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溝通轉圜 齊力相挺來牽成

657期

2425
0
10
採訪、攝影/商訊文化採訪攝影團隊 協助/供電處、輸變電工程處、輸變電工程處北區施工處、台北供電區營運處、嘉南供電區營運處 審查/台電月刊編輯小組

由林口海邊往山丘方向望去,連續7座紅白相間的鐵塔列隊矗立山邊,在綠油油稻田的映襯下,顯得雄壯威武,這裡的鐵塔的確與一般的不同,它們是34萬5仟伏特超高壓與16萬1仟伏特高壓輸電共構鐵塔,比一般鐵塔足足高出20公尺,這個巨型鐵塔群就是北臺灣電力供應的重要源頭。

輸變電工程處北區施工處處長陳來進指出,台電林口∼頂湖34萬5仟伏特超高壓輸電線路,將在今年9月底啟用輸電,這是臺灣地區供電電網重要的里程碑,這條由林口發電廠連接林口工業區頂湖超高壓變電所的輸電線路開通之後,林口發電廠3部80萬瓩的發電機組就可以全力運轉,發揮效能,將電力源源不斷地輸送至電網中,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等地區都能直接受惠。

提升輸電能力 新增電量有效送出

林口∼頂湖34萬5仟伏特超高壓輸電線路總長17.43公里,其中纜線架空段長16.3公里,地下段長1.13公里,「線路雖然不算長,但是每一座鐵塔、每一個區段都有篇精彩的故事。」,「未來能夠順利完工,必須感謝沿線居民、村里長、各級民意代表、新北市及桃園市政府的支持與配合。」陳來進說。

北區施工處課長唐永豐表示,民國92年,台電決定將林口發電廠2部裝置容量各30萬瓩的發電機組,更新提升為3部裝置容量各80萬瓩的發電機組,使林口發電廠的總裝置容量由原來之60萬瓩,一口氣提高到240萬瓩,因此林口發電廠對外輸電線路也必須配合改善,增設34萬5仟伏特超高壓輸電線路。

陳來進說,就如同車流量增加而拓寬公路,如果不提升輸電線路容量,林口發電廠改建後增加的發電量根本無法輸送出來,會使電廠效能改善失去意義,「電廠負責更新發電機組、我們負責興建輸電線路,兄弟登山、齊心協力。」

林口∼頂湖34萬5仟伏特超高壓輸電線路興建案,與林口發電廠改建案同時提出規劃,「這條線路不論是設計、探勘、施工,每一個環節都充滿挑戰,路徑定案前更因大幅更動而必須進行環評差異分析,鐵塔總數由原規劃的49座,增加為51座,尤其協調的過程說破嘴皮、耗盡心力,工作人員嚐遍箇中滋味。」陳處長有感而發地表示。

幾番勘查與修正 線路路徑才能初定

唐永豐就輸電線路的興建程序與步驟說明,通常規劃人員會先選擇幾條路徑,再依據路徑對地方居民及環境影響最小之原則進行評估,同一時間也要進行現場踏勘,掌握確實的地質與地形,「台電員工經常是提著一把柴刀就上山。」路徑調查也不能馬虎,路徑有無經過古蹟、住宅、軍事用地、娛樂設施或地質敏感區等,都得通盤了解,反覆確認,經常要經過二到三次的勘查與修正,路徑才會初步定案,經陳報核准後,再進行第二次測量,最後的路徑才能成型。

「林口∼頂湖超高壓輸電線路原來規劃的其實不是這一條路徑。」唐永豐表示,原本計畫由林口發電廠向南經外社村往中壢方向行進,但因這一條路徑經過桃園機場及軍事基地附近,有非常嚴格的限高問題,幾經協調無法克服,於是在民國98年重新進行規劃,可謂一切從頭來過,「民國92年規劃的路徑原已通過環評,因應更動過大而必須再進行環評差異分析,台電於100年提出環差分析,環保署至102年8月8日通過後,這條路徑才告定案。」

陳處長指出,這條線路部分與台電既有之林口∼東林線16萬1仟伏特高壓線路重疊,施工的同時,林口∼東林供電線路仍須正常供電,猶如「穿著衣服改衣服,有一定的施工難度。」然而,這也成為這段輸電線路的特色,7座約85公尺高的巨型鐵塔,上方掛著34萬5仟伏特電線、下方搭著16萬1仟伏特電線,隨著山勢拾級而上,非常壯觀。

溝通本於同理心 換地繞道而行

台電北區施工處專員林勻芃指出,興建鐵塔並不只有工程技術問題需要克服,沿線居民與地主的溝通更是重要,例如#27鐵塔的位置與增設#26A鐵塔的溝通過程,就極具故事性。#27鐵塔四周的土地屬某宗教團體所有,而鐵塔基座土地則是另一位地主所有,台電向該地主價購完成並準備施作時,宗教團體卻指稱要在當地興築可容納2萬人的大型聚會所,因維持開發基地的完整性,無法同意台電在此設置鐵塔。

林勻芃表示,雙方經過10幾次的協調溝通,都沒有達成共識,最後台電提出「袋地通行權」(註)主張後,才讓事件出現轉機,且台電也表現善意,同意調整線路路徑,以保持聚會所開發基地的完整性。於是雙方協議台電以先購後售方式向該宗教團體以地易地,調整#27塔基位置,並增設#26A鐵塔,雖然提高了施工困難度,興建經費也因而增加,但總算讓事件圓滿落幕。

