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守護電網心跳 慣量監測提升電力系統感知能力

736期

184
0
0

隨著再生能源併網量不斷增加,電力系統穩定度備受挑戰。要讓系統維持穩定的重要關鍵就是慣量,就像人體心跳一樣,持續穩定的守護電網,現在台電更加上慣量測量系統,在綠電時代中幫電力系統把脈。

穩定電力系統的要素 監測電網的健康指標

在國家政策持續的推動下,再生能源裝置容量不斷增加,使得併網的發電量也隨之擴增,相對就會減少水力、火力等機組的使用,間接讓系統的波動頻率變大。台電副總經理吳進忠表示,慣量可以將電網維持一定頻率的能力,頻率不穩定會容易影響機組運作,連帶影響供電品質。為了避免頻率波動問題,台電開始啟動慣量測量計畫,找出系統所需的最低慣量值,才能規劃出相對應的最低運作機組,因應電力系統遭遇突發狀況時仍可穩定,確保全臺供電不受影響。

電力調度處處長周芳正說明,慣量是電力系統的重要指標之一,當每部發電機在運作時,機組轉動的作用力會維持一定的慣性,多個機組串連起來並維持一定的頻率,那就是慣量。若將電力系統比喻為人體,有許多的項目可以對應,例如電壓就像血壓、電線是血管、系統慣量則是對應心搏率,系統必須穩定的維持在每秒60赫茲(Hz),才能讓各區的發電機穩定連結。在遇到狀況時,慣量可以持續穩定一段時間,讓其他系統可以即時反應、解決電力系統的突發狀況。

周處長說,以往世界各國的電力公司討論慣量的內容相當少,主要是因為以前發電機組大多為利用旋轉動能產生電力。從燃煤、燃氣到水力發電,這些都是透過蒸氣或是水力來帶動機組運轉,且每部機組都有一定的重量,一旦旋轉起來就可以穩定運作一小段時間,這就像是小貨車若高速行駛,緊急煞車時就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完全停止一樣。

「汽車行駛時會有慣性,發電機也是一樣的。」周處長進一步解釋,現在台電整體電網的發電機組累加起來就像是裝滿貨物的貨車,當貨車與小轎車同樣以時速60公里行駛時,如果同時放開油門,貨車往前移動的距離一定比小轎車來得長遠;發電機組的慣量也是一樣,當用電量有變化時、電網頻率有波動,以現在的慣量繼續使用下去,一定程度內可以由機組吸收,但未來的發電形態並不是如此,所以才需要觀測慣量累積資料。

為何現在需要研究慣量?周處長說,電力系統除了電壓、電流之外,頻率也是重要指標,當用電量增加時,電網頻率下降,若下降速度太快,可能會觸發保護機制,因此如何穩定維持一定頻率,就是電力系統調度最重要的課題。

電網頻率變化力求穩定 儲能神助攻

周處長說,發電機組透過同步轉速,讓電網維持在頻率60Hz,當用電量增加時,頻率會下降,部分機組會啟動穩定措施,瞬間增加發電量,如果頻率還一直往下,電網就會啟動保護措施,確保不會拖累整體電網。

當有機組突然跳脫解聯、或是用電端突然增加用電量,都會讓頻率往下降。周處長解釋,如果系統有足夠的慣量,頻率下降速度就會減緩。過去大型機組跳脫時,1GW的機組突然發生狀況,對系統影響就相當大,系統頻率從60Hz開始往下降,過去可能在8至10秒鐘就會達到最低頻率,電力系統也必須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補足電力,否則頻率一直往下降就可能會觸動低頻電驛的保護措施。

不過隨著儲能系統開始大量併網後,可以隨時補足系統頻率的變化,爭取緊急應變時間。周處長解釋,以同樣的情況來說,過去10秒鐘就會發生頻率低至需要出手調整的狀況,在儲能系統快速反應後,現在可以延長到13至15秒,雖然才多這幾秒鐘,但可讓水力、火力等機組的輔助設備有更多時間反應,也讓系統爭取頻率,可以彌補回來,這就是短期的解決方案。

周處長指出,現在隨著儲能增加,在台電的電力交易平台上,就有讓儲能加入穩定頻率的機制。當電網頻率低於59.75Hz時,儲能就會全出力,讓頻率可以維持,不會一下子掉太多,而這樣的反應都會在一秒鐘之內,比起傳統操作快上許多、也更精準的調控。

至於中長期的電網頻率提升措施,周處長說,部分發電機配有調速機,會隨著機組頻率(轉速)變化,進而改變燃料用量,爭取到後續更多的時間可啟動抽蓄式水力發電、燃氣複循環機組等,不僅填補供電缺口,也能逐步讓電網頻率恢復平穩的狀態。

周處長說明,以前國內最大的機組就屬核能機組,核二、核三一部機就接近1GW,相當於夏天備轉容量約3%,突然解聯對於系統的衝擊就相當大。不過現在儲能系統相當多,其中具調頻功能之儲能已經達到0.5GW,未來幾年還會有0.5GW的增強型動態調頻(E-dReg)及0.5GW的光儲設備陸續併網,總計在2025年儲能將達到1.5GW,就可以進一步提升供電品質。

