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臺灣綠建築領頭羊 用「HEART」建構綠色文化

659期

3039
0
16
採訪、攝影/商訊文化採訪攝影團隊 協助/營建處、秘書處、綜合研究所、台中區營業處、第三核能發電廠南部展示館、台灣建築中心 審查/台電月刊編輯小組

台電是電能生產者,對於耗能與節能特別敏感,因此對建築物節能的概念萌芽極早,相關建設也領先國內其他企業,設計與實作更為臺灣綠建築發展的重要基礎。隨著智慧建築興起,各種感應元件讓房屋自行因應環境改變。面對智慧建築與綠建築結合的趨勢,台電已著手分批改造老舊建築,期能達到節能、節水、減廢、舒適的要求,引領臺灣建築走向更綠色、更節能的未來。

以有限資源 化為無限綠意

台電營建處副處長陳顯明指出,「臺灣綠建築的概念伴隨著台電共同成長」,民國80年起即關注節能,由於發電廠是能源消耗量大、二氧化碳產生量多的設施,所以當時台電設計的建築物已朝節能方向發展。也因為地球資源有限,加上臺灣的能源及水資源非取之不盡,節能、省水格外重要,「綠建築」的概念益發深入人心,在有限的資源中使用最少的材料及能源,讓居住者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與水準。

台灣建築中心董事長楊欽富說:「綠建築就是以花費最少的資源建造,產生廢棄物最少的建築物」,我國的綠建築是針對臺灣亞熱帶高溫高濕的氣候特性,掌握建築物對生態(Ecology)、節能(Energy Saving)、減廢(Waste Reduction)、健康(Health)的需求,訂定我國的綠建築(EEWH)評估系統及標章制度,其九大指標分別為生物多樣性指標、綠化量指標、基地保水指標、日常節能指標、二氧化碳減量指標、廢棄物減量指標、室內環境指標、水資源指標、汙水垃圾改善指標等,通過評估者才可獲頒「綠建築標章」。

智慧建築 貼近使用者的心

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教授溫琇玲明確定義智慧建築物為「建築物及其基地設置建築自動化系統(BuildingAutomationSystem, BAS)」,配合建築空間與建築體元件,從人體工學、物理環境、作業型態及管理角度整合,融合建築設計、資通訊主動感知與主動控制技術,以達到建築的安全、健康、節能、便利與舒適。

智慧建築是以達成「人性化空間」為目的,將建築物內的電氣、電信、給排水、空調、防災、防盜及輸送等設備系統與空間使用的運轉、維護管理予以自動化。其八大指標為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健康舒適、智慧創新、節能管理等,智慧建築與綠建築最大的差別在於,它融合了建築設計與資通訊主動感知與主動控制技術,更符合使用者的需求與習慣。

台灣建築中心副執行長王婉芝指出,建築物如同時通過「綠建築」及「智慧建築」的評估,就能被稱為「智慧綠建築」。陳顯明認為,參照世界各國建築發展的趨勢,「智慧」與「綠」兩者結合是必然的結果,對節能目標也會達成加乘的效果。

建立標準 台電奠定里程碑

台電在民國70年代就已經注意到建築物節能的重要性,並對綠建築有初步的構思,身為建築師的陳顯明回憶道,民國80年,台電新營區營業處大樓規劃興建之時,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正好於當年成立。由於台電背負節約能源的教育宣導責任,於是商請建築研究所從節約能源的角度,為新營區營業處辦公大樓提供興建及設計建議,「內政部很多有關綠建築的構想,便是透過這棟建築物來試驗。台電對綠建築的設計及收集到的資料,後來都成為臺灣綠建築發展的重要基礎與範本,也成為綠建築的標準。」

新營區處大樓是綠建築政策的發軔起點,更是一棟節能示範大樓,在興建前經過完善的環境調查與研究,連當地冬、夏季太陽照射的角度都考慮進去,設計上有非常多的巧思。尤其,南部地區的烈日造成建物西曬面異常酷熱高溫,需耗費相當多的冷氣才能抵銷這股熱氣,於是將大樓西側主要入口設計為內凹空間,並設計深凹的陽台,以有效阻擋西側陽光。

新營區處大樓外觀最大的特色就是在西側窗戶裝置混凝土遮陽板,採單側邊折角型設計,就像整齊規律的小金字塔貼附在牆面上,其角度與大小正是因應新營地區日照方位而設置,以阻擋酷熱西曬,這些小金字塔隨著太陽的角度,推移著錯落變幻的光影,也是新營區處大樓主要立面的造型語彙。此外,整棟辦公大樓內的照明設備,採用二線式微電腦控制,可配合日照自然採光,進行最靈活的照明調度,以節省能源。

新營區處大樓完工至今獲獎無數,除了內政部綠建築獎外,民國85年獲頒內政部建築物外殼節約能源獎、空調節約能源獎、建築物節約能源特殊貢獻獎,民國87年榮獲臺灣省政府優良建築獎,民國89年更獲得經濟部節能績優廠商優等獎。

