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八斗子電廠重生

舊時光中見新未來

662期

4643
2
4
文 李文媛 圖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吳志學

昭和9年(1934年),日據時期臺灣最大型的水力發電計畫,前後耗時15年的「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終於完工,各項民生工業因此激增,然所耗電量的成長幅度,完全超出了日月潭發電所的承載力。當局立即加速進行「十年電源開發計畫」,除了繼續籌建發電成本較低的水力發電廠外,為維持缺水期電力,前期投入資金較低、建造期程也較短的火力發電所也陸續興建,位於八斗子的「北部發電所」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於昭和14年(1939年)落成。

穩定供電的幕後要角

八斗子位於基隆的東北部,三面環海,東邊緊鄰瑞芳煤礦區,既靠近發電所需的燃料礦區,又方便引海水冷卻發電系統,是極好的火力發電廠位址。八斗子北邊的七斗山原本是一座小島,與本島之間隔著天然的狹長水道,負責籌建的臺灣電力株式會社選定此處為基地,委託曾興建高雄市役所(今高雄歷史博物館)的營建公司清水組(今清水建設株式會社)設計施工,由於廠房的基地幾乎全在海裡,必須先填海造陸,工程的複雜度非一般發電廠可比。

這棟全臺首見,構築在海峽之上的發電所,建材以鋼筋水泥為主,樓高六層,醒目的煙囪高達17公尺,為容納大型的發電機組,建築內部由巨型的鋼製架構所構建,呈現粗獷、大尺度的空間性格。北部發電所為落成當時(1939年),日本以外亞洲規模最大、設備最新的火力發電廠,採用德國AEG衝擊式汽輪發電設備,也是臺灣首座高溫高壓之火力發電機組,裝置容量38,000瓩,提供枯水期及緊急時期發電,配合日月潭水力發電所,在日據後期扮演了臺灣穩定供電的要角。

從登板救援到關鍵推手

1945年,剛從美國研修學習發電網管理歸來的孫運璿接到一通改變命運的電話,他原本被推派往中國東北協助接收,行李都上了飛機,但東北隨即淪陷,前往接收的政府官員多因此遇害,逃過一劫的孫運璿隨即被派往急需電力專家的臺灣,他在1945年12月抵臺,翌年擔任北部發電所,又稱八斗子發電廠的工程師。

經過戰爭末期的多次轟炸,以及1944、1945年的嚴重風災,臺灣包括電力在內的公共設施災情慘重,連民生用電都成問題,更遑論工礦事業所需,恢復電力遂成為接收後的首要任務之一。在臺灣主要供電的日月潭電廠癱瘓的狀況下,火力發電所緊急上場救援,負擔了一半的供電量。

撐過這段搶修過渡期,恢復供應民生用電後,還有工礦業用電以及未來用電成長的問題要面對,國民政府將台灣電力株式會社重組為台灣電力公司,並擬定三大電力修復方針,除了修復及改善現有設備及系統,最大的工程便是完成烏來水利工程以及北部火力發電廠擴充工程。然而在外匯見底、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北部火力發電廠只能先做小幅度的擴充。1949年,或許是台電最「黑暗」的一年,孫運璿在日後回憶,「住家、電影院、工廠等都要輪流停電,飯吃到一半,冷氣機不轉了,電影演到一半,也要停演……這段時間台電的人都不敢到公共場所去…」,而當時,台電已經窮到連10美金的碳刷都買不起。

這樣的情況到1950年開始有了轉機,韓戰爆發,美國重啟美援,台電得以投注發電廠的擴充與興建事業,同年孫運璿勝任台電總工程師,在他的主導下,戰後臺灣電力系統一改日據時期「水主火從」政策,逐漸利用火力發電廠成為發電的主力,1953年北部火力發電廠擴建廠房,其資金、技術雖以美援為主,但卻是第一個由臺灣人自主興建、施工與裝機的火力發電廠。不僅奠定日後興建與發展火力發電廠的基礎,也是台電培育人才的搖籃。

