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綠能第一線 風光出力的重要功臣

721期

703
0
0

隨著能源多元化發展,近年台電的維護工作也愈來愈多樣化,還需具備多種跨域技能以應付工作所需。例如風機維護人員,不僅要有充沛的體力到現場攀高爬低,也要擁有數位科技能力,從遠端遙控現場,在不同的場域運用不同的技能維護供電系統。甚至還必須具備不同的語言能力,才能與外商溝通,學習世界最新技術,並為台電建立運維制度。

這些跨域人才,個個十八般武藝,透過本期報導,隨著他們一起看見臺灣不同的角落與風景,也看見台電的無限可能。

配合日照與季節 搶時間清洗光電板

考量太陽能光電的特性,從太陽能板清洗到線路的維護,都必須選在太陽光相對較弱的時間進行,也就是傍晚甚至夜間。

「一般來說線路及機電設備會選擇在傍晚檢修,而太陽能板的清洗工作,則會在東北季風過後,約在2月至3月之間進行。」再生能源處光電三組經理蘇育辰解釋,台電同仁除了要照顧台電自己的發電設施之外,有時還要配合民間光電業者檢修或加入系統進行停復電,而民間業者考量經濟效益,往往把維護時間定在完全日落後。蘇經理舉例,不久前才臨時接到通知,要配合系統設備檢修。當天下午5點多接到電話,緊急召回同仁待命,晚上6點開始停電,至隔日上午8點復電,台電必須在這段時間裡完成維護作業,甚至曾到半夜12點才完成。

而太陽能板則必須安排在日照開始增強前,以強力水柱沖洗板面。「冬天雖然日照弱,但東北季風會挾帶風沙,若附著在太陽能板上會降低發電效益,因此時間上要選擇在東北季風減弱,而日照開始增強前的2月至3月之間進行清洗保養。」輪調過多個單位,見過許多場面的蘇經理表示,目前太陽能光電站的維護工作難度不高,現階段他最擔心的是豪大雨。

原來,位於七股的台南鹽田光電站場址地勢較低,在規劃興建時曾遇到豪大雨,當時案場外圍的道路都被水淹沒,為了預防淹水損及設備,台南鹽田光電站的變電設備基礎都已預做墊高,現場也有抽水設備。光電站建造完成後至今還未發生致災性的豪大雨,蘇經理幽默地說:「最好還是不要用到。」

太陽光電站近年加入系統,蘇經理表示,未來不管遇到什麼問題,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台電同仁都會永遠站在第一線,為穩定供電做好準備。

看盡無敵海景 用生命維護離岸風機

民國110年底甫加入系統的離岸風力發電機組仍在保固期中,就台電而言,還未全面性接管維護工作。然而離岸風力發電在臺灣是一項全新產業,台電必須先行做好準備,才能在5年保固期結束後無縫接軌。

再生能源處海域風電場運維組經理徐文科表示,離岸風機的維護作業可分為現場巡檢以及遠端監控兩部分,每一支離岸風機都裝有各種感測器,將風機狀態傳回電腦,在不便出海的日子,可以利用重開機等功能嘗試復原,但若無法以遠端控制排除異常狀況,就必須等到天公作美時,儘快出海檢視並修復。

「雖然現在天氣預報大致準確,但在海上的氣象變化很大,曾經出海時天氣還很好,回程時風大雨大,整船人都吐了。」徐經理回憶當時情況。那時台電還沒開始租用人員運輸船(Crew Transfer Vessel, CTV),只能搭乘漁船出海,而漁船速度慢、抗浪性差,外面刮風還下著大雨,幾位夥伴躲在小小的控制室內暈船嘔吐,「我怕自己也暈船,只好在外面淋雨,風又大,超級冷。」

可以出海的日子大多在風力相對小的夏季,然而在無遮蔽的海上,頂著烈日工作一樣辛苦。離岸風機高度大約95公尺,維護人員需先攀爬到約25公尺高的平台上,再進入機艙中檢修機組設備。「機艙裡很熱,因為發電機、液壓系統會發熱,雖然有通風系統,但夏季時,內部溫度有可能達到近40度。」除此之外,人生三急中的內急在海上也相當不便。「工作時會大量流汗,不太需要上廁所,但若真的有需求,風機上有簡易的廁所,只是上完廁所還是要打包回來。」徐經理笑著說。

出海有許多不便的地方,曾經坐在風機平台上,吃著麵包餐配上無敵海景,「很有新鮮感。」但新鮮感過後,最重要的還是要趕快學習及建立運維機制,才能在5年後順利接手風機維護工作,不負穩定供電使命。

全神貫注 完成海上超神特技

離岸風場的維護必須搭船出海之外,還要在風浪中頂靠風機,再攀上7-8層樓高的平台上,甚至還需再搭乘機艙中的電梯到近30層樓高的風機頂上作業,高處風力不容小覷,維護人員的安全性自然受到重視。

「剛開始家人無不勸退,當然能理解他們的擔憂,因此也很認真地向家人說明自己所受的訓練,如何預防及避免意外發生,讓家人能安心。」台電首批加入離岸風機維護的種子林永紘表示,每次出海作業,除了各種安全裝置備齊之外,還需要全神貫注、心無旁鶩,並提高警覺,才能無愧於工作,並對家人負責。

林專員目前負責台電離岸一期風場及海氣象觀測塔相關運轉維護工作。前者為離岸風機日常運轉相關業務,確保機組正常發電運轉;後者為在開發海上風場之前,為蒐集場址環境條件相應的量測及資料,進行風場設置及評估之目的而興建,為使儀器持續正常蒐集資料,人員須定期前往海氣象觀測塔上執行設備維護及保養工作。

