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揭密電磁場迷思 從科學觀點解析影響程度

714期

850
0
0
文|吳佩芳 圖|林基興、林政群

本文改寫自環保署「非游離輻射預警機制風險評估諮詢小組」前主席林基興教授著作《電線電磁場傷人嗎?》一文

今(111)年3月,經濟部公布「303停電事故檢討報告」,提到需新增擴建電網但遭民眾抗爭、害怕電磁場會傷人,其實新式電力設施更安全、節能、易維修、美觀。環保署「非游離輻射預警機制風險評估諮詢小組」前主席林基興也為此一流傳多年的迷思撰文闢謠。

電磁場到底是什麼?

「電磁場」又稱「電磁波」,由電場與磁場組成,「場」指力的作用範圍。我們習慣稱為「電磁波」,因以波的形式向外傳播。電磁場的頻率是連續的,組成電磁頻譜。電磁場無影無蹤,很抽象,但生活中有具體可見的例子,就是「光」。

電磁場頻率越高、能量越大,較高頻如X光,具備足夠能量使物質游離,放出電子,稱為「游離輻射」,較低頻如電力與無線電的電磁場,能量較低,無法使物質游離,稱為「非游離輻射」。通常用語中的「輻射」,指的便是「游離輻射」,包括X光或伽瑪(γ)射線;一些民眾使用「輻射」稱呼電力等非游離電磁波,容易增加誤解。而本文主要針對低頻電磁場進行探討與說明。

低頻電磁場會導致什麼健康效應?世界衛生組織在1996年設立「國際電磁場計畫」,為期10年整合全球「非游離輻射」對人與環境的影響。從1999年起已發表數份文件,涵蓋靜電磁波、極低頻(電力)、通訊頻、雷達波、電磁過敏。世界衛生組織的規範是2,000毫高斯(我國環保署仍用舊值833毫高斯做爲國家規範)。

低頻電磁場可粗分為兩類:一是極低頻3千(赫茲)以下、二是射頻3千億赫茲以下;在應用上,有極低頻的電力(變電所與高壓電纜等)、射頻的通訊(手機與基地台等)等。在健康效應上,極低頻的關注在磁場、射頻則在熱量強度。一般民眾常常混淆。

關於「電場」的小知識

電場很容易被隔絕,如金屬外殼、鋼筋混凝土的建築物、樹木及人體皮膚等。電力設備如變壓器,因金屬外殼,故外面幾乎沒有電場,磁場則很難隔絕。

地球就是個大磁場,地磁約300~700毫高斯,一般人所經歷的磁場約為10到30毫高斯,遠比地磁小約15到45倍,也比太陽風導致的地磁變化小3到10倍。電線交流電的磁場比人們翻觔斗、快跑、開車等所經歷的地球磁場還小呢。

至於電場,地表靜電場約和12千伏特電線下方的電場相當;世界各地許多地區的雷電導致地球電場的快速變動,比12千伏特電線下方的電場高出千百倍。地球上經常遭受雷電的地區,並沒有異常多的孩童白血病等症狀。

人體本來就是一個「發電機」,神經和肌肉活動會自然感應電流約每平方公尺1毫安培,遠比外界高。人體內的電雜訊包括「詹森雜訊」(Johnson noise),來自體熱於細胞中產生,其電場約每公尺0.02伏特,這個數值,遠大於電線磁場於人體內誘發的量約500倍。

因此,若認為電線會是癌症的肇因實在不合理,也沒有理由懷疑電線磁場會是風險,事實上,要說這樣的健康危害存在,在生物物理上實在不可思議。但在1979年,美國流行病學家威海莫(Nancy Wertheimer)與他人開啟電力電磁場健康效應的亂象,宣稱住在高磁場的兒童得到白血病的機率是住在低磁場的1-3倍。雖然已受到深具公信力組織的駁斥,但負面說辭流竄媒體間,澄清內容卻乏人問津。

電磁場有害?國際間尚無可信證據

當前部份社會氛圍是,電磁場危害民眾健康,必須禁用。科學不能證明無害,頂多只能每隔一段時間(例如每年)檢視,提出「至今無證據顯示有害」的聲明,而非「某科技絕對無害」,但民眾要的是明確的「有害」或「無害」。嚴謹科學的論述無法滿足民眾的需求,認知上的差異是當前溝通困難的部份原因。

國人反對電磁場的理由常為「無法保證『絕對』安全」。但是,生活中處處都有風險,我們要求安全,但仍有不確定性,更適當的要求應為「夠安全」,以「降低相對風險」取代「追求絕對安全」。

全球許多深具公信力的組織,包括國際非游離輻射防護委員會、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美國國家科學院等均聲明,至今無證據顯示電力電磁場傷人(致癌等),其證據權重甚大,遠比相反論調的證據可信。