1953年擴建的八斗子新廠(A棟)也是六層樓高的結構建築,採用美國西屋公司生產的汽輪發電機兩座,1955年完成後裝置容量可達40,000瓩,西屋公司和台電前後動員了600多人,由於技術新穎,又是國人首次擔綱電廠興建的核心人員,其中艱辛與團隊胼手胝足形成的向心力,至今仍為台電員工津津樂道。運轉44年間提供北部充分的電力,是參與「農業臺灣」飛躍「工業臺灣」的關鍵推手,直到1983年功成身退。從首座在海峽上填海造陸構築的火力發電廠,到戰後首座由國人自立擴建的火力發電廠,八斗子發電廠在退役荒廢十多年後,又迎來第三次的新生,寫下新的傳奇。

火與水的前世今生

1997年基隆市政府將電廠撥交教育部供興建海科館使用,由籌備處致力推動人與自然共生、人與歷史接軌、科技與人文融合的建館使命。但過程卻波折不斷,在施彤煒等人的研究報告《被時代遺忘的歷史建築─北部火力發電所》中便曾提過:「舊建築物結構是否安全?一個國家級博物館的興建,是否該遷就於電廠現有空間?以及建館經費有限,是否拆除重新興建比較實際等看法,實為多數人的看法。」而在決議保留遺址、構件後,負責的建築師事務所又以長達八年的時間走過設計、審議、施工監督等階段,總算迎來落成啟用的一刻。

這座位於八斗子半島與臺灣本島之間的博物館,過去由海水東西相通的碧水巷相連,因此將「洋流」的「流動」作為海科館設計的基礎想法,並保留北火電廠約65%的原始結構,其中包括1930、1950年代日本和臺灣人建造的基座及四座漏煤槽,連晚上從外頭看海科館,都「儼然一座正在燃燒的發電廠」,新舊建築的巧妙結合,於2010年,芝加哥建築學會與歐洲建築都市建設研究中心舉辦的國際建築獎中脫穎而出、並於2012年榮獲美國紐約建築師協會都市設計首獎肯定。2017年5月19日,許多退休的北火老員工走進海科館,在當年北火的鍋爐房,轉動虛擬的輪盤,引入海水為發電機組降溫,重溫北部火力發電廠的舊時光。這是海科館與台電合力促成的「重現北火足跡」特展,以最身歷其境的方式帶參觀者回顧北火輝煌,並將電力教育融入其中,宣導用電知識及能源永續議題。

從日據時期一路走來,將近80年間,隨著環境的變遷,北部火力發電廠都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或是日常的電力供應,或是經濟轉型的推手,到了今日,更是世界首座由火力發電廠轉變成海洋科技博物館的案例,持續發揮能源教育與歷史傳承的力量。

相關文章

珍惜的一度電

在用電高峰的夏季期間,電費開銷與節約用電,易成為每戶家中的生活話題。但是一般民眾卻少有人瞭解一度電是......

超超臨界機組

日前深澳發電廠興建案引起社會爭議,而深澳電廠採用的「超超臨界燃煤機組」,已應用在林口及大林發電廠,此......

正確充電方式,有做有保庇

臺灣智慧型手機用戶占總人口的73.4%,人們對智慧型手機依賴愈來愈深,但近年全球卻屢屢傳出手機爆炸、......

你能・我能・太陽能

風靡全球的DC漫畫中與蝙蝠俠齊名的超人Superman來自外星球,他因為在地球上吸收了太陽光,而具有......

利用節能環保打造綠建築

走入國立成功大學力行校區,映入眼簾的是號稱世界第一座「亞熱帶綠建築教育中心」的「綠色魔法學校—孫運璿......

熠熠生輝的人文光影

第一顆電泡,誕生至今超過百年,點亮了漆黑的街道,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有光,就有希望。近年,雲林北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