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24小時摸黑搶修 鍋爐中的修行者

649期

3512
0
1
採訪、攝影/商訊文化採訪攝影團隊 協助/發電處、電力修護處、電力調度處、電源開發處、大潭發電廠、台中發電廠、興達發電廠、明潭發電廠 審查/台電月刊編輯小組

半空中,兩根鐵索吊籠,顫危危、搖晃晃。光照腳底,看不透的黑暗深淵,炙人的熱氣、窒息的異味、撲面的粉塵,不斷從四面八方湧來。臉紅、耳赤、全身溼透、汗如雨下。再一次,挺進險境,聽音辨位,守護鍋爐,分秒必爭,必須如期完成任務

電廠的夢魘 破管就必須停機

對於許多台電人來說,去(105)年5月30日晚上台中發電廠6號機破管解聯事故,是一場餘悸猶存的惡夢。

按往例,5月31日前仍在電廠年度歲修排程期限之內,當時有明潭等5座發電廠各1部機組還在歲修,但5月底氣溫卻是破天荒酷熱。用電量驟增,機組歲修,加上破管導致發電的短少,一連串不利因素一起出現,導致隔(31)日創下近10年備轉容量率1.64%的最低紀錄,瀕臨限電準備。幸好,尖峰負載未再進一步飆高,當天及之後夏天的多數日子,都在「供電警戒」和「限電警戒」區間有驚無險地度過。

台中發電廠副廠長朱允中指出,台中發電廠民國80年開始營運,機組、管材經過20幾年使用都已老舊,而每部機組的爐管長達500公里,拉直起來比臺灣頭到臺灣尾還要長,這麼長的爐管在運轉時須長期承受攝氏1,300~1,500度的高溫,雖然平日已全力檢修維護,但說不準哪個地方蹦出一個針孔小洞,還是防不勝防。

「6號機破管(如右圖),如果不馬上停止運轉,噴出的高溫高壓蒸汽非常強勁,會進一步損壞周遭的其他爐管,硬撐下去整個鍋爐就會毀掉。」朱允中解釋搶修的急迫性:「台中發電廠共有10部機,每部機發電容量550MW,約合事故當天備轉容量率的1.6%,沒破管的話,備轉容量率就可維持在3%以上,維持電網系統的相對安全,反之,如果再多一部機組也發生問題時,就必須採取限電措施。」

兩天修復 塞管工法緊急應變

「火力電廠最怕的就是破管!」台電發電處處長賴如椿說:「破管停機後,必須等12小時,技術人員才能進去檢查,確認破管位置後,接著進行切管換管工作,工作時鍋爐內就像烤箱一樣,熱得讓人瀕臨中暑。」

台中發電廠鍋爐組經理李枝榮說明,這次破管肇因於熱對流區鉻鉬合金鋼爐管過熱而爆裂,研判是因氧化物剝落造成爐管內局部阻塞,導致爐管蒸汽流量不足、管材過熱潛變劣化而破管。

依照換新管材的正常修護程序,必須等待炙熱的爐頂室(Penthouse)冷卻後,才能入內進行爐管更換作業,時間將延長好幾天,但因備轉容量率嚴重不足,台中發電廠鍋爐組總領班李金安建議採取在進出口管端以「塞管」的方式解決,結果在2天之內完成檢修,並於6月2日傍晚恢復滿載,這項權宜修護作業的提前完成,對於當時緊澀的備轉容量猶如及時雨。

比高空作業更危險 奇葩才能勝任

在鍋爐廠房內工作,除了高溫環境外,其辛苦絕對是外人難以想像。李金安指出,台中發電廠鍋爐爐高60餘公尺,相當於一般建築的18層樓,在20公尺長、18公尺寬的黑暗空間中,遍佈長達400~500公里長的管材,要找到一個微小的破洞,就如同大海撈針般不易。

如果破口的地方是在人孔可及的位置附近,檢修就比較方便,否則就必須搭乘吊籠,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高空中,以手觸摸爐管的方式,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一層又一層進行「診斷」。

千辛萬苦的找到破口後,還必須以輔助繩將吊籠固定在側邊結構體,過程中經常在搖搖晃晃中進行,作業方式比高樓清洗更加危險,且驚心動魄。李金安笑稱,膽識不夠或不習慣的人站上去,肯定一晃就腿軟。

朱允中感慨鍋爐技術人才難覓,他說:「能夠發現新進人員具備鍋爐作業的特質時,就如同發現奇葩一般,比引進一位碩、博士還珍貴。」

「鍋爐人才真的很難得,而且工作特別辛苦。」興達發電廠廠長楊仁和表示,搶修鍋爐必須冒著高溫及惡劣環境,24小時不眠不休輪班工作,興達發電廠的鍋爐高達75公尺,爐內布滿爐管,爐管長達400多公里,進入爐內,空間可媲美五星級大飯店的尺寸,但不是奢華的裝飾,內部都是由爐管築成的高牆。