註:袋地通行權

「袋地」是指土地與公路無適宜聯絡,致不能為通常使用的土地。依民法第787條規定,「袋地」地主可向周圍地主請求通行至公路的權力,即為「袋地通行權」。

北區施工處專員黃文慶指出,#12鐵塔興建工程也非常周折,這座鐵塔的塔基工程總共進行了2年之久,塔基離既成道路雖然只有短短的3公尺,卻面臨地主封路阻撓施工的困境。台電遂請新北市政府發公文載明此為既成道路,任何人均有平等的通行權,地主不得封閉。封路阻隢雖已排除,但是,這最後由路邊到基地的3公尺距離仍無法克服,地主要求高額的賠償或租金,否則不同意台電器材及人員穿越,最後,台電另向新北市政府林務局租用土地架設索道,多繞50公尺才得以施作。

地主無理刁難 各方協助解決

北區施工處超高壓設計組機電課長董群軒表示,他在擔任第三工務段第二分隊課長時,負責林口∼頂湖超高壓輸電線路架線施工作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43到#46鐵塔架線工程,其線路經過的區域,有一位地主要求台電支付20年共新臺幣4,300萬元租金,否則不同意台電進行相關工程。「依電業法,沒有線下土地地主補償的相關規定,台電不但付不起這筆錢,依法也沒有辦法支付相關費用。」陳處長補充說明。

董群軒課長指出,接下來的抗爭方式可以用五花八門、目不暇給形容,該地主用汽車阻擋、竹籬阻礙來封閉唯二兩條進出工地的道路,其中一條道路還是屬於軍方用途,不但台電工程人員無法進入,連世居當地的農戶都無法上山採收竹筍,最後是民眾向當地里長反映,經里長出面處理,才恢復其中一條道路的通行。

董課長說,處理過程中,地方及中央民代、媒體記者幾乎全部出動關切本案,但經台電人員詳細說明後,各方都能理解,未增加事件處理的複雜度。而該地主出面時總是有黑衣人呼前擁後、聲勢浩大,台電工地也曾不只一次被騷擾,每每在夜深人靜時,有不明人士意圖不明地騎機車進入工地,幸承包商聘請精壯員工機警提防,最後沒有發生事端。

北區施工處溝通組經理陳嘉銘指出,這個事件周旋了兩個半月,在各方協助下總算圓滿落幕,台電也沒有支付任何款項。

陳嘉銘經理表示,鐵塔是「鄰避設施」,無論是鐵塔地基或電線下方的地主,幾乎沒有一個人同意設在自家的土地或居家周圍,就算台電提出完整的科學證據,說明線下電磁場接近背景值,沒有安全疑慮,但民眾心裡仍然難以接受,台電很難用「國家重大基礎建設」、「經濟民生的供電需求」等理由讓民眾接受並配合。

陳經理語重心長的說,林口∼頂湖34萬5仟伏特超高壓輸電線路由規劃到目前,共經歷了28起抗爭事件,對於民眾的想法與訴求,台電都能感同身受,但是,依法並沒有太多的資源與空間,這條線路歷經長達14年規劃與施工,順利在今年9月底通電啟用,要謝謝沿線所有民眾、村里長、各級民代以及桃園市、新北市政府的全力協助,如果不是大家的配合與犧牲,線路是不可能順利完工的。

台電供電處處長李清雲、台北供電區營運處處長謝鋒、嘉南供電區營運處處長林俊宏、輸變電工程處北區施工處處長陳來進等主管們異口同聲指出,鐵塔無論是興建、更新、保養或是維護作業,最難以克服的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用地取得問題,鐵塔是供應國計民生電能的重要輸電設施,各主管們均籲請民眾支持台電布建輸電鐵塔相關工作。

今後,台電仍會為了建構輸電線路、輸送溫暖與光明至家家戶戶而持續努力。在點點燈火的背後,不僅有辛勞的工程、溝通及地權等工作人員,更潛藏了願意成就社會民生的民眾們。

相關文章

用心呵護 體育種子向下扎根

8月26日,夏日的午後悶熱難耐,高雄中正體育場上卻有150位小朋友,穿著台電FUN電營亮黃色的T恤,......

山間水湄展風情 創意造型新地標

壯闊的花蓮和平溪口將有新地標了,台電即將在此豎起全臺第一座創意造型鐵塔!輸變電工程處處長顏德忠指出,......

保線牛 不畏艱險向前行

「看!空中飛人耶!」抬頭看著輸電線路上高空作業的台電工程人員,不禁為他們捏了一把冷汗!離地60公尺高......

千手千眼的電網運轉操盤者

時值盛夏,備轉容量早已吃緊,加上部分發電機組和輸電鐵塔出狀況,導致備轉容量率一再降低,台電為了「穩定......

飛天鑽地的電網維護者

中颱尼莎暴雨狂風造成全臺樹木傾倒、土石流與地基流失,導致電線遭扯斷或電桿斷裂。台電不畏風雨全力搶修,......

穿針引線的電網創建者

當我們享受電力帶來的幸福生活,應想到前人挖土、搬運、灌水泥、興建電力設施的辛勞,感謝工程人員對國家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