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電力第一線與時俱進 轉型升級跨域人才

人物專訪-林希偉教授

721期

1838
0
2
整理撰稿|柯宗鑫 口述/圖|臺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林希偉

為強化全臺穩定供電任務,台電於民國111年九月正式公布「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然而在規模龐大計畫的背後,仍需要一群基層技術人員背負維護與檢修任務,二十四小時無休的守護島嶼光明,尤其在面對能源轉型,加入智慧電網等多項電業建設的嶄新挑戰之下,這群扛起台電運轉的捍衛戰士,同時也要跨出新的步伐。

當數位及人工智慧等高科技技術元件,逐漸成為電業建設的一部分時,原本具備單一種特殊專業技能的傳統人才,是否依然足夠因應市場變局,臺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暨工業管理系教授林希偉表示,「台電過去的需求一致,外在的環境變化相對較少,傳統人才雖然是台電在守護島嶼光明任務的重要力量,但由於現在人類面對多變環境,不管是疫情帶來的挑戰、人工智慧(AI)造成的趨勢、缺工或供應鏈大亂的困境,以及世界對於碳排、綠能等永續議題的重視,代表著台電所扮演的角色也將隨之改變。」

為回應充滿急劇變革的人才需求,擁有多重能力的「跨域人才」,從雙專長的「π型人才」、整合不同資源的「X型人才」,或兼具深度與廣度的「T型人才」,以結合不同技能,根據組織或者產業面臨的挑戰與不同的問題情境,調整或者創新組合不同的工具來解決問題。這是台電在提升電網韌性的此刻,亦須同時考量到如何強化組織與職場人員韌性的重要議題。

不過,想要轉型為跨域人才,首先仍要從改變心態做起,林教授認為,「一個人才的跨域轉型,就像一間公司的數位轉型,有時不在於工具本身,而是在於期望自我突破的心態,以及自己是否接受這個時代的變遷,是否明白這不是單靠一套本事就可以養活自己甚或安心做到退休。當同仁與台電有了共識,則可朝向建立跨域學習機制,或微調制度法規著手。」

既有專業之上 培養多元能力

由於台電屬於技術出身的組織,已具備深厚的專業技術基礎,林教授指出,「跨域人才發展的第一步,台電應盤點自身核心能力,也需思考數位經濟對於台電當前的工作型態會帶來哪些衝擊。例如標準作業程序的工作,就愈容易被人工智慧或機器人取代,這樣的作法,可幫助我們定位自己在未來的角色。」接下來,則可找出應朝哪些面向延伸,如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科技領域,納入台電在創能、儲能、節能、綠能或智慧電腦的創新應用。

林教授也提到近年來受到推崇的史丹佛大學「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他表示,「一間企業在思考創新應用並突顯跨域人才的價值時,也不能忽略跨域人才的重要性,其實在於能夠『精準定義問題與需求』,並『透過靈活運用知識與技術』來提出創新解決方案,跨域人才能夠更精準地找到痛點、定義問題、並以靈活的創新思維,組合不同的工具來形成解決方案,這是在培養跨域新科技的硬實力,也是台電人要強化的軟實力,」

此外,由於能源轉型與《電業法》修訂,電力產業將出現極大改變,在電力市場台電也不再是獨佔企業,商務與管理領域的跨域延伸對這些技術起家的台電人亦有其重要性。林教授建議,「隨著競爭型態的改變,台電在扮演電力守護者的角色之餘,也要開始思索確保商業模式可續性、技術可行性,學習如何掌握市場先機與客戶需求。從強調溝通協調的商管教育,以理解別人感受的同理心,適當地展露知識和專業觀點,如何在原本的電力技術能力上加值,成為一個兼具商管知識、能力及世界觀的跨域人才,將是台電人需要投入的另一項重要軟實力。」

人物專訪 林希偉教授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

研究領域包含風險分析、決策分析、行為決策與行為經濟學、應用統計、賽局理論,並擔任國際期刊編輯委員。

相關文章

盼共享訓練資源 聯手培育優質電業人才

台電雖為國內電力主要供應者,但實際上仍有不少「民營電廠」(Independent Power Pro......

發揮國內產業優勢 樂見儲能市場成長

隨著國內再生能源案場遍地開花,近日以來,太陽能及風力瞬時發電量與滲透率也屢創新高,而綠能發電間歇性的......

防災韌性跨大步 屏鵝公路展現地下化示範指標

隨著臺灣電纜地下化比例已超過40%,近期國內亦完成曾因莫蘭蒂颱風釀成巨災,造成沿線電桿傾倒毀損的屏鵝......

聚焦資源與量能 擘劃永續發展之路

歷史悠久的台電綜合研究所,多年以來一直擔任投入前瞻電力技術研究,並提供所需研發與試驗服務的角色,尤其......

藉強韌電網計畫確立市場規模 加速臺灣電業發展國產化

由於303停電事故,引發全國關注的電網韌性議題,為避免同樣事故再次發生,台電於今(111)年9月正式......

設計力導入公部門 搭建與民互動全新橋梁

近年來,各行各業逐漸重視「設計」需求,運用設計力進而為產業帶來創新價值,成為各個企業的首要課題。身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