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智慧電網的先鋒部隊 為能源轉型扎根

710期

2164
0
2
採訪、文字|許佩玟 圖|新桃供電區營運處、新竹區營業處、大潭發電廠、塔山發電廠、再生能源處、配電處、鍾政宏、劉曉天當代影像、林政群 協助|新桃供電區營運處、新竹區營業處、大潭發電廠、塔山發電廠、再生能源處、配電處、資訊系統處、電力調度處 審查|台電月刊編輯小組

智慧電網是能源轉型、穩定供電的關鍵,可說是臺灣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推手,台電推動智慧電網的幕後,有許多單位的心血投入。我們走入示範電廠的前端,採訪負責智慧電表系統的團隊,一窺智慧電網的先鋒部隊。

從傳統到智慧電網 肩扛鄉親期待的使命感

金門塔山發電廠裡,維護組儀資二課課長黃志鵬帶領同仁在電廠中控室盯著螢幕,監視通訊、供電轉換、集線、有無漏油、漏水……隨時留意機組狀況,以應變處理。他負責機組維護計畫的規劃與擬定、分配工作任務、準備維修所需材料備量等工作。

民國80年進入隸屬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的福建金門電力公司,86年隨公司併入而進台電,黃課長可說是電力轉型下的先鋒部隊。電機工程電力組出身的他,向來從事電力機組保養維護工作,隨著傳統電網升級智慧電網,相同的任務必須與時俱進,「做中學」是他秉持的一貫態度。

談到電網轉型,他感受最深刻。早年採用柴油機組,故障往往不知從何而起。智慧電網上線後,整個電網併聯,將機組全數納入監控,「猶如千里眼、順風耳」,系統有異常紀錄、警報,就可以透過事故回放,掌握故障發生的原因。他比喻智慧電網的功能:「就像到大醫院,有先進、大型的儀器可更精準診斷健康狀況」。

作為國內首座智慧電網示範場域,塔山發電廠肩負供應大金門地區電力,以及智慧調度與低碳發電的使命。然而此新興業務無前例可循,黃課長清楚任務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壓力不小。尤其金門為離島,一旦設備出問題,廠商過來還得等候航班,緩不濟急,只能要求自己迅速累積知能與經驗,以便即時處理緊急狀況。

109年之後,可以低負載運轉維持熱機待命的9、10號新機組啟用,能快速因應發電量的變化,有助於金門地區供電更穩定,一改早前小規模性停電頻仍的狀況,身為金門人的他特別有感與欣慰。他不諱言,最初從事電力工作,只為謀職營生,後來融入台電精神,使命感油然而生。這一刻他感嘆:「能夠穩定供電,算是對得起鄉親了」。

二考台電返鄉貢獻 金門獨立電力調度之手

智慧電網籌備期間,為了避免影響供電的穩定,多在負載較高的夜間進行測試,同時還得兼顧既有的運轉維護與電力調度。擔任電氣值班主任的楊文輝與同仁一起投入試運與測試。

試運轉期結束,工作仍鬆懈不得。楊主任負責金門電力的調度與預估。目前金門太陽能約12.8MW、風力4.0MW,冬天的金門電力系統,因為負載較輕,再生能源的變化影響系統更巨,稍微一個雲層過來,就難免會有電力不足的風險,因此須不斷注意天氣變化,這也是未來臺灣在電力系統上的一大挑戰。

楊主任於97年考進台電擔任核二廠的反應爐值班員,100年再考上台電工程師,得以返回家鄉金門發展:「自己的個性不喜歡接受指令,做工程師可以容許個人發想,工作上比較有挑戰性」。進入塔山發電廠之初,他主要擔任柴油機課的協辦工作。柴油機課管理金門所有的發電機組,3個電廠共20部機組5種引擎形式,每種引擎上千個零配件,短時間內要儘速將零配件整理、採購及辦理包發維護,技術面、行政面及知識上的經驗都迅速提升。

對課內的負責業務充分熟悉後,楊主任做了一番改革與建議,至今學弟妹們仍頗受用。他發揮自己樂於學習與分享的特質,協助同仁持續吸取經驗,共同提升反射性找出問題及處置能力。工程師性格DNA刻印在骨子裡,楊主任對工作有自己的想法,自己推想問題與找出問題根治的解方,對他而言,既是工作上的吸引力,也是成就感的來源。

楊主任體認到從事值班工作,等同與年節、假日脫節,唯班表是從。今(111)年從除夕到初五正好全部「中獎」要上班,他調適心態,提前與家人過年,四班三值總還有下班時間可串門子,過個小年。