亞洲第一個大型慣量測量計畫 台電啟動跨國合作

當太陽光電等再生能源大量併網後,逐漸取代現有的傳統發電。由於光電是直接讓光能轉換成電能,中間沒有位能或動能的轉換,因此不存在慣量,導致整體電網的慣量減少。面對電網有變化時,則少了第一道調整防線,為了事先了解再生能源對電網的影響,觀測慣量就成為重要發展項目之一。

周處長解釋,目前電力系統設定頻率達59.75Hz會啟動儲能系統全出力;低於59.5Hz時,如果當下抽蓄水力機組處於抽水狀態時,就會斷開、減少系統負載來提升頻率;若低於59.2Hz時就會啟動保護措施,使低頻電驛作動減少部分用戶負載,避免影響整體電網。

由於全臺再生能源裝置容量不斷攀升,未來更期望發電占比在2050年要達到60至70%。當再生能源不斷增加的情況下,為了提供高電力品質,相對的傳統機組要維持多少的數量才足夠應付?吳副總經理表示,這個問題在許多電力公司當中都是個「謎」,過去都只能夠靠數字計算來推估,但現在可以透過慣量測量系統,實際偵測系統的頻率變化,勾勒出實際的慣量數值。

慣量測量系統已在電網重要節點中陸續增設,吳副總經理解釋,去(112)年台電與英國創新能源技術公司(Reactive Technologies Limited, RTL)跨國合作,開啟為期5年的電力系統即時慣量測量計畫。

根據資料顯示,這次計畫是希望提升電力系統即時監測與預測能力,強化供電穩定度,目前已於全臺北、中、南之台電服務所及綜合研究所等10處場域,布建即時頻率及頻率變化率測量系統,預計今(113)年結合宜蘭冬山新儲能案場上線實測即時慣量,除了測量準確的實際慣量外,也能依數據規劃出貼切電網實際所需的儲能量。

吳副總經理表示,當系統建置完成後就能確實掌握到慣量的特性,並且持續蒐集一段時間累積資料,可以得出維持系統慣量的最低門檻是多少。台電有信心可以做好,這不只是臺灣電力系統的第一套慣量測量系統,也是亞洲地區第一個大型電力系統的慣量測量計畫,領先日本只在離島進行的慣量測量規模。

資料來源:台電電力調度處

儲能設備結合即時慣量測量系統 捕捉電網微表情

當慣量對電力系統的重要性逐步確認後,台電啟動5年電力系統即時慣量測量計畫,同時結合冬山儲能,導入週期性功率調變功能(Function of Periodic Power Modulation, FPPM)計算電網系統慣量,全天候偵測各地電網的頻率變化,近一步推估慣量的實際情形。

周處長指出,過往只能在機組調度突發事件加以利用,若要累積足夠的觀測資料相當費時,因此這次慣量測量計畫,就在全臺電力系統的10個重要節點設置精密的觀測器,以捕捉頻率的微小變化;並且透過即時傳輸與各地資料,勾勒出全臺的電力面貌,才能看見慣量對系統的影響力。

除了具備精密監測器之外,周處長說,接下來宜蘭冬山儲能案場會啟用FPPM功能,可以在不影響整體電力供應下,以小區域、小範圍的人工製造電網小波動,來觀測系統的細微變化。這很像是地質學在作調查時,會利用人造地震製造震波,穿透想要觀測的地層,捕捉各種變化資料,透過分析來得出實驗結果。

周處長表示,這10處使用非常精密的偵測器,能精準到毫秒,並且透過行動網路傳輸,可以時時刻刻把觀測數據傳回資料中心。不過光只有數據還不夠,還需要配合每天的電力變化,才能描繪出完整的慣量圖形。

有了這套監測系統後,就可以了解慣量的影響。由於儲能的建置成本目前仍相當高昂,為了不造成過度投資,後續在規劃儲能設備需求量時,也可依照電網特性來規劃設置,在兼顧供電穩定的情況下,又能減少成本支出。

資料來源:台電電力調度處

相關文章

增強電力調度預判力 打造綠能發電全感知

當再生能源大量併網後,由於綠能有間歇性的特性,為了精準預測未來綠電供應的變化,台電持續投入精進預報系......

結合氣象科技預測 實現更精準的電力調度

臺灣近年來積極推動再生能源,太陽光電及風力發電挹注電力系統的力道逐漸加大,卻也逐漸顯現出對於電力調度......

綠能估算結合需量反應 穩定供需

當再生能源併網數量持續增加,同時也因再生能源有間歇性的特性,為了穩定電力系統,讓供應與需求端兩邊維持......

小額綠電活躍交易市場 提供企業多元綠電選擇

第28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28, COP28)近1......

台電釋出小額綠電 沙盒計畫彈性分配調節有方

中小企業相對於大企業,購買綠電的困難度比較高,台電釋出自建案場小額綠電,經過三波競標,總計逾百家企業......

企業減碳殷切  台電推小額綠電提升競爭力

由於國際供應鏈開始逐步要求上下游提供相關碳排放資料,因此國內許多企業積極找尋綠電來源。然而綠電交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