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台電月刊》60週年特展見證蛻變轉型

走過臺灣電業發展大小事

713期

592
0
0
文|柯宗鑫 圖|游家桓、柯宗鑫、公眾服務處

於民國36年創刊的《勵進月刊》,雖然民國41年期間因配合政府政策而停刊,但是在時任台電董事長楊家瑜、總經理孫運璿及眾多台電人的支持下,民國52年以《台電月刊》的嶄新面貌重生,多年來記錄了國內電業發展的重大事項,乃至於台電員工的工作生活,至今(111)年正好屆滿一甲子。

對台電而言,《台電月刊》是一份猶如史冊般的重要歷史文本,因此在邁向60週年的里程碑之際,台電公司特別採用以思念、掛念之意的「惦記」,並取其諧音舉辦『電記-《台電月刊》60週年特展』活動,從4月29日起於臺北市萬華區新富町文化市場新富半樓仔一連展至5月8日,邀請民眾認識臺灣電業發展的精采篇章。

主辦單位共規劃五大主題、七大展區,透過豐富的文字、照片、影片等資料,同時復刻印刷當年《勵進月刊》最後一期及《台電月刊》創刊號的實體書本,引導參觀民眾一步步從書刊內容的字句呈現,體驗台電員工過去的生活,肩負的責任與任務目標,並從中了解《台電月刊》這些年來的定位轉變,從原本內部傳閱的刊物,演變成對外溝通、傳達理念的重要管道。

用刊物說故事 扮演社會溝通絕佳平台

4月29日開幕當天,主辦單位邀請到曾在金鐘獎主持星光大道,同時也是台電Podcast「來電聽聽」主持人黃豪平,擔任現場座談會主持,一起與中華文化總會副秘書長李厚慶、台電副總經理暨《台電月刊》總編輯徐造華分享公部門刊物及品牌經營之道。

座談會一開始,徐副總經理即強調,「台電一直以來經常要面對許多挑戰,甚至是民眾抗爭,因此我們需要進一步與社會溝通的平台。於是《台電月刊》從早期的公務記事,內容逐漸走向多元化,成為一處讓台電『說故事』的平台。除了闡述能源政策,也談文化、講設計、說美學,刊登普羅大眾都感興趣的議題,向大家介紹更多關於台電的想法。」為了增加社會對台電更深一層的認識,多年來《台電月刊》也陸續推動了不少創新。

跨世代力拼穩定供電 月刊呈現台電精神

徐副總經理介紹《台電月刊》的前身《勵進月刊》時說到,「其實台電福利會過去就叫做勵進會,而且『勵進』這個名字仍存在於台電,如歷史悠久、人人皆知的台電勵進餐廳,當時勵進主要的意義,在於協助處理內部員工的需求。」他以國民政府遷台時期為例,電力公司內有非常多剛從大陸移居臺灣的前輩,他們不懂臺語卻又得和民眾交流,所以當年曾經藉由刊登拼音教材的內容,幫助員工學習臺語。

此外,徐副總經理翻閱民國52年《台電月刊》創刊號發現,「其中一篇報導了那年『業務聯合檢討會』的會議主題,主要討論未來十年內電力能源開發計畫。即使歲月匆匆過了60年,但現今台電努力的方向,依然與60年前殊無二致,不由得感受到前人高瞻遠矚的思維。」多年前《台電月刊》的內容,與台電的現在工作依然具有相當強烈的關聯性,也在無形之中串連起不同世代的台電人。

封面牆吸睛 封面設計窺沿革

在這次的特展展區裡,其中一處集結多達200幅《台電月刊》早期紙本與數位化刊物的「封面牆」,堪稱是最吸引遊客注目的主題展區。欣賞來自不同時期《台電月刊》封面的同時,也能從設計風格看出時代的演進。徐副總經理表示,「早期《台電月刊》的巨幅標題,主要是讓讀者一眼看出是甚麼刊物,但如今呈現的方式有了轉變,透過封面的主視覺,使讀者大致掌握當期的主題方向,同時欣賞設計美感。」

幾年前,當社會與論環繞在空氣污染的議題時,台電成為眾矢之的的對象。那一期的《台電月刊》,隨即推出電廠污染防制專題。他指出,「封面特別選擇一張遠眺電廠的畫面作為視覺主軸,並且以『努力空污防治,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標題,強調我們台電重視空污問題的決心。」擺脫過往守株待兔、等人閱讀的模式,以突出顯眼、主動出擊,以及多元化、符合科技趨勢的專題封面,吸引更多民間的讀者,願意主動利用刊物理解台電的努力。

