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豆知識補給站-稻草堆上的鮮味 臺灣草菇興衰史

699期

6030
64
19
文—顧曉哲 圖—顧靖騏

春夏是草菇的產季,走一趟傳統市場就可以找到新鮮的草菇,用草菇燴豆腐就是一道有著滿滿春夏味道的美食。這個生性就喜歡炎熱的新鮮菇類,曾經與早期臺灣一起奮鬥,共同創造了民國80年代的「臺灣錢,淹腳目」。

草菇的外觀看起來像是一顆顆灰黑色鳥蛋,含有蛋白質、鐵、鋅等豐富營養,然而你可曾想過,為何不曾在超市看見新鮮的草菇,有的話也是以罐頭的形式出現在貨架上?

一般菇類採摘後,只要冷藏就容易保存,然而,草菇必須生長在炎熱環境,屬於「高溫菌」,也因為生長速度快,腐敗得也快,草菇一旦冷藏會有冷傷,但也不能存放於室溫,其最佳的儲藏溫度在15度C,即使這樣也只能放兩、三天,可說相當嬌貴。

草菇養殖的驚奇之旅

根據文獻記載,草菇最早是在1786年出現在法國植物學家比利亞爾(Jean Baptiste François Pierre Bulliard)的著作《法國植物圖集》(Herbier de la France)當中。草菇的拉丁學名也因為鑑定上的討論一直更動,直到1951年才塵埃落定,被定名為「小包腳菇」(Volvariella volvacea)。華人則習慣稱小包腳菇為「草菇」,此命名與草菇利用廢棄稻稈栽培有關。

草菇的人工栽培紀錄最早可見於中國清代,楊景素所著的《舟車聞見錄》(1822年),當中有這樣的描述:「南人謂菌為蕈,豫章、嶺南又謂之菰。產於曹溪南華寺者名南華菇,亦家蕈也。其味不下於北地蘑菇。」所謂「家蕈」就是已經能夠人工栽培的證據。

當時,中國廣東南華寺的僧人以發酵稻草來養殖草菇,草菇因此也稱為「南華菇」。雖然野生的草菇在歐洲、北美、西非與澳洲都有發現紀錄,但人工栽培的草菇,最早出現在中國,且除了中國之外,世界上其他地區無更早的草菇食用紀錄,也因此,草菇也有「中國菇」的稱號。20世紀初,移民至東南亞的華人將草菇養殖帶到了當地,開啟了中國以外地區的草菇養殖時代。

草菇的人工養殖傳到臺灣之後,在民國50至80年代擁有過一段光輝的歷史,最初由農業試驗所引進栽培技術,在農試所的鼓勵之下,許多農民或是工人轉而投入草菇的養殖。民國60年代,臺南的農會積極推廣種草菇,臺南六甲地區更是全臺灣外銷草菇產量最高的地方,全盛時期,每兩、三戶人家就有一戶是菇農,可說是草菇養殖最輝煌的年代。在彰化,也出現了以生產經銷洋菇與草菇為主的生產合作社。

受到「洋菇王國」庇蔭的草菇

民國60年代的臺灣是以洋菇與草菇為主要的出口菇類,擁有「洋菇王國」的稱號,當時生產的大量洋菇不但為國家賺進許多外匯,也真正開啟了臺灣養菇產業的發展。當時甚至成立有「洋菇試驗研究所」,每年還有由「洋菇試驗研究資料編輯委員會」出版的刊物。民國50年中國農業復興聯合委員會(農委會前身)更創設了菇菌推廣中心,成立洋菇小組。同時期崛起的草菇產業,就在「洋菇王國」的庇蔭之下跟著迅速發展。

洋菇與草菇的養殖技術類似,但是養殖溫度卻南轅北轍。洋菇需要低溫,所以菇農在較冷的天氣裡種植洋菇(10月至隔年3月),相反地,草菇喜歡高溫,所以同一座菇寮就在炎熱的季節(4月至9月)裡種植草菇。再加上,當時臺灣的紡織業正處於發展的高峰,產生了許多廢棄的棉花,而採用廢棄棉花做為原料以種植草菇的技術也在民國60年栽培成功,所以,原本養殖洋菇的菇農,不但能在夏季養殖草菇增加收入,也能一併解決廢棄棉花的問題。從此,以廢棄稻稈為主的草菇栽培方式就改以棉花為主的栽培方式,並沿用至今,也因為利用廢棄棉花,草菇的栽培得以進入半機械化世代,成為草菇栽培史的重要轉折點。

