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溝通新起點 公關文宣小物傳遞台電新形象

718期

1267
0
0

近年,台電透過品牌思考,以設計做為對外溝通的語言。公關文宣小物是大眾對台電的第一眼印象,透過這些小物,看見台電在供電專業以外的另一種面貌,有助開啟友善對話與交流。

從電費帳單信封、年度月曆到各式文創品的推陳出新,希望能吸引年輕世代關注根植臺灣七十餘年的老牌國營,讓台電也可以很新潮的形象成為大眾的印象關鍵字。如今年度月曆受到內外部引頸期盼,每當發行總是廣受好評。如此運用設計將原本晦澀艱深的電業議題轉譯成讓人易懂的表現,並融入創意與功能性貼近民眾需求,台電希望藉此成為陪伴每位用戶日常的存在。

此外,台電也透過對外一致的公關服創造團隊榮譽感與歸屬感,於公開場合,打造專業團隊印象。總總導入設計的創新,都在對外溝通:台電可以很專業,也可以是友善、值得信賴的好夥伴。

運用各自專業 一同為台電奠定新風格

在台電裡有三個部門運用各自的專業,為台電塑造品牌形象,分別是公眾服務處、營建處及新事業開發室。

民國100年前後油電雙漲,台電遭受輿論壓力,公眾服務處的角色因此有了轉變,也愈加重視聆聽外界的聲音。隨著民意高漲、通訊軟體出現帶動社群平台,發展出一種新型態的網路文化,公眾服務處對外溝通的方式也與時俱進,以建立有效、有感溝通。

此外,公服處也以設計專業協助其他單位,例如人力資源處歷史悠久的技能競賽,111年啟用全新logo設計,此標誌融入整體競賽的視覺、場佈,甚至明年的獎盃,將技能競賽之理念及精神內涵形象化,提升其指標性及榮譽感,有效展現專業及正面形象。技能競賽定位為硬實力及電業技術的比拚,透過設計創新導入電力本業,重新塑造競賽的識別感受,強化電力專業形象,更重要的是透過一致性的識別標誌、獎盃設計,凝聚向心力。

營建處內的公共藝術課原本是因應政策而成立的單位,由於同仁有創新的想法,也使得公共藝術課開始走上與原來不同的道路,近年幾場大型活動帶來的曝光度與效應,為台電掙足了面子,更讓外界感受到台電人文底蘊,及其對在地的關懷與投入。公共藝術課於辦理公開活動時亦延伸其設計而成文創小物,致贈參與活動的民眾,例如前(109)年及今年為高雄公共藝術節「奧拉之城」所設計的卡牌遊戲反應熱烈,將藝術創作、電力知識融合進卡牌,不僅富教育意義,也將公共藝術與電力的結合再創新高度,帶給民眾全新電力VS.藝術體驗。

新事業開發室更年輕了,台電文創成立不到5年,主要任務在推動循環經濟理念,例如研發日月潭底泥製成的人孔蓋杯墊,於文博會開「雜貨電」,至近期於台電舊宿舍推出快閃店等,新開室除了運用台電退役材料再製達到循環經濟創新理念外,也為台電開發電力本業以外的收入。

三個單位有各自側重的專業,通力合作,相同的是,他們都在為台電打造品牌、鋪陳未來。

改變溝通方式 創造友善對話空間

論台電對外溝通的整體包裝與形象,公眾服務處是台電的核心單位。「公眾服務處是有歷史的單位,若以時下職場分工的角度來看,我們的角色與定位其實更像是公關與行銷的工作。」公眾服務處處長袁梅玲說。

溝通可以有很多種方式,公眾服務處主責在對外溝通,自然要順應時下潮流,找到群眾可以理解、也願意傾聽的方式。近年可以很顯著地看見公眾服務處在溝通方法上的轉變,同時,也找到了那把打開對話空間的鑰匙。

大到展覽、小到民眾熟悉的電費帳單信封,台電持續導入設計力,詮釋不同領域電業主題,透過與業界專業團隊的交流,搭起對外溝通的橋梁,藉由創新思維引入公司內部,相互激盪更多創意火花。

導入設計力 從心感受台電

公眾服務處處長袁梅玲表示,以前的年代不重視設計,只要能傳遞訊息就好,但現在這樣的邏輯已經行不通,如果設計不夠吸睛,民眾拿到文宣可能轉手就丟了。而公眾服務處做為對外溝通的第一線,必須時時注意潮流的變化,了解群眾喜好,才能做到有效溝通。「我經常在台電展覽或活動的場合裡,注意每一個進入台電場域的人,有機會就去攀談。」探問這些人被什麼吸引進來,透過面對面聊天直接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袁處長說她很喜歡與不同的人對話,「透過這些回饋,我們就可以知道如何改善,而能愈做愈好。」

過去台電電費帳單信封承載的宣導資訊量偏多,影響民眾閱讀意願。導入設計後,整體形象柔化了,可愛風或文青風的插畫,也讓用戶在欣賞插畫之餘,把附贈的文字看進去,或許是電力知識,也或許是能源議題,只要能被看見,就有被理解與接受的可能。

而每年公關宣導品的重頭戲,肯定是月曆。印製量逐年遞增,代表喜歡進而索取的人愈來愈多,這一兩年,更有民眾敲碗希望台電可以販售月曆,台電也順應民意開放民眾預購。

早期的月曆多以電力場域或設施的平面攝影為主要表現形式,近年則以插畫為主,透過插畫家的想像力讓紙本有了溫度與生命。自民國107年起,台電以「薈萃築蹟」為題,用插畫呈現精選出的12處台電古蹟與歷史建築,搭配文案介紹,一推出就大受好評。之後陸續推出「樹蘊共生」、「電力線場」、「生活超來電」、「電驛心傳」等多元主題,並延伸至桌曆及記事本等,自110年起,更擴展到電費帳單信封,以打造年度企業形象文宣。後來每逢年底,同仁都會接到相關部會詢問台電月曆到了沒,可見其受歡迎程度。

