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一時方便 永恆夢魘 吸管 微粒 海洋垃圾

665期

2508
0
13
文/游念秀 圖/島人海洋文化工作室、李昀軒、興達發電廠

海洋佔了地球表面的70%,水源孕育了地球上豐沛的生命,開啟了人類文明。但如今,全球水資源系統,充滿了無所不在的塑膠微粒。

今年3月,總部位於美國華府的非營利組織Orb Media,在全球9個國家採樣檢測結果顯示,11間知名礦泉水品牌的產品,超過九成含有塑膠微粒。無獨有偶,該機構去年也曾出具檢測報告,揭發全球日常飲用水中有八成含有塑膠微粒。

美國《時代》雜誌引述Orb Media報告解釋:「這些碎片來自裝瓶過程。」這些塑膠微粒是由聚丙烯(Polypropylene)、尼龍,以及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等化學物質。

也許你會疑惑,這些塑膠垃圾是如何進入水循環系統之中?可能洗衣服時從合成纖維衣物上掉落、輪胎在地面掉落的塵埃,甚至是日常生活使用的塑膠製品,或含有柔珠成份的洗面乳。這些小於五厘米的塑膠微粒之後,由於尺寸極小,可以輕易逃過各種污水過濾設施的法眼,便能無孔不入地在生態圈中流竄。接納百川匯入的海洋,被迫接收數以百萬噸計的塑膠垃圾,及保麗龍、玻璃瓶等五花八門的生活/產業廢棄物。

海洋裡的垃圾到底有多少?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所發佈報告,每年有八百萬噸塑膠垃圾流入海洋,等同於每一分鐘,就有一輛垃圾車那麼多的塑膠被倒進海中。

在五大洋的「垃圾渦流區」,龐大的垃圾聚集成島,在海面仿若塑膠濃湯。其中最大的島面積比兩百個上海市還大,速度還在持續增加中。澳大利亞聯邦科學和工業研究組織(CSIRO)認為,每過10年,全球的塑膠製品就會增加一倍。聯合國報告則預估,到了2050年,海洋中的塑膠重量可能超過魚類。

這個預言並不是危言聳聽,四面環海的臺灣,也深受其害。漁業署統計,過去十年臺灣漁獲量減少七成以上。漁民出海捕魚,撈起的網裡,往往是垃圾比魚還多。在基隆開設海產店的王老闆說,近年魚貨價格便水漲船高,向來拍賣新鮮魚貨的八斗子漁港,現在也有部分攤商改賣進口魚,「近海魚的價格太高,賣貴沒人買、賣便宜又虧本,魚販也很困擾。」王老闆說。

塑膠垃圾可怕之處,正在其「不會消失」。在大學從事海洋研究工作的陳麗淑教授說,塑膠垃圾材質強韌,即便遭受海水侵蝕或是經曝曬,也只會分解成碎片狀,跟著洋流飄移至全球不同海域。

塑膠垃圾分佈範圍之廣,就連渺無人跡的海域也慘遭毒害。「我們已經在超過200種不同海洋生物的胃裡,發現了海洋塑膠,包括魚貝類、藤壺(附著岩石的貝類)以及海鳥。」根據英國艾克斯特大學博士科爾的研究,整個食物鏈從最底層到最頂層的生物,都可以在他們消化系統中找到塑膠。

根據科爾博士調查,83%的挪威龍蝦樣本胃裡含塑膠,18.2%地中海旗魚樣本含有塑膠,巴西聖保羅河口淡菜,中國海岸的貝類海鮮,無一倖免。

岸邊的海鳥也劫數難逃。塑膠微粒會割傷、堵塞消化腺,造成營養不良甚至死亡率。美國環保署研究發現,夏威夷外海的中途島,每年有20萬隻黑背信天翁雛鳥脫水或營養不良而死,這些雛鳥肚子裡發現塑膠垃圾的量,是其他死因雛鳥的兩倍。

魚吃下了塑膠,人再吃下海鮮,這些人類隨手丟棄產生的塑膠垃圾,隨著食物鏈回到人類體內。英國媒體《衛報》引述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弗里多尼亞分校教授梅森(Sherri Mason)意見:「如果連動物都受害,人類怎麼不會受到影響呢?」

比利時根特大學研究報告警告,海鮮中的海洋塑膠微粒可能對食品安全構成威脅。這份報告解釋,靠著大量過濾海水進食的微小蜉蝣生物,最容易吃進塑膠垃圾。這些浮游生物吃進的量雖然不多,但累積到食物鏈上游的大魚,便相當可觀。美國食藥署(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每年檢驗大型魚類,毒物殘留值都超標上百倍。陳教授說,雖然臨床上,塑膠微粒對人體危害的醫學研究還不多,尚無法直接證明,塑膠微粒對人體有哪些傷害。但塑膠微粒的成分易吸附有毒化學物質,對人體內分泌造成干擾。