智慧電網維護先鋒 穩步電力職涯路

近年逢退休潮,黃課長憂心電廠工作青黃不接,重在培訓同仁接班。目前塔山發電廠總人數154名,來自臺灣本島的同仁占24%,陳柏愷就在他盼望的眼神中來到維護組儀資二課,即將滿3年的資歷在台電雖然尚淺,但表現優秀,是他重點栽培的人選。

與許多台電人相同,這是陳柏愷的第一個工作,日常負責儀控設備檢驗,例如圖控電腦與現場引擎數值不一致,可能是引擎需搶修或更換;例行性巡視、清潔,避免灰塵影響導線接點接觸不良等等。

雖無輪班之苦,然而夏日炎熱,巡檢維護引擎機組與儲能設備都在進去5分鐘衣服全濕的高溫,及超過100分貝的高噪音環境。夏天電力吃緊,如遇機組跳電,輕則數戶停電,重則整區停電;所幸在智慧電網與儲能系統建置之後,機組跳機,可在0.2秒補足電力,壓力減輕不小。

家住新北市的他坦言,初來金門不大能適應天天有如颳颱風的天候,及用餐、交通的不方便。如今每二至四周返家一趟,與臺灣許多北漂工作的人差不多,算是習慣了。電子工程背景的他,將損壞的機組零件逐步檢查、修理,讓它「從有問題變沒問題」,是當下工作中的成就感。他深知自己還有很多精進的空間,期許先把基礎工作先學好,穩步邁進自己的電力職涯路。

智慧電表組 日日繃緊神經迎挑戰

智慧電網運作的關鍵之一在智慧電表,於用戶端安裝智慧電表後,用戶的電力資料從電表端,透過通訊模組及其網路傳回台電控制中心,這時工作就落在配電處智慧電表組身上。配電處智慧電表組組長李信璋表示,「從智慧電表布建的規劃,到對整個系統運作做遠端監控與掌控的維運,都是我們的工作」。

資料進來後,還要經過篩選、確認、判斷資料正確性,才能進行後續的應用,包括業務處的開票系統、電子帳單,綜研所倉儲系統、大數據中心、供電處及調度處的調度部門供做預測推估……等。

走進智慧電表組,同仁們都是神經緊繃守著電腦。李組長說明組員正在進行電費開票系統(New Billing System, NBS)作業,因關聯用戶的電費,對數值正確性的要求非常高。然而每天都有資料、現場環境,或設備、通訊、伺服器故障等不可預期的狀況發生。

「我們雖無春節值班,假日加班卻少不了」。雖然不需到單位輪值,但電費開票的每一天,組員需輪流於凌晨12點在家監看系統運作是否正常。若有小問題,得即時排除故障,以免等到上班時間滾成大問題,難以收拾,因此每每到半夜2點左右才能就寢。換言之,周一上班開票,前一天的深夜就要在家加班。這是從去(110)年6、7月自動讀表功能與開票系統導入接收系統後的日常,系統之間的串接需要時間磨合與優化,預計未來半年也是這般情形。

高年級實習生跨域 搶先接觸新技術

負責智慧電表通訊業務的課長張智涵,所感受到的主要是時程壓力,因為開票系統除了數值正確性高度要求,還得準時將電費單通知送達用戶。

這牽涉到有些室內設計、建築師不熟悉智慧電表的傳輸,造成建案房舍常有通訊死角,加上通訊系統易受外在因素影響,例如加裝鐵製遮雨棚、木門更換鐵門……有時需帶領同仁到現場與通訊廠商、相關人員確認通訊問題,並儘可能當天就進行改善。「我們三個課幾乎每天下午5、6點都要追蹤相關資訊」。採訪當下聽到他們一陣歡呼,原來是當月最後一天的開票完成了。

李組長與組內課長都是電機出身,然而智慧電表到電網是新興業務,需跨域電子、通訊、資料分析應用等。95年進台電就投入智慧電表業務的李組長秉持實幹精神,從做中學,甫調職過來的張課長也是如此。在此之前,他經歷過配電系統電力網的規劃、運轉維護等部門,從傳統的工程面技術,跨到智慧電網領域,「有許多新興的技術,全臺就屬台電最有經驗,也孕育最多技術核心的人才」。這對一個學習控的工程師來說極具吸引力,同時也是很大的挑戰。

電力發展的下一步,通訊技術將是其中之一的關鍵,他預見資訊應用會愈來愈廣泛也愈深入,「此刻接觸這部分的業務,可說早別人一步」,有助於個人職涯發展更加開闊。回顧換工作後的這2個多月,他調侃自己「像組內的高年級實習生」,天天吸收新業務新知識,充實得像回到大學生涯。

