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綠能合作社催落去 公民電廠遍地開花

706期

1948
0
2
文—顏神鈦、陳歆怡、王舜薇

你聽過青果合作社、消費合作社,但有聽過以生產電力為目標的合作社嗎?臺灣目前共有5家綠能合作社,他們採取公民參與、收益共享的模式,創造在地的綠能發展,也是推動能源轉型過程「微小而重要」的齒輪。

所謂公民電廠,是以公民為主體,自主性設立相關組織,透過集體出資、付出勞力、物資或資源等方式,取得一定所有權或股權,並參與電廠的營運。為了鼓勵民間設置再生能源,政府制定相關法規與獎勵,例如再生能源躉購制度便是公民電廠現階段營運的主要收益來源。

長期關心公民電廠的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林子倫副執行長指出,傳統上,能源設施都是由大企業或政府出資及生產電力,然而,能源轉型要成功,除了政府及企業必須出力,公民力量也不可少。像是歐洲目前約有3,500家再生能源合作社,是能源轉型重要推手。

自己的電自己發 綠能合作社時代來臨

在臺灣,打前鋒的「綠主張綠電合作社」於2016年正式成立,由主婦聯盟基金會等法人與逾百名自然人社員組成,隔年完成合作社的第一座太陽能屋頂,命名為「天空1號」。在「台灣綠電合作發!」記者會上,社員分享過程甘苦:多次造訪屋主以建立共識,場址環境的評估,堅持使用臺灣生產的太陽能板,仔細計算成本效益,及與能源局、台電的來往過程等,眾人並許下今後目標:「讓能源的使用者也能成為『綠能的共同生產者』。希望臺灣在2025年,形成人人可以選擇購買不同電力組合的電力自由市場。」

此後,陸續有2018年成立的「新北市庶民發電學習社區合作社」,2019年5月成立的「新北市智慧綠能社區合作社」,2019年8月成立的「嘉義縣大林公民電廠生產合作社」,2019年底成立的「金門縣再生能源社區合作社」。

與一般太陽光電能源服務業或是社會企業有別,合作社組織的特點是,組織規章與經營決策皆由成員共同決定,且不論投入「股金」多少,都是每人一票、票票等值。

此外,由於發電設施是合作社/社區擁有,設置過程也經過充分參與討論,相對能產生更適合在地的方案。例如,位於嘉義大林鎮的明華社區是典型的高齡化農村,合作社理事主席江志堅說,早在合作社成立以前,社區就用公款設置電動機車充電站,以及用於訪客導覽的太陽能高爾夫球;2015年因推動環保與社區福利獲得嘉義縣金牌社區第二名,再從100萬元補助金中撥出8成,建置社區活動中心屋頂型太陽能設備。如今售電盈餘持續回饋社福工作,還連續2年直接發紅包給65歲以上長輩,讓居民對綠能相當有感。

「南部太陽真的很大,太陽能發電的效果很棒!」江志堅說,如今公民電廠的夥伴除了能賣電賺收益,還發現自從屋頂裝設太陽能板,不僅有防水功能,也能降溫,無形中減少冷氣電費開支,一舉多得。

庶民發電學習合作社 學習才是目標

「庶民發電學習社區合作社」以新北市蘆荻社區大學成員為主要班底,目前已設立3個案場,分別位於該社社員在新北林口、宜蘭壯圍的私人住宅屋頂,以及蘆荻社大所在的鷺江國小屋頂。

合作社理事主席李易昆說,為了不讓出資成為參與障礙,庶民發電學習社區合作社刻意降低門檻,每人最低只要出資5,000元,就可以成為「一人一票、票票等值」的社員,初始以39位社員、股金40萬元成立合作社。

「學習」是社區大學的核心價值。在三重、蘆洲深耕成人教育超過20年的蘆荻社大,向來積極鼓勵各行各業的學員參與社會議題,舉凡勞動、性別、環境等倡議場合,都經常見到他們的身影。2015年起,社大與新北市政府合作推動節電參與式預算,舉辦多場講座和公民審議工作坊,由於節電跟生活息息相關,吸引更多社區民眾參與社大,也為成立合作社打下基礎。

社員大多是三蘆地區的勞工階級,他們結合社大既有的水電班講師,不僅學習如何DIY發電機,還組團參觀台電各類型電廠,慢慢累積實作與知識。「現在許多社員對屋頂電廠建置已經很熟悉,也懂光電板的設置角度與維護,未來有機會形成社區綠電工班網絡,可就近維護社區裡的光電板」。李易昆說。

例如裝置容量19.84瓩的壯圍案場「庶民發電二號」,刻意不將屋頂完全鋪設,為屋主留下晾衣和活動空間,也作為能源教育場域。合作社的理監事還組成「庶民能源講師團」,舉辦過數十場巡迴講座、參與綠能市集,致力推動能源教育。

雖然北部太陽能發電效益略遜於南部,但躉購費率依法可加成15%,加上採用高效能光電板模組也有政府補助,一度電可以賣到7元,售電盈餘一成回饋屋主,其餘依比例分配給社員,並有部分作為合作社公益金,用於推廣教育。

