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路上觀察學特輯12—開啟Y字路陰陽眼 層層透視臺灣魅力

708期

1529
0
4
文—高彩雯 圖—栖來光

「Y字路」在臺灣,常稱作「三岔路」。2017年,日籍作家栖來光出版了《在臺灣尋找Y字路 台湾、Y字路探し》,許多人因此發現了看待地景的新鮮方式。她從地形學切入,看出城市歷史與水文變遷,以「外來者」視線,照亮人們熟悉的日常小路,也在臺灣街巷裡,不經意地發現了故鄉前人的行跡。

出身山口,大學時在京都學習美術,除了畫畫,栖來光也做過影像和音樂相關工作,「用藝術表現自己的世界觀」,是長期的習慣。住在京都十一年,她用走路和單車認識古都。栖來光認為京都的趣味,是「稍微信步而行,就會遇到千年歷史」。而所到之處常有碑文介紹,即使不特別研究,也會發現許多歷史證據。

一直喜愛水岸風景的栖來光,在水之都城走遍了鴨川和白川的風景,特別推薦白川附近饒有庶民風味的古川町商店街。

因結婚來臺,栖來光走進了與日本完全不同的風景。「不覺得臺灣的街景非常雜亂嗎?」對我的問題,栖來光一笑,「臺灣雜揉混融的文化景觀,非常有魅力啊」,她肯定地回答。

Y字路的發現之旅

來到臺灣,栖來光不改對散步和「水路」的喜愛,也常把觸動她的日常風景貼到臉書上。某天,她把臺北市同安街餐廳的照片(位於同安街28巷與牯嶺街95巷交會處,後來被她暱稱為「第一個Y字路」)貼到臉書時,文史工作者水瓶子留言告訴她,附近本來有一條叫做「赤川」的河流,讓她猛然察覺了Y字路的身世。

在我們習焉不察之處,曾有河流流經,後來化作暗渠,在城市底下流動。在2019年的Y字路專書日文版中,栖來光寫下這麼一段話「水路潛流入地底,今日我們已無法得見,但走路時,會發現各處潛行的水路線索,感知到從過去到現在不斷給予臺北潤澤的水脈。每次更認識臺北各處如血管般循環的水路時,會感到臺北的街道就像和自己化為一體般,有種親密的感觸。」

對美術專業的栖來光而言,Y字路之所以動人,除了水瓶子指認出的潛行水路以外,還受到日本藝術大師橫尾忠則的Y字路系列畫作影響。「我在臺灣第一次看到Y字路時就想到橫尾,那是他發現的概念」。橫尾的Y字路也有變化,從寫實的作品,轉往概念的表現世界,後來Y字路成為一種比喻,像是人生的歧路,「不只是路,還可以投影很多故事」。

拿著手機上的「臺北歷史地圖」APP(中研院開發),栖來光積極尋訪臺灣的Y字路。一邊對照古地圖,一邊看著眼前風景、想像著已經消失的河流,以此為入口,進入臺灣的百年時空變化,把日常散步走成時空旅人的探險。

「陰陽眼」的修練法門:人人都可成為觀察大師

別人都看不到,只有Y字路觀察家才能看得到,真的好像陰陽眼啊!這樣的日常,一定有趣極了,但一般人該怎麼培養這種能力呢?

栖來光說,與Y字路相關,日本還有所謂的「暗渠觀察學會」等組織,他們整理出一些線索,像是連續不斷的「人孔蓋」、「水溝蓋」。在同安街「夢幻Y之路」裡,右側的Y字路明顯可以看出相連的水溝蓋,那就是暗渠的證明。或是路口會有「禁止進入」警語,因為暗渠加蓋的道路,通常不能承重。此外,在日本像是澡堂或洗衣店等需大量用水的行業,也常設在暗渠附近。「臺灣的話,大多在傳統市場附近吧」她說。原來,路上觀察是有學問的,重點是要常走路、多觀察、累積經驗和熱情,才能走出自己的門道。

有幾個Y字路在栖來光的心中始終閃閃發光,不能忘卻。一個當然是首先被指認出的「第一個Y字路」,讓她走進Y字路的奇異世界;另外是同樣位於同安街的「夢之Y字路」,Y的中間是一排老房子,有如幻境。在栖來光的Y字路專書出版後,有日本的影像導演也迷上「夢之Y之路」,還特地來臺拍了如同穿越到夢境的微電影。

看了諸多Y字路,栖來光已養成一套審美標準。「其實『認定』的標準不嚴,不過Y的兩邊最好差不多長,Y字中間的老房子最好有趣味或有故事。」在尋找Y字路的時候,她發現了更多「路」的故事。像是在新北市新莊某個Y字路,房子上貼了大長幅「套房出租」條,已經饒富趣味,更有意思的是,Y字的右邊,是一條細細長長的路,看似不起眼,其實是歷史悠久的古道。路可以顯現出人們營生的軌跡,而這些長期尋找Y字路時衍生的趣味「副產品」,讓她去年開始在日本媒體上連載專門寫臺灣古道的「たいわん細路」(臺灣細路)的專欄。