靈巧導入品保要求 力克系統代溝

事實上,從布建到維運,智慧電表組面對許多不同的挑戰。負責電表資料驗證的課長鄭逢志幽默的比喻:「像開票系統是有年紀的系統」,而智慧電表系統是相對較新的系統,其中有很多的磨合與協調。

與人工抄表不同,智慧電表是系統自動開票,所以資料的正確性非常關鍵,一顆智慧電表的每日讀值至少96筆以上,每15分鐘儲存1數值,100萬顆表×365天,其資料量之龐大,需費一番心力將巨量資料收進與應用的環境。不時會發生一天數千至數萬筆資料開票下來,就那麼1、2顆電表資料有問題,而須加班協調處理。「我們一直以來就在解這些技術債的問題,能喘息的時候很少」。

在進台電前,鄭課長曾擔任品保工程師,得益於李組長不吝藏私的經驗傳承與課長戴禮治的協助指導,搭配合作廠商的外訓,讓他順利轉換與跨域。靈巧的他將過去品保工作對流程的講究,導入現職工作中,有助於找出問題癥結點。

浸濡力求專業的文化 化為工作動力

配電處智慧電表組另一位負責資料驗證的課長戴禮治,原先從事資通訊工作,94年進入台電的第一印象:「這是一家很專業的公司」。輾轉資訊組、運轉維護組,來到智慧電表組,今日的他更感受到公司的專業不僅在電力,以資通訊從業人員的角度來看,也是高度專業。智慧電表系統屬於新領域,「雖有壓力,但也讓個人學習很多,包括如何在兩難中找出一條活路來」。

「很慶幸自己進到這家公司」,戴課長深刻感受到台電的精神,「一直以來有其風骨,對自己所做的事情都嚴加檢視,且以更高標準來達成任務」。這是外界未必了解的地方,他也坦言偶爾的沮喪:「我們幕後人員的辛苦,外界看不見,往往用一句話或一篇負面報導就抹煞」。但他心裡清楚,與同仁們所投注的心力,包括加班的分分秒秒,都灌注在智慧電網的未來及其應用,將帶給人們生活上更大的便利性,這也是支撐他辛勤工作的動力。

硬漢組長的溫情 凝聚革命情感

李組長表示,組內目前既要進行維運的工作,又要做智慧電表的布建開發,「每段時期遭遇的難題不同,然而政府賦予台電的目標必須在期限內達成」,當前布建150萬具的智慧電表,到113年要達成布建300萬具的目標。他清楚認知自己肩負的使命,也深明電業轉型、智慧電表系統上線,是公司各部門單位分工協調、技術指導,以及組內同仁通力合作的結果。

他作為主管以身作則,要求自己跨組跨域了解其他部門的業務及其專業知識,「公司有個良好的制度,在於技術資料的傳承」,有時會去翻看技術手冊,轉換工作的思維與心情,有助於突破工作遭遇的難題。

在他的帶領下,各課互相支援,跨課調配,凝聚革命情感。戴課長回味上週組長才帶大家吃過的美味和牛火鍋,忍不住透露硬漢組長溫情的一面,「他對工作的要求很嚴格,但也很體恤組員」。

透過這些新興電力崗位的職人群像,可以感受從傳統邁向智慧時代,領航國內電業的台電公司,各擁不同專業的職人,在各自的職責上持續學習與精進,個個將使命內化,跟隨公司一同轉型。

相關文章

量身打造 為社區專設一戶充電樁

推動電動車發展取代燃油車有利於淨零減碳,運輸載具轉型成為世界趨勢,但不可諱言的是,電動車充電速度及便......

電動車成行動大電源 北市V2G首登場

電動車逐漸普及化,在可見的未來,要加速電動車發展進程,充電設備持續增加已成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不過隨......

上天入地布建未來 守護電力的職人匠心

從電廠或案場第一線,到智慧電網及交易平台的建置與運作,在不同崗位的台電人身上,相同的是為了穩定供電的......

螢幕前的數據人生 擘劃電業轉型願景

正值能源、電業轉型的此際,智慧電業是台電的創新翻轉,同時關聯到國家經濟的未來發展,許多電力相關的新興......

電網展新頁 16年67.9公里 穿越海峽的那道光

民國94年出生的嬰兒到110年已經上高中了,臺澎海纜自94年發佈興工單開始啟動到110年竣工、合聯,......

「海纜」小隊出動! 沒有困難的藉口,只有解決問題的團隊

隨著臺澎海纜的硬體設施一項一項完工,緊接著上場的重磅好手是嘉南供電區營運處,不同的挑戰才剛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