林專員表示,目前於風機效能調校仍可以再做精進與改善,台電團隊希望能深入了解機組維護「眉角」,藉此提升台電自主運維能力。而在人力方面,人員的運維經驗與專業能力都還在努力培訓當中。今年的農曆春節,將是團隊接管運維後第一次在過年時值勤,未來也將採取輪值方式,全年無休維護風力發電持續運轉供電,讓發電效益最大化。

上天下地風險高 恪守安全我不怕

再生處陸域風力發電廠風力二組風一課主辦林宗慶,負責新增風力發電基座監造工作,以及維護台電所有陸域風力發電的基礎設施,例如風機維護通路、電力管排及機組土建基礎、海岸防護及塔架的振動監測等,「我的職責就是讓陸域風機能夠安安穩穩的站好,並安全地把綠電送出去。」

林主辦表示,陸域風機散佈在全島及澎湖、金門,所以全部採用遙控方式監控風力發電機組運轉狀況,為了能夠爭取到更多的再生能源,連假及假日時,除了定期的工程值班外,部門同仁也要輪值運轉維護的監控工作。

陸域風力機組都緊鄰海岸線,在東北季風及大潮共伴時,經常對風機基礎及電力管排造成危害。「有一年冬天時,需要在工地長期督導工程,在露天的工地裡,風大到站都站不穩,最慘的是下雨全身濕透,整個人又濕又冷,抖到停不下來。」林主辦分享第一線的經歷,有時白天在新竹維護風機基礎設施,下午趕到彰濱工業區與主管機關會勘,而晚上為了不耽誤工作進度,還得加班配合現場檢驗工作,雖然工作量超大,還好都有同事互相支援。

林主辦也分享進入台電後的感受,「一開始就知道這份工作需要上天下地,家人也非常關心,每當出差時,都會特別叮囑注意安全,下工後也要打電話回家報平安。」雖然風機維護具高風險性,他還是很喜歡這份工作,可以和不同背景、不同專業,甚至可以和有如父執輩的資深同仁一起工作,台電就像個大家庭一樣。而學校裡學的知識,從紙上躍然成為真正會轉動的設備、有起伏的電力流動,可以從電腦上看到所有的設備資訊,「那種造夢實現的感覺,真的很好,每當回家,我都跟家人滔滔不絕地分享這些工作經驗。」林主辦的熱情,灌注在工作裡,也讓家人逐漸理解與支持他的選擇。

將榮耀歸與家人 支撐台電人的溫柔力量

近年,再生能源發電已成顯學,全國各地都在趕建新案場,再生能源處陸域風電組經理賴達倫目前就經手了臺中的3座風機,以及彰化的5座風機。

「創業」維艱,守成更不易。當民眾在桃園市觀音區的草漯沙丘,以夕陽及風機為背景留下網美照時,「我們的夥伴要到每一座風機去巡檢,來回走上至少2公里。因為沙子又軟又厚,無法開車過去,只能徒步走在沙上,真的是舉步維艱。」賴經理表示,許多再生能源案場大多位於偏僻地區,甚至要與大自然搶地,也增加了維護的困難。

民國108年,在颱風及東北季風共伴效應下,風浪威力驚人,蘆竹風力發電站風機下方地基被海浪淘空,電纜也被沖毀,當時賴經理等人在別處開會,接到通知後立即冒雨前去察看。為保護風機,台電時任總經理鍾炳利立即調動人力及物力前往支援,「一旦遇到緊急事故,台電從上到下都會快速動員,這是很難能可貴的精神與力量。」賴經理說,在台電裡,從長官到基層,都將穩定供電使命烙在DNA裡。

剛進台電時,任職於水力發電廠,因工作地點在深山區,他長駐南投水里的那5年,太太獨自留在苗栗苑里工作,「她沒有後援,就像偽單親一樣,孩子必須找保姆照顧,週末我才能開車回家相聚。不過我還算好了,聽很多前輩說,孩子出生時都沒辦法陪在太太身邊。」做為台電人的家人,似乎也必須一起堅強,如果電網每日的正常運作是靠這些台電人努力守成,他們的家人就是在背後最重要的支持力量。

進入台電,給人溫暖及光明,不僅是工作更是無怨無悔的志業。從台電人的容顏,看見勤奮與榮耀的光芒,他們是台電最風光的捍衛戰士。

相關文章

島嶼來電的捍衛戰士

電力已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存在。不分日常或假期、白晝或黑夜、更無論晴雨,電力系統背後,是無數台電人在......

電力游牧民族 呵護全臺電力心臟

農曆春節長假將至,多數民眾已經迫不及待與家人相聚,或者準備為自己安排一段豐富放鬆的長假。然而,當家家......

山之巔 海之角 看顧每一吋電網的守護者

無論是崇山峻嶺的中央山脈,或暗潮洶湧的臺灣海峽,只要有需要電力的地方,一定有台電人的足跡。 在颱風......

當智庫引導轉型 綜合研究所以創新帶動成長

全世界各國電力事業的碳排放量在淨零減碳需求中成為關注的焦點,然而,全球電業不僅要面對逐年上升的電力需......

接軌國際的電力研究先驅 綜合研究所引領台電向前行

在全球淨零排碳趨勢、臺灣再生能源大量併網、用電型態改變等因素下,綜合研究所(Taiwan Power......

助台電佈局低碳電力 發展生態共榮

為了因應全球趨勢,以及配合政策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台電在穩定供電的同時,亦須思考如何逐步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