新北市智慧綠能社區合作社 地方創生自帶電力

「新北市智慧綠能社區合作社」(以下簡稱智綠社)自2019 年的 5 月成立以來,完成並已商轉的7座太陽光電案場每日發電量共計1,800度,成績斐然。對於創社的100位社員和經理部門團隊而言,或許不曾夢見過,有朝一日會從促進淡水藝文發展及守護文化資產的使命,跨域到再生能源的綠色產業鏈,再進一步朝地方創生及公益建設邁進。

智綠社初期以能源教育穩健扎根,從 2018年10月起在淡水社區大學開設「智慧綠能社區―公民電廠與地方創生」系列課程,至今不輟。智綠社參與推動的第一座公民電廠,緣於新北市經濟發展局於 2019 年辦理第 6 次市管公有案場設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公開標租案,特別導入公民電廠機制,並要求部分售電收入用於綠能推廣,當時取得標租資格的大同公司徵詢智綠社的合作同意,選定鄧公國小群英樓作為公民電廠示範基地,已於2019年 12 月 31 日掛表營運,裝置容量為 17.01 瓩。

2020年7月智綠社投入淡水近郊的忠寮社區公民電廠建置,實踐智慧綠能農村再生計畫。透過舉辦說明會並協助建置農舍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計畫獲得約30位居民響應,如今已有 4 座案場併聯發電,發電收益金提撥一部分為回饋金,用於社區照顧等工作。

自主工程總承包 逐步壯大實力

智綠社在 2020 年已完成 5 座公民電廠發電躉售,2021 年 2 月又在文化大學完成大莊館及大賢館兩座大專院校首發的公民電廠,裝置容量合計 210 瓩。近期智綠社也接受淡水北新醫院委託,採取「設計採購施工」統包工程,與院方共同合作建置完成近 180 瓩的太陽光電。

智綠社的理監事及社員組成多為地方仕紳、學術界教授或永續環境倡議者,在地方深耕多年,加上幕後有頂尖專業經理人擔當無給薪的總經理職務,帶領團隊縮短摸索期及撞牆期。如今從實地場勘、手稿繪製、遮蔭及年日照量計算、投報分析到整個案場建置的行政文書流程,都能一手包辦,獲准設置後的設計、比價採購、工程管理、設備登記到申請售電,也能自主管控,不僅減低委外處理的依賴性,也樂於把經驗回饋給其他合作社。

公有屋頂結合公民電廠 離島拚綠能創新

2020年11月經濟部公布「合作社及社區公開募集設置再生能源公民電廠示範獎勵辦法」,鼓勵更多社區與合作社投入公民電廠設置。以合作社模式推動公民電廠才剛萌芽,不論法規、財務或技術面都有進步空間。例如,幾家合作社共同呼籲,公有廳舍屋頂標租案應保留相當比例給公民組織,而不僅限公司行號參標,才能向下扎根。

今(2021)年6月開播的台電影音網節目「電力大家講」,第二集邀請到林子倫副執行長與「金門縣再生能源社區合作社」理事主席劉華嶽博士,也提出合作社模式推動公民電廠的未來願景。

劉華嶽以德國經驗為例說明,當綠能合作社的制度環境更成熟、營運更順暢,也可能轉型為營利性的能源服務公司(ESCO),但資源共享的精神是一貫的。他也點出,離島因發電成本較高(例如金門發一度電的成本是8元),非常適合推動公民電廠,不僅長期營運的經濟效益可觀,也拉近民眾與能源議題的距離。

林子倫指出,臺灣處於能源轉型關鍵期,未來將朝向多元化、分散式能源發展,家戶型能源管理系統也是趨勢,台電若能提供太陽光電及小水力/微水力的技術諮詢,可讓公民電廠走得更好,另一方面,合作社推動公民電廠,可讓民眾對再生能源更「有感」,進而認同節能減碳,也有助於穩定供電。

台電「電力大家講」節目:https://youtu.be/rFfRuJd97cE

相關文章

台電浮世繪—天地的水 生活的源

蘭陽發電廠天埤機組匯集深山的純淨水源,透過水位落差轉換成強大的電能, 從日治時期以來無間斷地流動,......

守護瀕危東方白鸛 金山電桿好罩絕緣

電線桿不只是人們生活中的尋常風景,也是鳥兒喜歡停駐的地點。為了不讓電線桿成為這些嬌客意外觸電的陷阱,......

為南廻鐵路「充電」 地權前線奮鬥記

為了完整國內鐵路電氣化最後一塊拼圖─南迴鐵路,台電擔起重任,沿臺東縣大武鄉加津林溪南側山林間新建6座......

《世界電力新聞週報》選讀07—國際施壓 日韓中加速減碳法制化

日本、南韓、中國為排碳大國,最近不斷受到歐美各國施壓,希望加快碳中和政策及立法腳步。而氣候、地理及能......

尋找行走的發電機 傳遞愛的能量小故事07—燃燒生命 陪「慢飛天使」學飛

身為身障兒家長,體會早療資源缺乏的辛勞,沒有因為家中變故、身體欠佳而停止行動,將對女兒的愛凝聚成幫助......

台電浮世繪—桂山發電廠粗坑機組 碧水上的浪漫來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