包括2020年即將舉辦的東京奧運,也宣布以電子廢棄物打造獎牌。由奧運組織委員會與日本電信公司NTT Docomo、日本環境衛生中心合作,啟動金屬回收計畫。透過電信業者回收手機、相機等小型家電,預計收集8噸的金屬原料,製成5,000面的奧運獎牌。透過國際矚目的運動盛事,匯聚民眾參與,突顯回收與永續的循環精神,也為世界的「創意」歷史再添精彩一筆。

以「再生」取代「全新」的設計思維,已讓越來越多的民眾了解,購買循環設計的商品並不會造成品質上的損失,同時串聯起消費者、使用者、擁有者及生產者,為環境的永續發展貢獻心力。透過文化創意的思維,才有可能創造正向循環的設計與消費文化,讓循環經濟和文創相互帶動,成為一門「好生意」。

相關文章

海好有你管 淨灘大串聯

中秋月圓,不僅是溫馨的團圓佳節,也迎來台電一年一度的淨灘盛事。今(107)年是台電投入淨灘活動的第2......

社區參與 在地行動 有感付出的真心

「聯合淨灘一年只有一次,我們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多?」台電環境保護處劉源隆處長的一句話,也是許多台電人參......

啟程!從海岸航向海洋教育

每個週末,臺灣從南到北的海岸線都有許多自發性的淨灘活動,不分男女老少,眾人在沙灘上揮汗如雨、低頭撿拾......

萌芽中的台電文創

今(107)年6月,社群媒體上悄悄出現一款討論度極高的「杯墊」,照片中粗胚質感印有台電標誌的人孔蓋造......

指引未來的台電文創藍圖

若將文創視為台電與民眾之間的溝通橋梁,台電如何整理自身歷史及文化資源,將成為橋樑是否能穩固持久的關鍵......

台電防災網 緊急應變機制指揮全局

每逢颱風、豪雨、地震等天災來臨,內政部因應成立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台電亦即刻配合成立相應的緊急應變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