審慎評估 逐步推行節能改善

民國103年台電前董事長黃重球看到世界建築的發展,而台電卻有7,000餘棟老舊建築物,於是要求營建處主動了解及清查,以符合節能與智慧的時代意義。緊接著營建處針對台電現有20∼30年屋齡的老舊建築展開調查,並進行數據分析,最後擇定北部的台電總管理處大樓、中部的台中區營業處大樓及屏東的南部展示館,由硬體設備及軟體管理著手改善。

營建處機械組課長劉峻愷說明,為確實了解三棟建築物情況及須改裝的項目,台電建立3D立體模型,輸入建物的外部氣候環境、座向、建材、開窗率、空調系統等各項參數及營運資訊,由程式進行逐時能耗計算,就建築設計、空調設計及生命周期,結合能源模擬的評估,依綠建築與智慧建築標準,分析各種改善措施所需要的成本及效益。

劉峻愷指出,既有建築的節能改善主要方法為空調、照明系統的更換及建築外殼遮陽改善,因空調系統是建物主要耗能項目,更新空調系統可收到立竿見影的節電效果;照明系統用電占比雖不高,但新式節電燈具仍比傳統燈具省下不少用電;在建築物智慧化方面,則是建立雲端智慧能源監控管理平台,台電綜合研究所負載管理研究室主任王金墩進一步指出,可建立資料收集與監控中心(SupervisoryControlandDataAcquistion, SCADA),並設置各類用電控制器,透過網路傳輸收集環境數據與用電參數,即能進行建物耗電即時監控,提高能源管理效率。

劉峻愷表示,台電大樓、台中區處大樓及南展館等三棟建築物於105年5月完成節能改善後,每年可節省電力236萬度,等於省下660戶家庭一年用電量,相當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228公噸,亦即約3.3座臺北市大安森林公園可吸收的量。

改造再進化 綠色企業永不停歇

陳顯明說,台電目前正進行第二波建築改善計畫,經分析各主要建築的能耗密度(EnergyUseIntensity, EUI)及設備使用密度(DemandUseIntensity, DUI),目前已篩選出桃園、鳳山、高雄區營業處大樓等建築物,明(107)年起將進行智慧綠建築改造工程。

台電的改善綠建築經驗雖已成為臺灣綠建築的範本,仍會不斷吸收、參考他人的經驗,以同獲「第二屆台灣優良智慧綠建築暨系統產品獎」的作品來說,在科技應用方面,中華電信板橋雲端資料中心之「智慧能源管理雲端平台」,能源效率可達到總設備耗能(PowerUsageEffectiveness, PUE)值1.5以下的高能源效率;在大樓設計部分,全聯公司內湖新總部大樓則在大樓中設有草磚生態池及綠地,提供野鳥、昆蟲棲息的多樣化環境,還可降低都市內的熱島效應。這些都是可資參考仿傚的優良案例。

楊欽富認為台電應繼續扮演臺灣智慧綠建築的領頭角色,相關建築物能做到節能、綠化、永續的要求。王婉芝也指出,台電各營業據點正是民眾接觸台電的第一線,如能全面提升為智慧綠建築,不但能提升台電的形象,也可讓民眾了解台電在節能與減廢方面的努力。

台電秘書處處長蘇惠群自豪道,台電有一套「從心(HEART)出發」的管理哲學來建構綠色企業文化,是由高層(Head)開始,落實到全員(Employees)參與,藉由綠色行動(Action)帶來企業文化的變革(Revolution),全力建構台電為綠色企業,是公司經營的目標(Target),而老字號的台電,也會持續朝這個目標努力邁進。

相關文章

與舊時光的美麗交會(四)

「這塊指示牌是我親手作的!」將屆九旬高齡的退休老班長周進朝驕傲的說。粗坑發電廠是台電目前運轉中最古老......

與舊時光的美麗交會(五)

金瓜石曾是「亞洲第一貴金屬礦山」,西元1923年日本昭和太子訪問臺灣,田中礦山株式會社為其興建行館,......

永存輝煌歷史 台電文資保存動起來

國營企業中,台電未必是文資保存起步最早的,卻是今年文化部文馨獎評審團獎中國營企業的首次獲獎。副總經理......

老建物萌綠意

台電大樓35歲了,它曾是臺灣最高的大樓,是臺灣經濟發展的指標,承載著民眾的記憶,至今它依然風姿綽約。......

鳳山智慧綠社區 邁向智慧城市第一步

轉型中的台電將推動「智慧綠社區」建設,第一步是將台電鳳山區營業處及宿舍區共約6.75公頃的土地進行整......

台電 提供運動員更好的環境

南臺灣夏日正午,毒辣烈日高懸中天,曬得路樹葉片蜷曲,烤得行人皮膚刺燙,高雄市五福四路上停著3輛黃色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