草菇養殖全盛期 年賺4至6億外匯

草菇的生長迅速,養殖三週就可以採收,採收多在凌晨時候進行,待草菇還是「菌托」(呈現蛋形)的時候就必須採摘,若開傘之後才採,不僅更不易保存,也影響賣相,這也是為何在市場見到的草菇,外型就像鳥蛋一樣,沒有認知當中的「菇」外型。

草菇是臺灣傳統的食材之一,但是因為保鮮不易,所以生產供應至罐頭工廠為主,鮮品銷售市場為輔。民國60年代初,臺灣的草菇罐頭在品質與數量上均馳名全球,草菇產業更在民國60至80年代因為外銷而達到巔峰。民國80年代,主要菇類的年出口量約1萬2千至1萬6千公噸,出口總值約4至6億元,主要出口產品為草菇罐頭,佔總出口量值的40%。不過,民國80年代之後,因為養菇技術的突破而出現許多的新興菇類,草菇也就漸漸式微。到了民國96年,草菇的主要產地就只有苗栗三灣、南投的名間與草屯,以及臺南的六甲、柳營與下營,產量以臺南為最大宗。

曾經盛極一時的草菇,最終不敵菇類養殖大環境的變遷而沒落。造成臺灣草菇產業沒落的原因包括:菇類養殖的農業人口外移、國外草菇產業的低價競爭、新興菇類百家爭鳴,以及保鮮技術的瓶頸將草菇鮮品侷限在傳統市場等。如今,曾經是主要產地的臺南六甲地區,僅剩下約莫10間菇園,其中只有半數仍在運作,其餘多是廢棄坍塌的草菇寮。

夕陽依舊耀眼

草菇產業在臺灣看似走向夕陽產業,實則仍在中國南部與東南亞地區繼續蓬勃發展,並以內銷為主。根據民國102年的統計,草菇是世界上第六大栽培食用菇類,佔全世界菇類產量的5%。目前的生產地區,除了有著天時地利的栽種環境之外,草菇含有蛋白質、鐵、鋅、各種氨基酸和大量的維生素C,在蛋白質取得不易的地區,是不錯的替代食品,也深受當地人的喜愛。再加上草菇容易料理,燉湯、燒烤、焗烤、涼拌或是火炒都適合。

至於草菇的好兄弟—洋菇,因為全球食用人口眾多、市場更大,洋菇栽培在臺灣,相對於東南亞還保有氣候優勢,所以仍維持一定產值。

而在臺南的第二代菇農,繼承家業之後,不願看見臺灣獨特的草菇養殖歷史就這樣讓世人淡忘,開始致力於再次振興草菇產業,例如發展美食觀光或草菇採收體驗,盼能給草菇華麗轉身的機會。

延伸閱讀

《草菇》,張樹庭,世界圖書公司,1975

《菇的呼風喚雨史》,顧曉哲,積木出版社,2018

〈草菇簡史〉,黃棨揚、呂昀陞,《農業世界雜誌》,10月號,422期,2018

作者簡介

顧曉哲

「我不是正在研究菇,就是在前往研究菇的路上。」一路上,獲得真菌學博士,著有《菇的呼風喚雨史》,下一步朝向生物科普教育。

相關文章

食農教育—歡迎光臨療癒小鎮! 食在感受雙溪的里山智慧

擁有友善土地的農業技術和自然環境,雙溪的低調魅力經過多元轉譯,變成創意而充滿在地特色的菜餚,好吃的食......

路上觀察學特輯03-耳機裡的新風景 採集城市聲之歌

從巷弄裡的平凡聲響,挖掘不平凡的細節,耳機裡傳來誰的說話聲,讓我們走在路上除了用眼睛看,也學著聽出生......

解密台電X檔案-有滋有味重讀勵進月刊

台電長年出版《台電月刊》、《台電工程月刊》、《源雜誌》等民眾較耳熟能詳的刊物,但你可聽過更早期的《勵......

路上觀察學特輯02-漫步速寫臺北城 平凡巷弄風光乍現

在臺北移動,你用的是什麼節奏?試試看跟著達人林思駿邊走邊看、邊看邊畫,在這座城市的尋常房舍之間,挖掘......

臺灣電業文史散步─臺灣電業的跨海尋索與雜談

《鬼滅之刃》動、漫畫正夯,其中一段描繪百年前大正時期東京淺草如不夜城,讓首度踏入都市的主角竈門炭治郎......

節令生活─春飯 春菜 有春的料理

「客家小炒」原是為了處理過年做為祭祖供品的豬肉而誕生,可以一再回鍋,滋味更雋永。在沒有冰箱的年代,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