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路上觀察學特輯03-耳機裡的新風景 採集城市聲之歌

699期

1423
0
0
文—詹嘉紋 圖—鄭琬蒨

從巷弄裡的平凡聲響,挖掘不平凡的細節,耳機裡傳來誰的說話聲,讓我們走在路上除了用眼睛看,也學著聽出生活裡的趣味。

遠處,有什麼正隆隆逼近,聽起來……似乎是圓圓的、有重量的物體,持續滾動,刮擦粗糙表面。是什麼呢?我閉上眼,聆聽耳機傳來的聲音,想試試不依靠視覺的世界,會是什麼模樣。那聲響越來越大,加入了刺耳喀喀聲,撞擊著午後巷弄的空氣。「Lolung Lolung……Kala Kalung……」忍不住睜眼一看,答案揭曉:一位女士拖拉著26吋大小的行李箱,從巷子那端走來,經過我們身邊時,她以狐疑眼神上下打量,最後停在一公寓門口,隆隆聲瞬間消失,上場的是鑰匙串細碎的金屬碰撞聲、鐵門彈簧鎖「咖掐」解開聲、參雜振動的「況啷」關門聲,以及「擦嚓窣窣」踏上台階,漸漸模糊的腳步聲。

確實,戴著黑色耳罩式耳機、拿著毛茸茸麥克風,在巷子裡不發一語,到處探查的這群人,看起來真是形跡可疑。但我們其實並不安靜,初次從耳機裡「竊聽」到有趣的聲音元素時,彷彿踏入了新世界,興奮地與身旁同學分享自己的滿心驚喜。新鮮聲響如一縷縷煙霧,過了此刻就不再重現,得抓進錄音機裡保存;文字紀錄則是麵包屑,必須沿途撒下,事後回聽數位音檔時,才能找到發出聲音的本體輪廓。透過工具提供的新感官刺激和觀察角度,這條單純步行僅需5-8分鐘的都市巷道,被我們走成了1個多小時還走不完的叢林探索。

抓到了!採集聲音就是捕捉當下

「很有趣吧!聲音採集就像捕捉每個當下。」這趟採集之旅的領路人,是聲音藝術家鄭琬蒨,畢業於英國倫敦藝術大學聲音藝術研究所的她,談到聲音的獨特性與隨機性時,雙眼閃閃發光。

帶領聲音採集前,她會先場勘,拜從小學習古典樂之賜,以編曲邏輯將路線裡的聲音結構化,作成一首草稿。「我很喜歡玩的是,從嘈雜大馬路轉進小巷子時,瞬間產生的隔音變化。」舊式公寓社區常長著不按牌理出牌的建物,尤其是很有臺灣特色的防火巷。鄭琬蒨說,走進這些參差不齊的空間,有時會聽見那戶人家中有很貼近自己的聲音—「嘩啦嘩啦」可能是阿嬤在洗菜;「ㄥㄥ嗡嗡」是排風扇在低鳴。依據防火巷高度,錄到的聲音就很不一樣。

這首「巷弄交響曲」沒有固定樣貌,實際到現場時,常出現意料之外的聲音,例如,突然出現的拖拉行李箱聲;不知哪一幢、哪一樓傳出媽媽呼喊孩子寫功課的叫喊;路邊家庭美髮的旋轉招牌發出的「喀啦喀啦」聲。每個聲音登場時,都以主角之姿佔領耳道,吸引我們駐足聆聽,平凡角落變得生動起來。

「對我來說,有趣的點就在這邊,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會出現什麼。所有元素不斷改變,無法再現,像夢一樣。」聲音的消失、出現,展示著這世界有那麼多瞬間、那麼多可能性在發生,鄭琬蒨著迷於那種變幻莫測,且試著捕捉、蒐集。

好聽?不好聽? 放開心來聽

為什麼會對這些聲音感興趣呢?一般人很難理解,這些聲音有什麼好聽。鄭琬蒨笑說,自己本來唸古典音樂,直到認識當代美國著名作曲家約翰.凱吉(John Cage),他認為「音樂的本質是聆聽而不是演奏」,其代表作《4分33秒》(4′33″)中,鋼琴家不演奏樂曲,而是放任沉默蔓延,只聽見觀眾偶爾幾聲咳嗽、在座位上移動摩擦等環境音。「這像一個開關打開了我,作品不是只能用優美、編排過的音符構成,而是可以使用概念性的元素。」她開始思考,從精緻的古典樂格律鬆開,走向更有機、隨機的聲音世界。

但這需要練習,我們已經太習慣判斷好不好聽。到倫敦唸書時,老師說,所有聲音都是中性的,沒有好壞。為了跳脫好壞的評斷框架,她掙扎了好幾個月,發現首先是不能對聲音有偏見,要抱持開放心胸,接受每種聲音都有存在必要,噪音也只是「長得比較不一樣的東西」。她沒有討厭的聲音了,甚至喜歡電磁波的「滋~滋~」聲,或是抽水馬達和空調風扇在空間中的運轉聲。小孩尖叫?是音頻太高,耳朵不舒服但不討厭;鄰居家裝修施工?一直持續聽會疲乏,但並不排斥。「你覺得鄰居家中裝修施工聲惱人,但對屋主來說,他想到的是房子慢慢變美,就不討厭,對吧?」轉換觀點,就沒有惱人噪音,我覺得這已經進到心理或哲學、宗教修煉層級了。

