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隆童話藝術節攜手台電 以藝術傳達再生能源永續理念
712期



文|柯宗鑫 圖|公眾服務處、柯宗鑫
為推動民眾了解臺灣的綠色能源應用,台電於民國109年1月正式啟用全臺首座綠能主題展示館「電幻1號所」(TAIPOWER D/S ONE),並且在今(111)年與基隆市政府、民間藝術家合作,採取結合教育領域、藝術裝置與活動展出的方式,傳遞自然環境與能源永續的訴求。
由基隆市政府主辦、基隆市政府教育處承辦的「2022基隆童話藝術節」,本屆特別與台電電幻1號所合作,以「大自然的禮物」(Nature! OUR GIFTS.)為主軸,由基隆土生土長的在地藝術家李奇鴻策畫,將環境藝術的推廣融入電幻1號所的再生能源概念。再集結全基隆市小學高年級近五千名學生的力量,將基隆「雨都」的特色聯手打造成共創藝術,於3月21日至4月5日期間在基隆海洋廣場亮相,邀請參觀民眾一同領略不同的基隆之美。
台電近年來為實踐社會回饋、公眾溝通與能源教育向下扎根等目的,由電幻1號所將「綠色、智慧、未來」的核心精神,藉由設計與教育方式詮釋能源議題,打造有感互動、拉近與民眾的距離。李奇鴻指出,「這次合作就是將台電提供的再生能源教案與藝術領域整合,讓小朋友在接受藝術教育的同時,不只認識再生能源,還能進一步認識台電。」
藝術、教育、能源議題的整合呈現
110年3月,李奇鴻曾與基隆市政府教育處合作,運用竹編藝術搭配一般家庭常見的塑膠袋,讓小學生製作屬於自己的小雨滴推出共創藝術「小雨滴的99種可能」。今(111)年則改用染布創作「大自然的禮物」(Nature! OUR GIFTS.),而且這些在海洋廣場展示的學生雨滴作品裡,還隱藏了許多來自電幻1號所的能源符號,是童話藝術節提供給參觀民眾發掘的小彩蛋。
針對這次的共創計畫宗旨,李奇鴻介紹「有些人認為基隆是一座被雨困住的都市,儘管我們無法去改變氣候,卻能夠轉換觀看的角度,還有和城市相處的方式。」基隆的「雨」和台電推廣的再生能源,都源自於大自然,端看如何運用創意或不同的角度詮釋,進而去理解在地環境、思考環境、能源與人類的依存關係。從籌備童話藝術節的階段,就能讓孩子學習嘗試從另一個角度欣賞自己的家鄉;透過作品的展示,讓民眾有機會了解因雨而生的基隆獨特樣貌、人文肌理與文化層面,以及臺灣再生能源的可貴。
邁向淨零與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台電陸續推動了不少革新作法,「電幻1號所」即為其中之一。台電公眾服務處副處長陳智宏表示,「除了化石燃料能源,風力、水力與太陽能都是來自於大自然的餽贈,台電注意到綠能教育必須前進到全臺各地,所以第一站特別選擇這座充滿山海氣息、以雨聞名的城市,配合在地的『雨都』風情,將人與環境共生的關係、上天賜與的恩惠,把綠色能源融入生活的型態改以藝術方式呈現,希望帶動眾人一起推動環境永續,並積極落實於日常生活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