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主管領導力全面升級 多元培訓管道 開放式創新

701期

2155
0
2
採訪、文字—李宛澍、王舜薇、陳歆怡、紅藍創意團隊 攝影—王鴻俊、公眾服務處 協助—人力資源處、資訊系統處、台電訓練所、公眾服務處 審查—台電月刊編輯小組

著眼能源產業大未來,台電近年不斷創新形式,引進外部資源且設計多元培訓管道,針對未來中高階人才所需要的專業能力、領導能力乃至溝通談判能力,全面打磨精修台電人的軟實力。

台電在三大轉型目標下,由高階主管擘劃掌舵,中階主管規劃執行,各階層合力,企圖讓台電從傳統電力公司脫胎換骨為能源科技產業的領航者。然而,轉型期恰恰遇上台電大退休潮,不只攸關技術傳承,還包括主管人才接班問題。

根據人力資源處統計,從2021年起算,未來10年退休的主管人數占總主管數的47%,主管人員的缺口將比非主管人員還要大。「主管退休潮比非主管退休潮,影響來得大。」人力資源處許芳玲處長表示,主管職位面臨接班問題,培育接任人選是目前台電的一大課題。

進修開闊視野 將創新能量帶回職場

因應轉型,需要恢弘格局的策略人才。領導力並非天縱英明,透過訓練與激勵機制,能幫助潛力人才提升。

台電的「主管學習成長方案」中,鷹翔計畫是由人力資源處安排同仁至國內的培訓機構上課,如圓桌教育基金會、哈佛企管顧問公司、卡內基訓練中心等;寰宇計畫則是提供主管人才出國培訓機會,掌握當前領導力與創新的觀念,並與異業交流。

1978年次的配電處智慧電表組蘇冠華課長,多次獲得公司推薦出國研習,還把效益擴大。他於2013年到美國田納西州的電力科學研究院(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EPRI)實習3個月,總結那次經驗,「非常震撼,眼界打開了,原來國外有很多創新做法。」當時臺灣的智慧電網剛起步,透過EPRI的實習,與世界級的專家當面交流,建立的人脈在回臺後仍保持聯繫。

相隔6年,他申請寰宇計畫時,剛好看到史丹佛大學商管學院的第一屆 「AI治理、突破創新與策略影響」高階主管訓練課程,學習如何將人工智慧應用在公司內部推動創新。

有感於「創新不能單打獨鬥,需要營造一個創新的生態系」,蘇冠華從史丹佛受訓回來後,在主管支持下,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事成立自主讀書會,固定於每月第3個周三下午進行,藉由閱讀最新的EPRI電力技術文章,研究先進國家智慧電網的發展,同儕互相切磋,後續還將架設讀書會專屬網站以進行知識管理與分享,對配電三大領域—規劃、調度、維護—的精進都大有幫助。

創新路上 勇於分享失敗

與蘇冠華同期進入台電的電力調度處曾啟榮主任,原本是電機背景,曾在資訊、金融業界擔任資訊工程師,累積約4年多的IT方面實務經驗,進入台電後更將資通訊技術應用在電力系統專業上。2019年透過寰宇計畫參加麻省理工大學的「產品、流程及服務的系統性創新」課程,10天受訓期間,主動與其他產業的學員交換意見,磨練表達能力,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大家勇於分享「失敗」經驗,「創新不是單一目標,而是一段持續的旅程,主管有責任建立及維持適合創新的環境,且願意給予同仁嘗試新技術與試誤的空間。」返回崗位後,他彷彿重新充飽電,勇於嘗試創新的過程。

突破盲點 從調整行為下手

在台電,高階主管候選人除要具備相關學經歷和考核資格外,且需取得高階主管培訓班訓練合格的資歷,課程設計係以台電高階管理職能為主軸,包含領導統御、溝通協調、協同合作、危機管理等領域,另因應台電推動數位轉型,培育數位思維能力也將納入課程規劃。

許芳玲觀察,台電主管普遍具有邏輯強、實事求是的特質,但領導行為上難免有盲點,需要靠自我覺察,以突破思考與行為慣性。

她舉例,台電訓練所曾邀請國際管理大師葛史密斯(Marshall Goldsmith)專程來為台電高階主管進行工作坊。大師在工作坊開場直白點出,領導者常陷入「當局者迷」的迷思,常掛嘴上的習慣用語或直覺反射的肢體動作,都可能對領導行為產生負面影響。

「其實主管的專業技能與知識都很充足,重點是要將所有的『知道』轉化為『做到』。」訓練所郭秋英所長點出,主管的慣性思維和行為經由許多過往成功的經驗所養成,但面臨的議題涵蓋諸多面向,遇到瓶頸的時候往往不是受限於能力,而是受限於自身慣性。對此情形,訓練所透過設定情境,並導入結構式的活動,幫助主管自我省思、覺察,更進一步引導外在行為的改變,藉此提升台電主管的領導與溝通能力。