練習聆聽 生活交響曲

也沒那麼難啦,鄭琬蒨說,「我不覺得我聽到的比別人多,只是你在不在意而已」。真正的聆聽僅需要一個轉念,與其說是用耳朵,倒不如說是得用「心」聽。怎麼做呢?進入一個新的空間時,靜下來感受該處聲音與空間的交互作用,試試看先找出最高的音、距離最遠的音,以及持續運轉的聲音,將2種聲音疊在一起;也可以試著辨認出5種環境音,欣賞它們結合在一起的當下;想像空間裡的每個聲音正在彼此呼應,就不會覺得它們毫無關聯。

「你可以聽見遠方有一團嗡嗡聲,像一團雲,」以我們所處空間為例,鄭琬蒨解釋:「我會想,為什麼它這樣傳過來?和什麼聲音摻在一起了?」這個聆聽過程,就和聽音樂非常相似。城市裡,聲音大部分連結著人的行為,走在巷弄,雖然不一定能看到人,但聲音如同樂曲中的低音,不高調不明顯,卻是譜寫生活的重要節奏,如果哪天忽然消失,感覺一定空空洞洞。

而每個地方的聲音都是獨特的,以板橋為例,在車站附近的巷弄,有一些一樓是印刷工廠、輕工業,那裡就會有不同的機器運轉聲;純粹是住宅的巷子,在假日時則有許多孩子的笑鬧聲。因此我們在採集、記錄後,也可以進一步思考,這裡的聲音,跟其他地方有什麼不同?在訴說什麼?

百聞搭配一見 換個角度認識世界

參加過聲音採集的人,好像會開啟一種能力。讓鄭琬蒨感到欣慰的是,她帶領過其他課程,因為聆聽練習,而開啟了對聲音的敏感度。長者們愛上用手機分享自己聽到的聲音,尤其偏愛自然聲響;小朋友在某些巷子採集被要求要安靜不能說話時,觀察到踩水窪,水滴反彈的的聲音,記錄寫著「再小的聲音,只要認真聽,都聽得見。」

我想起那天,聲音採集團在住宅夾縫間遇見一條不起眼的小水溝,錄了音,回到教室放給其他路線的同學聽,難以用文字描述的聲響迴盪「哇啦哇啦哇啦哇啦……」,大家都猜不到是什麼。公布答案後,某個小朋友冒出一句:「那是水溝在說話!」一條原本走過路過就會錯過的水溝,立刻鮮活起來,提醒了我—生活很有趣,這世界很有趣,只要認真聽,都聽得見。

領路達人

鄭琬蒨

在臺北生活的屏東人,畢業於英國倫敦藝術大學聲音藝術研究所,自幼學習古典樂並演奏鋼琴和長笛,近年以即興表演和聲音創作為主。著迷於聲音稍縱即逝的特性,作品曾於駁二藝術特區《不尋常料理Unusual Dishes》、臺北《白晝之夜》、英國廣播《Resonance 104.4 FM》 等展出。2018獲得海外藝遊補助,開始進行長者與聆聽行為的研究,現為「 聆聽老靈魂- 長者藝術創作聚落計畫」計畫主持人。

相關文章

路上觀察學特輯04— 路過不錯過 臺北人孔蓋美力蛻變

你注意過嗎?腳下踩著的人孔蓋,上頭別具意義的設計圖樣,是公共藝術的展現,讓行人能從另一個角度認識這座......

臺灣電業文史散步─有一種鄉愁叫做電線和電桿

近年,日本的東京等大城市為了景觀美化和防災要求,已逐步將電線和電線桿「收納」至地底,許多人發現熟悉的......

食農教育—歡迎光臨療癒小鎮! 食在感受雙溪的里山智慧

擁有友善土地的農業技術和自然環境,雙溪的低調魅力經過多元轉譯,變成創意而充滿在地特色的菜餚,好吃的食......

解密台電X檔案-有滋有味重讀勵進月刊

台電長年出版《台電月刊》、《台電工程月刊》、《源雜誌》等民眾較耳熟能詳的刊物,但你可聽過更早期的《勵......

豆知識補給站-稻草堆上的鮮味 臺灣草菇興衰史

春夏是草菇的產季,走一趟傳統市場就可以找到新鮮的草菇,用草菇燴豆腐就是一道有著滿滿春夏味道的美食。這......

路上觀察學特輯02-漫步速寫臺北城 平凡巷弄風光乍現

在臺北移動,你用的是什麼節奏?試試看跟著達人林思駿邊走邊看、邊看邊畫,在這座城市的尋常房舍之間,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