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碳中和勢在必行 臺灣攜手國際擬對策

702期

1340
0
1
文、圖—鄭元慶

極端氣候席捲全球,旱澇不均、熱浪高漲讓人們很有感。能源轉型於減碳任務來說至關重要,而臺灣急需聯合各界之力,儘快擬定可行策略,加入這場攸關未來的國際減碳大勢。

為了紀念「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台電公司與歐洲在臺商務協會於4月22日在台電綜合研究所,合辦了「國際2050碳中和策略方向及路徑規劃」工作坊。這是雙方綠能與循環經濟系列研討會中的首場,與會者包括台電公司楊偉甫董事長、鍾炳利總經理、各部門主管,政府機關及歐洲在臺商會約百名代表,陣容龐大。

台電鍾炳利總經理開幕致詞時強調,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碳減排和控制地球升溫是「無悔的行動」。許多國家承諾2050年要達成「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s),台電也積極探索深度減碳的路徑與策略,以協助運輸業、製造業加速減碳。但臺灣受限於地狹人稠,資源條件不佳,未來在減碳技術、再生能源、氫能、氨能、碳捕集與封存、能源效率、商業模式等,必須擴大與國際合作交流,以達成減碳目標。

邁向碳中和目標 臺灣須加緊腳步

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林子倫副執行長說明,行政院去年底由龔明鑫政務委員召集各部會,成立了淨零排碳小組,希望相關部門在去碳電力、能源效率、運具電動化、負碳排技術等四大面向,能討論出具體路徑後執行,以達成「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目標。而對於「碳中和」策略方向及規劃路徑,台電綜合研究所鍾年勉所長表示,參考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的資料,想達到此目標,需先考慮利用再生能源,台電目前已引進智慧電網、短期儲能系統等,希望能讓再生能源極大化。其次,在過程中需引進無碳能源,氫能可能是重要的選項;而當氫能價格尚未普及之前,可用碳捕集與封存來降低碳排量。

歐洲在臺商會副理事長兼低碳倡議行動指導委員尹容(Giuseppe Izzo)表示,歐盟自2012年啟動低碳倡議(Low Carbon Initiative,LCI)以後,就致力推廣綠能、儲能、循環經濟等。近幾年,臺灣在增加能源效率、風能與太陽能等方面有長足發展,但仍須加緊腳步,才能趕上歐洲的綠能水準。這系列研討會帶來歐洲各國和日本的能源轉型經驗,相信對臺灣會有極大的助益。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星野光明首席副代表則表示,日本為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利用綠能加上碳捕集與封存來減少碳排量已行之有年。截至去年為止,日本連續6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碳排量降至京都議定書(1997年12月11日簽署)以來的歷史最低水平。

再生能源開路 產業轉型有成

在業者經驗方面,日本的臺灣捷熱能源董事長暨執行長田村晃一表示,該公司依日本政府訂定的2030年長期能源供需展望,要在2030年將火力電廠的碳排量降低20%。欲達此目標,該公司未來將關閉所有效率不彰的燃煤電廠,並在高效燃煤電廠進行含氨混合燃燒的測試。此外,該公司將盡力提高液化天然氣發電效能,並以海域風電為再生能源的發展重心。

德國安能亞太公司董事總經理韋名凱表示,為達2050年「碳中和」目標,德國已於2019年通過「燃油排放貿易法」,規定從今年(2021)起,運輸和暖氣業者需支付排放二氧化碳的碳稅,價格並將逐年升高。2026年之後,碳稅將以拍賣方式定價,且有總量管制。該公司為電力供應商,為了降低碳排量,將於2027年關閉效能不彰的硬煤發電機組,並至遲於2038年淘汰所有的燃煤發電機組,屆時電力將全由再生能源產生,尤其是海域風電。

沃旭能源是能源轉型成功的極佳案例,沃旭能源亞太區風場運維總監嚴安叡引用數據表示,該公司2008年生產的電力,化石燃料和綠能占比為85%:15%,約10年後比率翻轉,綠能高達85%,化石燃料僅剩15%。沃旭能源當年提出「綠色成長」為主要戰略,並建置陸上風能、太陽能和儲能等綠能設施,目前該公司每年生產的潔淨能源,可供1,900萬人使用。