繼2019年台電首次針對單位主管舉辦「領導溝通體驗學習營」,導入體驗式學習,去(2020)年更擴大辦理,邀集單位副主管參與。體驗營中,最震撼的活動是高空繩索挑戰,學員們均穿戴安全配備,各分為5人一組的團隊,由一人先攀爬16米的高桿,並佩掛安全繩索,底下夥伴則控制繩索的鬆緊,爬桿者需回報狀況,使夥伴能立即調整,繩索放太慢,爬桿者的行動被牽制;繩索放太快,易導致其重心不穩,每個環節皆在考驗團隊溝通與合作,更透過體驗、覺知與反饋分享,引導主管跳脫慣性思考與行為模式,獲得創新改變的動力。

外部專家親指點 打磨高階人才溝通即戰力

溝通協調、創造論述與危機處理,是自媒體時代高階溝通人才的基本即戰力。公眾服務處於2020年底首度舉辦「高階溝通實戰營」,邀請來的外部專家陣容堅強,包括擔任實戰營主持人的民視新聞主播王嘉琳,以及永齡教育慈善基金會蔡沁瑜副執行長、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彭冠宇副執行長,讓各系統需對外發言、或進行第一線社會溝通的潛力主管,透過案例座談與專家指導,激盪溝通實務技巧。

模擬討論的電力議題包括中火議題、能源議題與核四公投等,都是台電面對的「火線話題」,大家反應十分熱烈,課程回饋意見包括:「邀請到有經驗的媒體人,更有與媒體應對的真實感。」「建議往後除了工程大項溝通案例,還可納入環評案、災害事故等事件溝通。」會後還請學員們從營隊成員中,票選「您認為最適合對外發言的溝通人才」,互動感十足。

論述核心價值 傳遞正能量

擔任實戰營講師、曾任發言人的徐造華副總經理回憶,以前當發言人是土法煉鋼,從真實情境中鍛鍊心法,現在起必須有計畫地培養潛力發言人,才能因應瞬息萬變的公共議題環境。徐造華也透露他的對外溝通心法:「發言人不需粉飾太平,而是要以公眾利益為依歸,表達你所相信的核心價值,也就是友善環境、合理成本、穩定電力,從中進行論述。就像武俠小說《笑傲江湖》裡的『獨孤九劍』,最後一招乃是無招勝有招。」

公眾服務處袁梅玲處長則指出,未來所需的高階溝通人才,必須對公司經營具有宏觀視野與前瞻思維,也需要掌握庶民語言,並善用各種溝通管理工具,才能塑造公司正面形象,促進企業永續發展。

人文與科技結合 厚植軟實力

台電近年藉由文化藝術的形式與社會溝通,屢獲國內外設計類與創意溝通類大獎肯定。內部亦提供多元培訓管道,作為員工全方位學習方案的「台電真善美學堂」就是一例,曾邀請到前文化部長鄭麗君、建築師黃聲遠、豪華朗機工創意總監林昆穎等文化菁英,前來為台電人傳授心法、深度交流。此外,也曾安排高階主管培訓,參與優人神鼓體驗活動,透過打鼓、打坐啟動身體五感,進而學習與夥伴們齊心合一。

「真善美學堂像是助燃器,台電求真求是的工程師文化,藉此注入真善美的人文素養,幫助主管們的關懷面擴大。」訓練所郭秋英肯定地說。例如各電廠積極營造生態電廠,變電所結合綠建築與公共藝術,或是推動美感變電箱等,都更容易凝聚共識。

因應轉型所需的不同視野,人資處也邀請產官學界專家,針對高階主管辦理多場數位主題專題演講,期能在公司轉型的挑戰下,幫助主管了解數位科技驅動企業創新轉型之趨勢,啟發宏觀、靈活、創新領導思維,以新的眼界,新的意象,帶領公司走進新的前景。

誠如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所言:「領導力是提升人的視野,提高人的表現水準,打造超越限制的人格。」大船轉彎,考驗領航者的智慧,也在變動的世局探問不變的價值核心。台電領導團隊透過多元的培訓與開放式學習,已續飽能量,穩定揚帆前行。

相關文章

台電人導入環保DNA

重視永續思維、環境保育,同時兼具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利用的「循環經濟」,已成顯學。台電推動循環經濟......

以自然為師 打造生態共融場域

蝙蝠棲息在台西風力機組週邊防風林的人工巢箱,小燕鷗在台中發電廠廠區內的砂礫地落腳築巢,螢火蟲在卓蘭發......

迎戰未來 台電人才革命 組織、能源、數位三大轉型

隨著能源技術進展、能源市場趨向開放與競爭,及因應再生能源蓬勃發展的大未來,傳統電業轉型勢在必行,提升......

新世代跨域人才展露頭角 融合實務與數位能力

面對電業轉型,台電新世代人才以創新力和數位力,讓台電這隻大象翩翩起舞,站上數位轉型的浪潮。且聽台電新......

金門之「光」 智慧先行 電力通信系統打前鋒 成就金門低碳島

電力通信處在金門布建的環島光纖纜線,成為金門智慧電網最迅速可靠的神經幹線,並為大量再生能源併網預做準......

高速光纖 精準智慧 建構電力神經系統的輕騎兵

電力通信處(簡稱通信處)就像是台電的專用電信公司,負責建構企業內部資訊網路、行政管理系統等所需要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