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節令生活─七娘媽賜福 鬼月的新生滋味

704期

1060
0
1
文、 圖─陳淑華

農曆7月到了,暑氣正盛,我心裡卻想著,如何在這個疫情時代張羅糯米、豬肉、香菇蝦米,還有雞肉等食材,要來燜油飯煮麻油雞。以往在我家每年可能只有一次機會,吃到這一碗油飯配麻油雞,那就是農曆7月初七「七娘媽生」的日子。

「厝內底無小漢囝仔,就毋免拜矣。」自我有記憶來,每年農曆7月初七的這一天,母親總頂著熱天,透早便在灶跤一邊洗米炊米切菜炒料,緩緩地燜油飯,一邊又在大鍋裡用麻油爆香薑片,激烈地煮麻油雞,這樣的7月初七行事,一直到母親成為祖母,都沒有停歇。

不過,不知從那一年開始,眼看著孫子孫女紛紛進了大學,7月到了,她喃喃說著,七娘媽守護我家小孩的任務已圓滿告成,七夕透早進廚房一事,她便不再例行了,自此油飯和麻油雞在我家餐桌上變得越來越日常,心血來潮,想吃時,我便會煮它一回。沒想到,今年農曆7月到了,我卻莫名想念那昔日母親為感謝七娘媽而煮,充滿神聖滋味的油飯和麻油雞。

農曆7月印象 輪流登場的豐盛祭品

七月,俗稱鬼月。回想兒時,初一鬼門關打開的這一天,透早天未光,母親便巿場走一回,然後廚房忙進忙出,以便午後在家門前擺出一大桌的飯菜,祭拜剛從鬼門關放出來的各路好兄弟。到了七月半,更是盛重,除了準備牲禮飯菜祭拜公媽祖先,午後更要極盡所能的在門口擺出各種食物,一桌不夠,通常要兩桌以上,始能「普度」眾多「無祀之魂」﹔到了月尾,照樣得擺桌,拜門口,呈上最後的款待,以便將在人間悠遊了一個月的「無緣佛」們送回陰間。

「雞鴨的肉臟、雞、筍與乾百合、木耳、里芋、豬肉、鴨、筍子燒雞、煠卵、菜頭煮鴨,大麵各一碗。」1940年代末,日本民俗學者池田敏雄發表於《民俗台灣》的〈艋舺風俗日記〉,詳細記錄了當地人家七月半那天午後3時左右,供在正廳佛壇前祭拜公媽的豐盛菜色。隨之傍晚4、5時登場的普度,也在他的筆下流轉展開,魚、燒雞、豬肉、鴨、蝦五牲,還有芎蕉、絲瓜和甘蔗等四果,以及斟了茶與裝了湯的茶碗、湯碗,布滿位於正廳入口的大方桌;次小的桌子,中央4個大碗,外側中碗4個,還有小碗8個,各自盛滿了不同的料理;一袋袋的米,米粉、麵條,還有各式各樣的罐頭以及麵龜、粿、粽類等,更堆疊在兩側的長條椅上,當中還有只出現在中元盂蘭盆會的麵粉製糕點──毛呼。

池田敏雄的艋舺時代雖距今已70多年,但呼應著我對母親的廚房記憶,來到1960、70甚至80年代,他的紀錄彷彿重現了童年以來,我所渡過的農曆7月時光。農曆7月的行事是如此繁複,比諸過年,一點也不遑多讓:餐桌的澎湃度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小時候,對於鬼月的記憶便完全來自於供桌上令人垂涎不已的豐盛祭品,7月到了,數著拜拜的日子,初一、初七、十五和月底,從沒有遺落初七!就是那麼自然地,初七「七娘媽生」也被我歸入鬼月一連串的行事。

關於鬼月的祭祀活動,道家稱7月15為中元,當日「地官下降,定人們善惡,道士於是日夜誦經,餓鬼囚徒,亦得解脫。」不過背後也融有佛教「盂蘭盆會」供養十方佛,迴向累世父母以及過往祖先的亡靈,讓其得以超脫的感恩思維。

移民社會下 普度儀式成為安頓力量

回顧過往,在臺灣的開墾過程中,漳泉、閩客和原漢等不同族群碰撞,曾造成無數人死於非命,遍野無祀幽魂,基於這段特殊的歷史,為求平安,7月豎燈篙、放水燈或搶孤等等施食安魂的普度儀式在臺灣特別地興盛。