無碳氫能新能源 成本高昂待解

先進國家莫不積極尋找潔淨新能源,在工作坊中最常被與談人提及的是氫能。氫能是使用電力把氫分子從水分解出來,收集後加以運用。以傳統方式產生氫氣會排放二氧化碳,但經由再生能源提供動力所產生的氫,則是無碳的氫能。各國代表也針對此一備受期待的新能源,發表探索經驗。

在亞洲,捷熱能源臺灣分公司董事長暨執行長田村晃一表示,日本於2017年即開始涉足氫能領域,且在2020年初興建容量20MW的太陽能電廠,供10MW製氫廠所需電力。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星野光明首席副代表表示,日本公布的「基本氫戰略」,希望在2030年前期能降低氫能價格,使用於家庭用燃料電池、氫能電池汽車,及廣設加氫站等。

在歐洲,歐洲經貿辦事處貿易政策組組長雍青龍則表示,氫能是歐盟「綠色政綱」中能源組合的一部分,歐盟國家目前只產製2%的氫能,而這些氫能是由化石燃料生產的,並非無碳氫能。德國安能亞太公司董事總經理韋名凱表示,氫能議題在德國引起許多辯論,政界大多傾向使用無碳的氫能,不過這樣的過程非常昂貴,是「能源轉型的香檳」。沃旭能源亞太區風場運維總監嚴安叡表示,產製無碳氫能,須靠新一代巨大的海域風場,才能有足夠規模降低氫能的零售價格。

落實減碳目標 產官學公民齊力

因為對臺灣邁向綠能轉型具備信心,外國業者來臺投資風電。面對能源轉型和無碳氫能的研發,與談者建議,政府、企業、學界、民眾一起合作,凝聚共識,儘快決定「碳中和」策略及路徑,以良好管理達成未來「淨零排放」目標。而與會專家認為,企業有責任配合政策執行減碳;同時,因為生產綠能的費用,一定會高於目前的化石燃料能源,政府也要提前佈局,教育民眾「使用者付費」的觀念。

減碳名詞小教室

●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針對一個國家、企業或組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利用植樹造林、購買再生能源憑證等碳補償機制,或使用低碳或零碳排的技術,清除二氧化碳達到平衡(衡量期間通常是一年)時,就代表達成碳中和,或是淨零排放二氧化碳(CO2)。

● 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s):指除了二氧化碳,也要讓其他溫室氣體淨排放為零。抵銷排放的做法主要是考慮實際將溫室氣體從大氣移除的方式(如:植樹造林、碳捕集與封存)。

相關文章

尋找行走的發電機 傳遞愛的能量小故事04—熱心公益 永續南寮魅力

小小的澎湖南寮社區,面臨人口外流、老化等問題,但陳有擇以一顆愛護家鄉的心和不停歇的行動力,讓地方綻放......

台電浮世繪—台電勵進餐廳 吃味道也吃懷念

十多年前,還在古亭附近上班時,公司招待國外同事午餐,一起到了勵進餐廳。 穿梭了幾條沒走過的小巷,幾......

18年寒暑再造板龍

台電超高壓第一輸電線路(簡稱超一路)板橋~龍潭段更新改建工程,歷經18年在地溝通與興建,於109年1......

搶攻智慧能源轉型 5G AIoT推動辦公室落腳高雄亞灣區

高雄市政府積極推動「亞洲新灣區5G AIoT創新園區」,邀請各國營事業投資建設,期望透過打造產業聚落......

循環經濟新消費 創意減廢進化中

針對現存不同的環境問題,注入創意新血設計解決方案,再依據市場反應優化流程,讓消費不只是單向消耗資源。......

《世界電力新聞週報》選讀03—美國帶頭做 40國共商減碳大計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2021年4月22至23日召開為期兩天的氣候峰會,透過視訊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