興達發電廠1、2、3、4號燃煤機組都已運轉30多年,爐管久了就會老化、劣化,破管很難預防,但影響卻很大,壓力非常沉重,所以必須趁著冬天尖峰負載較低時,進行汰舊換新的作業。

1天換5套衣褲 硫酸氣味不好聞

興達發電廠鍋爐組課長謝智林指出,鍋爐內粉塵飛揚,不戴口罩受不了,而靠近脫硫設備的地方,因硫酸附著於爐壁之上結露,酸味刺鼻,很不好聞,依規定必須戴上防酸口罩,否則會傷害到呼吸器官。

此外,因搶修時進入的場域溫度高,在裡面待上半小時,連身工作服就會溼透,所以一天換個4~5套衣服是常有的事。謝智林說,由於工作時爐管還未完全冷卻,不小心被燙傷也時有所聞。此外,因檢查爐管必須以手觸摸,爐管表面粗糙,常附著爐碴,或有凹陷、破口處,稍一不慎也很容易被割傷。

Roll-in/Roll-out模式 1天省下3,000萬元

不只破管事故會導致停機,其他各種狀況如進水閘道堵塞、閥門鎖死或葉片龜裂等各種偶發性狀況,也可能會造成發電機組降載或停機的險象。

興達發電廠運轉組經理周際瑜表示,為了爭取時間,將故障機組及早修護,會採取Roll-in/Roll-out的模式,將一套全新配備先行裝上恢復運轉,拆下的配備再進行檢查或改善,以有效節省昂貴的時間成本。

「晚一天完成修復,晚一天才能發電,一部機組每天減少的替代能源損失就高達約2,500萬元。」謝智林補充說明,為了趕工搶修,鍋爐維護人員輪班工作,睡眠品質不佳,當時只要一睜開眼睛,就坐上吊籠,事後回想起來,那幾天還真不知道是怎麼熬過來的?

員工平均年齡38歲的大潭發電廠,許多員工是外地人,長期住在電廠宿舍,24小時以廠為家。大潭發電廠廠長郭天合指出,一旦發生機組運轉事故時,工作人員馬上可以加入搶修行列,加上Roll-in/Roll-out模式的建立,以前爐管破裂需要7天修復,現在只要3天即可完成搶修。

難修、熬夜修 水力電廠也不輕鬆

裝置容量1,602MW的明潭抽蓄發電廠,在去(105)年夏季尖峰負載、備轉容量率緊澀時,6部機組以「打火兄弟」的身分,全部併聯發電,擔任系統救援的角色。

廠長謝鵬洲表示,明潭機組運轉已有20多年,因機組界面多,且起停操作頻繁,經常會有小問題發生,為避免機組在尖峰運轉時發生故障,同仁都是利用離峰時間的晚上或假日時段執行檢修工作。明潭發電廠編制166名員工,其中約有三分之一住在電廠宿舍,三分之一住在鄰近地區,這些同仁都很機動,也很配合,一遇到機組有異常狀況時,即使在半夜,一接到通知,迅即起床進廠來搶修。

此外,一般人都認為水力機組維修比較簡單,事實上並非如此,因為抽蓄機組是豎軸式的半傘型水輪發電機,拆解時必須由上往下,修復後組裝時則必須由下往上,所以工期約需105~114天。尤其,發電機室及水車室都設置於地下廠房或山洞之中,室內工作空間非常狹小,溫度高、溼度高且空氣不佳,配置人力又相對較少,同仁工作相當辛苦。

謝鵬洲更進一步指出抽蓄發電廠的辛苦處,由於水力發電是扮演系統救援的角色,必須配合調度處在用電需求變動大時的啟動併聯、快速升載或降載、停機解聯等操作,因啟動/停機次數多且頻繁,就像駕駛一輛車走走停停,零件耗損當然會較大,而其他機組可能一年只要啟動1~2次,停機1~2次,而抽蓄機組平均每天起停3次,一年就要操作約1,000次,操作次數多,耗損也較高,機組設備相對也需要較多的維護與調整。

相關文章

微電網逐漸普及 技術生根有希望

「能源轉型」已是全球浪潮,時勢所趨,綠能將成為未來能源主流。 我國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民間,......

全球都要電 微電網商機無限

氣候變遷導致再生能源崛起,時代進步引爆全球用電需求。微電網,儼然成為飛躍未來的世界之鑰! 行政......

大修在冬季 備戰豔陽天

近年來的氣候異常,令人印象深刻。去(105)年一入夏,就創下近10年備轉容量率歷史新低的1.64%,......

電廠守護者 合力開未來

一孩童匆匆忙忙跑回家裡,跟媽媽說:「外面有叔叔找妳!」這個陌生人是誰呢?其實就是孩子的爸爸。爸爸是台......

放眼未來 穩定供電的擘劃者

夏天缺電,冬天也缺電,臺灣電力不能年年度小月。今年減碳,明年減碳,台電減碳需要長期擘劃。 為了......

台電綠能生態園區揭牌

北極冰原快速崩解,全球氣候異常變遷,我國正面臨減碳和能源轉型的考驗。在此極端艱困的環境下,身為臺灣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