每一年的月曆主題背後都由公眾服務處團隊一起腦力激盪而來,與外部專業團隊做好前端設計後,便交由秘書處規劃後續印製。美感與主題固然重要,但更核心的,是藉由月曆及桌曆等日常用品,「讓大家願意多看幾眼,甚至收藏起來,真心喜歡就會認同,這是我們想要做的有感溝通。」蘇組長說。插畫是吸引目光的第一步,喚起想要理解的慾望,搭配適當的文案介紹,就能讓使用者留下印象,而能真正的打入人心。與其讓外界被動地接收資訊,不如投其所好,讓使用者願意主動親近,如此才能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透過這幾年的月曆主題,外界才發現,原來台電不只專注電業發展,也投入文資保存及環境永續等行動,進而對原本的工程師印象逐漸改觀。公眾服務處同仁努力挖掘出這些故事素材,評估可實際執行的主題後向上提報,由於準備充分,大多能獲長官肯認,也為台電做出好口碑。

「以前用戶意見信箱常有用戶寫信提供建議,現在是會寫信分享對信封的觀感。」從指教到好評,公眾服務處夥伴們對於改變的成果點滴在心。

瓩設計獎 發掘創意新秀的平台

除了與專業團隊合作,台電也向下扎根,進入校園這個最具想像力的空間。校園是最具活力的場域,各種天馬行空的創意都有可能產生,相較於成熟的設計團隊可能有固定的風格及流程,校園內的能量更加奔放,往往有出人意表的設計。瓩設計獎分為學生組與社會組,徵得作品各具特色,其中往往有驚人的發想,讓台電團隊也能從中獲得靈感,激發更多的想像空間。

瓩設計獎下設:傳達設計、多媒體設計與創意品設計三個類別。去(110)年第21屆「創意品設計」首獎作品,就讓台電看到了新的可能。人孔蓋發想的無線充電盤,「這個作品兼具了實用性及高度識別,讓我們有想把它量產的可能。」負責籌辦瓩設計獎的課長蔡佩玲表示,經過多次與廠商討論、調整,克服將平面概念實體化的挑戰,這款設計品將於年底問世,有望為台電設計帶來新話題。

飛行夾克 傳遞台電專業幹練形象

服裝常常是第一眼的印象,同時也傳遞個人風格;如為團體服,更有分辨不同團體或角色的意涵,除了表示團體認同、提升歸屬感外,也可以傳遞企業價值,在整體形象規劃與識別中,是重要的一環。因此在各種周邊導入設計的同時,公眾服務處也為一些公開的活動場合規劃具有專屬特色的服飾,以維持台電一致的形象。

「台電前董事長楊偉甫很注重對外要有一致性的服裝來加強企業識別。」公眾服務處展示規劃課課長賴怡潔表示,公眾服務處因此開始思考台電在公開的場合中,是否也可以看起來又專業又有氣勢。他們找來外部的專業團隊,開始設計一系列的,包含T恤、Polo衫、背心及帽子,後來為了強化整體識別性,又再增加了相當帥氣的黑色飛行夾克。

「衣服的版型很重要。」賴課長表示,由於衣服主要是在公開活動的場合中穿著,因此太休閒、太鬆垮都不行,拍照也不好看。其次,設計整套穿著主要的目的是一致的視覺,才能有統一的形象,因此還必須考慮台電需要、想要傳遞的訊息,「黑色看起來比較沉穩,也更有專業感。」夾克上的字型與繡工也都有專業設計的思維在裡頭,當眾人穿上夾克時,確實更有精神、更有專業感,也因此在公司內部有很高的評價。

設計驅動創新 從溝通開始改變

設計若僅是符合時下潮流與美感並不難,難的是如何在設計之外,還能整合企業形象、傳遞核心價值,讓外部使用者能明確感受到「這就是台電」。

月曆、電費帳單信封、公關服、公共藝術及各式文創品的產出,都只有一個目的:「對話與溝通,讓外界看見台電正在轉變。」而最重要的品牌價值:「科技未來、值得信賴、有遠見、以人為本」,才是台電真正想要傳遞給大眾的訊息。引入設計美學只是第一步,驅動創新的概念與作法,讓台電能走在當代潮流之先,接軌國際思維,才能不斷創造讓大眾有感的價值溝通。

相關文章

設計驅動創新 藝術綻放在地關懷

美,是有力量的。透過美好的事物與細微的服務吸引人們的注意力,為企業從外而內帶來凝聚的能量,不屈不撓的......

設計、創新齊步走 台電與社會共創新價值

台電以超過一甲子歷史的國營企業,面對一個價值觀變動的時代,從過去威權時代,到民意高漲,再到網路社群時......

服務空間 美感躍進 老舊基隆區處改造從人出發

早期,一些民眾洽公的場所,內部空間設計與思考多是從機關的角度出發,而現在設計思考則有很大的改變,兼顧......

誰說台電不浪漫 與民眾中秋相約金瓜石

微帶些許涼意,秋日午後清朗的山城,在疫情期間少了人車的擁擠與喧嘩,凸顯出曲徑蜿蜒、清幽靜謐的山城質地......

從深林到平野 水力綠能永續不息

從山到海,無數小水滴在數百公里的路程中匯聚成大水力,沖擊著佇立在水邊每一座電廠裡的水輪機葉片。離開上......

大小水力 各擅勝場

隨著氣候變遷、全球暖化,保護生態環境、降低污染排放已成國際共識,使得再生能源發電成為能源發展中最受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