而路上出現籐椅、沙發、甚至泡茶用的桌子和用具的風景,一般臺灣人根本見怪不怪,但對日本人來說,用「文化差異」形容也不為過。栖來光在台北市吉林路,看到某Y字路口放了不知是誰家桌椅,便為它取名為「綠洲Y字路」。這種臺灣獨有的自在,「是一種公共空間跟私領域不分,界限渾融的特色,非常有趣」,相對於日本的涇渭分明,臺灣這種溫柔的「灰色地帶」有時讓人很放鬆。

雖然也有「公共空間私有化」等騎樓的侵占問題,但她認為如果能結合臺灣和日本的「中間」表現,一定能創造出比較好的「社區營造」可能。

像臺北市大安區瑠公圳或是霧里薛圳附近的幾個社區,居民自動自發撿垃圾、種花等美化行為已經夠感人,他們還自行製作解說牌,讓外人也可以認識在地的水路歷史。「雖然本來不是有名的觀光景點,但由居民發掘土地的來歷,對地方的認同也更強了」,或許鄉土教育並非標舉口號,只要從認識自家附近的道路開始。

異國大路 通向故鄉

在臺灣觀察Y字路,認識了混合著多層歷史化石的地景。栖來光沒想到,會在異國發現故鄉先人在臺的發展路徑,像是林百貨創始人林芳一、或是參與了臺北電燈公司設立的賀田金三郎、還有第四任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等人。《在臺灣尋找Y字路》出書兩年後,她出版了第二本《山口,西京都的古城之美》,是來臺的山口人的故事。

原是「長州藩」的山口縣人,在明治帝國成立的過程,因「建國」有功,多於新政府中擔任政軍要職,也積極參與殖民地開發。百年後的山口人栖來光,在臺灣看到山口前人的足跡時,不免感慨萬千。

「像是《無言的山丘》,裡面的賀田組,就是某種典型的剝削式殖民者」。不過,談及殖民的功罪,並非把殖民問題當作自虐的「原罪」,而是去知道、去研究歷史,盡可能傳達「真實」。栖來光很努力地讓日本讀者看到臺灣風景。

她始終記得,剛結婚時和丈夫的舅舅見面,對方跟她說的第一句話:「初次見面,我是被遺忘的日本人」。但是,當時的栖來光,對臺灣歷史幾乎一無所知。或許,不只是栖來光,戰後的日本教育,也有意無意地忽略了戰前的殖民歷史。「我對那麼無知的自己感到憤怒,這種憤怒也成為我的原動力」,所以必須讓大家知道,臺灣和日本,以前走過什麼樣的路。

散步當旅行 賞玩臺灣民俗、生活

栖來光說,最近日本很流行「植物路上觀察」,看大家怎麼安放植物或盆栽。「臺灣的植物風景也好有趣,像是那邊」,栖來光指著外面的民宅,「鐵柵上放了很多盆栽,那看起來就像是五線譜音符,我把這種設計稱為『城市的旋律』」。

她對臺灣的民俗和生活也很感興趣,「收驚的招牌」、「為了驅邪在陽臺上晾的大紅衣」都讓她興味盎然。像是Y字路在傳統風水上也是「不正規道路」,有些還被稱為「路沖」,在這些地方常發現陰陽八卦鏡,她已經決定這是下一個觀察重點。

如同戴上VR眼鏡或是打開陰陽眼,把日子過成旅行,路上觀察其實就是一種開外掛的深度享受,這是栖來光教我們的事—首先,找到有興趣的「物件」,然後出門走走吧。

領路達人

栖來光

畢業於京都市立藝術大學美術系,2006年起旅居臺灣,為日本各類媒體撰寫臺灣報導。著有《在台灣尋找Y字路》、《山口,西京都的古城之美:走入日本與台灣交錯的時空之旅》。個人網站:「台北歲時記」。

相關文章

【文化台電】光與電的追逐 彰化初春一日遊

擁有終年日照充足的彰化,不僅是全臺灣的農業大縣,同時也是臺灣綠能重要城市之一,結合這些優勢發展了農電......

來澎湖FUN電一下

日治時期(1913年),澎湖就有了一座發電廠,電廠位置在馬公市區,使用火力發電,建有兩根大煙囪,最初......

走讀口湖 海角的一方秘境

雲林縣口湖鄉,看似不起眼的海岸鄉村,美麗靜謐的自然景色卻吸引多部電影在此取景。除了美景之外,「民主先......

解密台電X檔案—回瞰台電清明上河圖

20世紀初,臺灣鐵道完成南北縱貫線,不只便利運輸、形成全島生活圈,又因其貫穿臺灣南北地區的特性,「縱......

旅人行腳—舊東西線‧能高越嶺道東段紀行

今(2021)年3月,台電公眾服務處邀請我繪製舊東西線─能高越嶺道東段的插畫地圖,因此有緣在1位保線......

路上觀察學特輯11—黑夜何必仿白晝 追尋城市理想之光

生活環境中的照明,是不是越亮越漂亮、越安全呢?那可不一定。想知道那光是不是真的好,可以試著從安全、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