李厚慶則分享說道,「《活水雙周報》於民國80年創刊之初,內容以藝文訊息和會長藝文行程為主,隨著時任會長李登輝卸任而停刊;民國94年陳水扁前會長時期,再以《新活水雙月刊》復刊,刊登過臺灣系列十大主題;馬英九前會長任內,風格則轉變為強調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現在文化總會的方向,主要希望透過刊物,提供臺灣新一代的創作者,無論是設計師、音樂人、策展人等領域人士,擁有一處可以被看到的舞台,並透過文化宣傳的方式,讓世界看見臺灣。這樣一來,間接推動新活水嘗試各種創意、創新形式來設計內容,雖然具體作法與《台電月刊》不同,但求新、求變的動力則是殊途同歸。」

數位化、推Podcast 轉型供多元服務

伴隨著網路數位化的趨勢,《台電月刊》從民國102年起,開始架設網站並推出「電子書」服務,採取實體與數位共同發行的傳播媒介,而且就在今(111)年,更將文字轉為聲音,推出Podcast節目「來電聽聽」。徐副總經理說明,「台電投入Podcast的過程算是歷經波折,最早同仁原本是希望跟上clubhouse的語音社群熱潮,但發覺難度實在太高,才決定轉為嘗試Podcast。」

從「世界電力新聞週報」、「電力大家講」等Podcast節目為起步,直到為了拓展年輕族群的受眾,「來電聽聽」特地邀請在金鐘星光紅毯主持表現穩健的黃豪平擔任主持人。黃豪平也分享節目裡與台電人員的互動感受,「原來公部門的刊物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生硬,而且從訪談台電各個部門主管、員工的過程,我可以從他們身上感受到一股溫柔而堅強的力量,在各自的工作崗位持續默默地努力付出。」

同樣為了瞄準年輕人市場,近五年來《新活水雜誌》將文化定位於生活的累積。李厚慶說,「其實你我身邊的事物,都屬於文化的一部分,為了讓新活水成為一份與年輕人溝通的刊物,我們內容開始推出符合年輕人喜好或較感興趣的議題。」例如曾經針對臺灣新電影型態及新臺劇現況,《新活水雜誌》採訪過「我們與惡的距離」等熱門戲劇的劇組人員。

儘管《台電月刊》發行了電子書版本,數位化的腳步在出版業裡也成為一種趨勢,徐副總經理並認為數位難以完全取代紙本,「閱讀紙本是一種享受,那種捧著書本時的重量,感受存在的書香與韻味,一直相當吸引人。因此,實體紙本擁有紙本的魅力,Podcast節目也有其吸引力與優點,所以《台電月刊》必須要多元發展,不可偏廢。」台電做為經營《台電月刊》公部門刊物的先鋒,順應時勢積極轉型蛻變,進而拓展數位、聲音等不同媒介平台,在寫下60週年的歷史新章之後,儼然是值得其他政府部門效法學習的對象。

特展開幕後,吸引各界菁英以及民眾前來觀展。同為乘載歷史歲月的黃金博物館館長謝文祥特地率幕僚前來,高度肯定刊物能夠發行60年之久,現場尤其對「熱門關鍵字」牆深感趣味而佇足許久。同樣擁有70逾年歷史、同為國營事業的台糖公司,由《台糖通訊》總編輯謝昆霖北上觀展,稱許整體策展相當有趣,對關鍵字展區的「主管必背」於職場擔當重要性相當有感。此外,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同時也是台電獨立常務董事的周霞麗,偕同父親為退休台電人的副所長林維君等人觀展,透過台電公服處袁梅玲處長的深入解說,讚許此展相當有意義,更深覺台電與臺灣經濟發展的脈絡如此緊扣相連,希望透過策展讓更多人看見台電對這片土地的貢獻。透過特展,《台電月刊》得以不同型式,聯結跨界視野,緬懷塵封歷史的感動,並繼續記錄寶貴家園的點點滴滴。

相關文章

揭密電磁場迷思 從科學觀點解析影響程度

本文改寫自環保署「非游離輻射預警機制風險評估諮詢小組」前主席林基興教授著作《電線電磁場傷人嗎?》一文......

防災綠能微電網 偏鄉受災不斷電

台電屏東防災型微電網啟用典禮上,原住民族小朋友在台上歡唱跳舞,台下多位在地鄉長及部落村長不遠千里趕來......

驚艷高美濕地 台中港風機塔架彩繪新風貌

位於臺中市,緊鄰高美濕地的風力發電機組,除了可提供乾淨無污染的綠電,壯闊 景象也成為觀光客、在地人前......

24年守護變電所有成 羅東持續穩定供電

從民國87年起,宜蘭縣府從原本要求信義變電所全數拆除,到最後達成保留一座變壓器供緊急備援的共識,在同......

穩供攜手行 淨零布新局! 台電慶祝76歲生日

台電76歲了!76年的光輝歲月,憑藉全體同仁的點滴貢獻、匯聚能量,使台電成為臺灣電力樞紐,肩負起國家......

【尋找台電心播客2】 聲入人心

「尋找台電心播客」亞軍「聲入人心獎」,由金門區營業處處長黃甘杏帶領團隊錄製的作品《天堂電力公司》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