淨灘之外 更要源頭減量

想要迎戰海洋垃圾,就必須分析種類、找到排放垃圾的源頭。

荒野保護協會曾發布報告,臺灣的海洋垃圾,塑膠品佔了九成,寶特瓶、瓶蓋、吸管、塑膠提袋、外帶飲料杯、免洗餐具……幾乎全部都是一次使用的飲食包裝材料。這些材料,依照成分不同,短則數十年、長則數百年才會分解。Algalita海洋研究基金會也提出,卡在海底的廢棄魚網,圍網、流刺網、拖網等各式巨型網具,由堅韌的聚酯纖維所製成,恐怕得花六百年才能被分解。

2011年,世界各國在檀香山簽署「檀香山宣言」,擬定管理海洋廢棄物的三大目標,首先,減少陸地垃圾進入海洋環境;其次,減少海漂垃圾;以及,減少海岸、底棲環境與遠洋水域裡累積的海洋廢棄物。這項宣言也成為各國推進的依歸,海洋廢棄物議題被納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七大工業國亦承諾將致力減少海洋廢棄物。

海洋不會自行產生垃圾,無論是海面上漂浮的垃圾、或是海岸堆積垃圾,有超過九成都來自陸地。環保署水質保護處表示,臺灣海岸線長,目前最有效的清理方式是淨灘,但「源頭減量」才是根除海洋垃圾的方法。

在大型企業帶頭示範之下,臺灣民眾自發淨灘活動已是常態。環保署去年啟動全國揪團認養淨灘活動,鼓勵企業、學校、民間團體認養海岸。其中,台糖、台電公司是最積極響應的民間企業。台電興達發電廠認養永安段與茄萣段兩個海岸段,每月至少進行4次的淨灘作業。

其實台電內部自發的淨灘活動歷史悠久,連續二十五年,每年中秋節前夕,台電都會發起大型淨灘活動,每次均有千人響應。除了興達發電廠,大潭發電廠至桃園觀音區大潭里海灘、台電第一核能發廠選擇鄰近的北海岸石門區白沙灣、台電台東區營業處曾赴臺東海濱公園,尖山發電廠則與合橫國小合作至澎湖西嶼淨灘,除了撿拾海岸垃圾,更藉機向台電員工與親屬宣導正確的垃圾分類與清運方式。充分顯現,減少海洋垃圾,是每一間企業、每一個人的工作。

「海洋垃圾危害生態已是不爭事實,但值得慶幸的是,越來越多民眾體會到保育的重要。」屏東小琉球民宿經營者陳先生說,近年,可看到越來越多民眾主動發起淨灘活動。同樣以小琉球為基地的島人海洋文化工作室,曾在淨灘時測試需花多久時間能在沙灘上撿到100支吸管,「沒想到不用5分鐘,不超過15公尺的範圍就輕易達標。」現在,隨著限塑政策逐步上路,各種可重覆使用的攜帶式餐具百花齊放,只要能從頭降低資源消耗,就能減少垃圾流入海洋的機會。

地球有70%的面積是海洋,海洋是孕育地球生命的起源。唯有民眾自發性的由己做起,這場與氣候變遷同等級的生態浩劫,才可能懸崖勒馬,不至於演變為人類的永恆夢魘。

相關文章

歲末年初捐物去 許自己怦然心動的一年

農曆年前後的例行工作就是大掃除,藉著這個機會將家中累積已久的閒置物品捐贈給需要的人吧!透過無遠弗屆的......

從吃喝中學習愛地球 食農並進 尋回永續「里山」

中午11點,苗栗苑裡的山頭被曬得炙熱難耐,為了抵擋熱情的陽光,家長與小朋友戴上斗笠,跟著老師的腳步深......

安全一夏! 水中危機自處與自救

時序進入夏季,天氣越來越炎熱,好想泡在清涼的水中消消暑!但下水之前,你該做的暖身運動都做了嗎?除了暖......

保險百百種,你保對了嗎?

臺灣汽機車有多普及?根據環保署統計,全臺汽機車數量,2017年總計約有2,169萬輛、機車約有1,3......

手機拍照秘訣不藏私分享會

在「人手一機」的時代,手機的攝影功能越來越齊全,加上重量比單眼相機輕巧且方便攜帶,能夠隨時捕捉生活中......

孩子失去做事的動力,怎麼辦?

君皓開口閉口都是「意義」二字,那像個篩選門檻,只要眼前的事情未達到他所定義的意義標準,便一概被刷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