1786年林爽文事件之後,竹塹城外殉難者曾曝屍荒野兩年,夜裡常聞鬼號,讓人不得安眠,於是地方人士不得不出面收屍營塚。後來,借助乾隆所賜奬勵粵籍人士(客家人)協助官兵平亂的「褒忠」匾額,便在新竹枋寮興建褒忠義民廟,義民神格化,成為一種安頓的力量,義民爺的祭典於農曆7月20日,正落鬼月。而隨著義民廟的祭祀圈也由一庄變四庄,十三庄,甚至後來的十五庄。信仰者越來越多,道光年間,1835年,便開始輪值祭拜。15年才輪一次的義民祭,是何等的重大,除了挑擔奉飯,獻上大豬公的拼比也出現了。

高達十餘丈以上的孤棚,由16根孤柱支撐著一個孤臺,臺上再立起13個大孤棧,分別綴滿密密麻麻的豬肉、雞、鴨、魚蝦、小卷、粽等當地特產,四周還放滿豬頭五牲、麵龜、糕餅等物。地面亦堆列數百袋白米、鮮花水果等,一切準備就諸,等子時一到,搶爬那16根抹上牛油的孤柱。

每年月底鬼門關閉前舉行的頭城搶孤活動也可說是在充滿死亡挑戰的歷史背景下誕生的。1796年,吳沙率眾入墾宜蘭,頭城是第一站,面對勢眾的漢人,原住民噶瑪蘭人傾全力抗拒,雙方爭鬥激烈,死傷慘重,生者不得不慎重地藉農曆7月的普度安撫亡靈,最後於1820年代左右發展出一套以搶孤告終的7月安魂祭。

織女融合註生娘娘 化為守護兒童的七娘媽

為了讓動盪不安的移民社會,得以安穩紮根,七娘媽做為兒童守護神的信仰也在1820年代左右的臺灣逐漸形成。原本在中國的傳說農曆7月7日除了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也是主宰考運的魁星的誕辰,因此這天夜裡七夕讀書人會備酒肴舉行魁星會敬師,而家中有女兒者則向天上的織女乞巧,並盼找日尋得良緣。侷限於士大夫階級的魁星祭拜融不進臺灣庶民階層的生活,慢慢地為人所遺忘﹔而人稱七娘的「織女」則與民間信仰的註生娘娘漸漸疊合,化身為「七娘媽」走進尋常百姓人家,成為兒童的守護神。

7月,在這個面對無數死亡,安魂的鬼月,幸有七夕這個象徵新生的日子存在。特別是在今年臺灣以及全球遭遇前所未見的大瘟疫時,更需要這樣一個感謝七娘媽為我們守護新生命的日子。

回想過往母親在7月廚房忙碌的身影,雖然也極想再嚐她為了普度而炸出的芋籤、土豆鹹菜、番薯和九層塔等各種當季蔬的菜糋,但這回我更想端出的是麻油雞和油飯,也想找來昔日母親擺在七夕供桌上的軟粿,還有圓仔花和雞冠花,以及胭脂膨粉(白粉)、紅紗線等,希望在感恩之餘,以象徵福氣的軟粿,多子的鮮花與巧容的粧品,祈求七娘媽賜給我們一個美好的未來。

作者簡介

陳淑華

喜透過日常事物,特別是食物,探尋生活的可能性。著有《島嶼的餐桌》、《彰化小食記》、《灶邊煮語》等。作品屢獲開卷美好生活書獎與金鼎獎肯定。

相關文章

路上觀察學特輯09—都市採集正夯 路邊野花草藏生機

平凡雜草可以煮成美味炒飯,路邊野花能做成可愛花冠。非常時期,你跟植物熟不熟?救命技能可能就來自懂得如......

旅人行腳─恆春不只斯卡羅 走讀車城海岸風土

恆春半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豐富多樣的自然資源。來自各方,不同族群的人們受到吸引,在數百甚至數千年......

路上觀察學特輯08—戀戀鐵窗花 透視道地臺灣WAY

看多了不鏽鋼、鋁門窗的剛硬,偶然見到開在民宅上的鐵窗花,其多元的線條、圖樣,讓屋舍與街道籠罩復古氛圍......

食農教育—理想生活好自然 到南澳品山海嘗在地

山在裡頭,海也在裡頭,低調的南澳懷抱豐富情調,一不小心被黏住的生活是一首首美好的田園交響詩。以食物分......

路上觀察學特輯07—飛來「燕」福 簷下共居啾有感

穿梭飛翔的小小身影忙進忙出,騎樓樑柱、屋簷下騷動起來,捎來春天的訊息。這些拜訪臺灣的候鳥─家燕,是與......

旅人行腳─山海連線 西湖溪畔桃花源

走入苗栗西湖溪流域,客家先民篳路藍縷拓墾的層層梯田與清澈水圳,傳承百年里山智慧,也許諾保護石虎的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