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睹物思電01】 解密早期登高維護設備

721期

581
0
1
文|吳佩芳 圖|秘書處、蘇張銘

配電設備是電力供應不可或缺的物件,如果人們更深入了解它們,除了讓我們的生活更安全之外,也能破除對配電設備的誤解,從早期登高維護設備開始,一步步揭開這些不起眼功臣的神秘面紗。

數十年來臺灣已全面電化,大眾的生活品質提升,隨著各類電器產品不斷問世,電力公司供應的電力勢必相應增加,以符合民眾愈來愈高的電力需求。談起配電設備,得先從緊鄰我們生活周遭的配電設施一電線桿開始認識:它用來架起電線,讓電力能夠遠距離傳輸,跨過道路與建築物,讓電線可以遠離行人。

(1)標示線桿資訊的名片

木桿牌就是現在電桿牌的前身,也是每根線桿都擁有的獨一無二名片。現在的電桿牌上有好幾組資訊,包含中文桿名:顯示所在地區的村里或路名;數字編號:號數越小就越靠近變電所;電力座標系統的圖號、以及最下面一行的座標等,但在最初的木桿牌上僅有數字編號。桿牌架構出獨特的定位座標系統,迷失的路人或許可循著桿牌資訊,覓得歸途。

(2)登桿10米不懼高

爬到十米高的電桿上,放開雙手,僅僅依靠著一條安全帶,開始從事現場維修工作。對很多人來說,應該是個難以想像的畫面,這卻是1960年代,台電施工人員的架空作業日常。早期登木桿用的工具叫做腳扣(腳馬仔),是一種穿戴型裝置,把腳扣穿戴在腳上,踏踩在木桿上時,特殊的尖刺設計會刺入木桿,就這樣一路向上爬,如果人員經驗不足,或者是一時恍神,就會有失足的可能,需要十分小心謹慎。

(3)走入歷史的木製電線杆

日治時期開始,二次送電線路及配電線路使用的電線桿,主要都以木桿為主。早期木桿使用柳杉製作居多,因為日治期間大量砍伐檜木,為了水土保持,推行「伐植平衡政策」,進行造林,由於檜木生長成材的時間極長,柳杉生長較快,因此從日本引進成材期短的柳杉來臺灣種植。木桿經過防蟲蛀的注油處理,有些表面還會塗上黑色柏油,整根看起來黑黑的,像被火燒過;也有一說是因連結電線,有電流(閩南語:電火)經過,所以被稱為電火柱(閩南語)。

(4)萬里路始於足下

登桿除了要配戴安全帶及施工工具外,施工人員身上都還會攜帶腳踏釘,帶多一點的要背十幾公斤的腳踏釘上桿,如果身上還需要再背上其他裝備,甚至有可能超過二十公斤。當水泥電桿問世,電桿強度提升,搭配腳踏釘及安全腳踏板的出現,桿上作業的安全性隨之提高。

相關文章

【世界電力新聞週報22】 電力交易平台 打造電力共享經濟

臺灣最具影響力的永續獎項「2022台灣企業永續獎」在民國111年11月16日頒獎,其中「電力交易平台......

【享綠生活學01】 低碳生活起手式 落實行動從你我做起

極端氣溫、瞬間暴雨、旱澇不均、森林野火,這些極端氣候的現象已成為地球常態,為我們的環境帶來不小的衝擊......

【圖解電未來01】 能源去碳化 解析火力機組混氫技術

根據我國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規劃,再生能源在供電占比將占60~70%,而氫能規劃為9~12%,因此......

【世界電力新聞週報21】淨零能源新解方 氫氨混燒減碳排成全球共識

低碳燃料(氫氣、氨氣)是能源部門達到深度減碳的工具,特別對於燃煤及燃氣的發電機組而言,混燒氫氣與氨氣......

【世界電力新聞週報20】現代化智慧電網系統 全面提升用電效率

能源逐漸耗竭,再生能源開發成為全球各國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相較於傳統集中式電源結構,分散型能源更是目......

【世界電力新聞週報19】 居家能源管理系統 發展趨勢

近期俄羅斯對烏克蘭入侵事件,將能源供需議題再次推升到新聞重大版面,根據英國最新能源報導,英國電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