部分國人擔心電磁場設施,惶惶難以度日。這些人因錯誤認知而把自己弄到精神官能症地步,另有些人宣稱對電磁場過敏,周遭若存在電磁場,會導致他頭痛、胃腸不適,甚至生理疾病。然而世界衛生組織聲明:電磁過敏因個體而異,具多種非特異性症狀與嚴重程度,但無明確的診斷標準;並無電磁過敏與電磁暴露關聯的科學證據。

事實上,電磁場敏感的主因是反安慰效應(Nocebo Effect),亦即自認有害而身心交感地產生症狀。有些人披上「宣稱阻擋電磁場的衣物」就自認沒事,其實電磁場無所不在,可知其過敏只是錯誤認知使然。

擔心電磁場,就像房屋仲介業熟知的「鄰避設施」,民眾反對的原因是認定它「不自然」,但電磁場本就充斥環境,最明顯的是「光」,遠比電力電磁場強億萬倍以上。民主社會要求電力設施的設立必須民眾同意,不幸的是,一些不解電磁場者「趁機」極力抗議,導致無建設。這是公共建設的「選址」難題,反對者的證據遠低於贊成者,公權力應依法理介入,怎可「濫用民主」而「劣幣驅良幣」?

林基興教授提出「科技適用性原理」(Principle of Applicability of Technologies),認為某科技是否可用,需考慮兩點:第一,科學不能證明「絕對」無害、人生事物均具風險;第二,對策是比較證據權重、比較福祉與風險。以此原理來看電磁場科技,可得到以下三個論述:

1. 全球許多深具公信力的組織均聲明,至今無證據顯示電力電磁場傷人。

2. 人生事物均有風險,科學不能證明無害;安全是個無盡的連續觀念,並無絕對安全。

3. 電力電磁場只是非游離輻射,對人的影響遠低於地球磁場,也遠低於人體自身產生的。諸如「電力電磁波可能致癌」聲明的可信度極低,不值得理會。

教育反映科普的重要

111年1月,中央大學與清華大學針對校內學生對電磁場的認知進行民調,總計126人,量化的方式呈現於認知分數-5(很擔心)一直到5(很放心)。說明健康效應時,解決了疑慮者的障礙。學生接納此原理,上課後明顯變得較不擔心。大學生可說是社會的「科技知識」中上程度者,課前過半擔憂電磁場。可想見一般民眾就更擔心,難怪社會抗爭事件多、國家基礎建設遭受重傷。

參考文獻

1.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Possible Health Effects of Exposure to Residential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s,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97.

2. Wertheimer, N. and E. Leeper,“Electrical Wiring Configurations and Childhood Cancer.”Am. J. Epidemiol. 109:273-284, 1979.

3. https://www.who.int/teams/environment-climate-change-and-health/radiation-and-health/non-ionizing/elff

4. https://nepis.epa.gov/Exe/ZyPDF.cgi/9100CFQV.PDF?Dockey=9100CFQV.PDF

5. Bailey et al. (2019),“Synopsis of IEEE Std C95.1TM-2019 IEEE Standard for Safety Levels With Respect to Human Exposure to Electric, Magnetic, an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0 Hz to 300 GHz”, IEEE Access Vol. 7:171346-171356.

6. https://www.who.int/teams/environment-climate-change-and-health/radiation-and-health/non-ionizing/el-hsensitivity

7.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576&pid=901. https://www.iarc.who.int/wp-content/uploads/2018/07/pr208_E.pdf

補充說明

國際癌症研究署對於致癌物的分類,第二類包括:

2A(Probably carcinogenic)衛福部翻譯:2A(很可能致癌)、2B(Possibly carcinogenic)衛福部翻譯:2B(疑似可能致癌)

英文的Probably與Possibly,中譯常均譯為「可能」,缺乏定量的定義。

相關文章

歷時三年苦心開發 日月潭底泥華麗變身人孔蓋陶瓷杯墊

台電文創曾經以人孔蓋圖像打造精美、獨特的煤灰再製杯墊,在107年甫一推出即成為熱門商品。就在今(11......

加速電動車普及落實淨零目標 台電推出專設電表、專用電價方案

為因應國內電動車增長需求,並提供適用於集合式住宅、大樓與公共充電站,同時兼顧用電安全、智慧管理、節省......

【尋找台電心播客3】

「尋找台電心播客」季軍聲臨其境獎,由第三核能發電廠環保化學經理陳孟仁的《神奇的魔法》獲得,專長是研究......

防災綠能微電網 偏鄉受災不斷電

台電屏東防災型微電網啟用典禮上,原住民族小朋友在台上歡唱跳舞,台下多位在地鄉長及部落村長不遠千里趕來......

驚艷高美濕地 台中港風機塔架彩繪新風貌

位於臺中市,緊鄰高美濕地的風力發電機組,除了可提供乾淨無污染的綠電,壯闊 景象也成為觀光客、在地人前......

《台電月刊》60週年特展見證蛻變轉型

於民國36年創刊的《勵進月刊》,雖然民國41年期間因配合政府政策而停刊,但是在時任台電董事長楊家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