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路上觀察學特輯02-漫步速寫臺北城 平凡巷弄風光乍現

698期

1437
0
5
文—范毓雯 圖—新板藝廊

在臺北移動,你用的是什麼節奏?試試看跟著達人林思駿邊走邊看、邊看邊畫,在這座城市的尋常房舍之間,挖掘充滿生命力的可愛細節。

週末午後,林思駿帶著一群對速寫感興趣的學員,來到熱鬧的板橋車站附近。一行人從大馬路彎進小巷弄,車水馬龍的嘈雜突然靜了下來,拐個彎再抬頭一看,常見的老式舊公寓和新建大樓前後對比。學員們在路邊坐下,林思駿教大家先觀察建築物外觀,拆解,再切分成約略比例,用鉛筆描繪出大區塊輪廓線後,再進一步聚焦細節,一點一點畫出鐵窗、冷氣機、盆栽……等細節。速寫不一定要畫得多像或多寫實,也非關好壞美醜,更重要的是透過這個過程,重新認識城市,並用自己的方式,記錄眼前畫面和與當下環境相處的感受。

「走路這件事情很單純,」林思駿說。身為城市觀察家和藝術工作者,他喜歡散步、拿筆記錄街道景色。步行中,看見了城市風貌,也能理解人們生存的土地是什麼樣子。他覺得,現代人或許無法完全脫離生活上的制約,但如果偶爾抽出半天「無目的」走路,能讓我們對一座城市有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漫步之餘,以畫畫來記錄空間,則是希望把對土地的特殊情感,透過感性的方式表現出來,讓更多人認識臺北以及臺灣。

年輕、充滿驚喜 臺北城的獨特魅力

我好奇地問林思駿,若臺北是一個人,你覺得這人有什麼個性呢?「用刪去法來看,臺北絕對不是老人。」他稍加思索後說。回顧臺北歷史,1875年清朝政府將大甲溪以北至基隆、原屬淡水廳管轄的地區改置臺北府,並在臺北盆地的大加臘地區興建城池,「臺北」之名才正式出現。從當時至今,建城不過147年,比起日本東京、法國巴黎……等城市,臺北的確像個年輕小夥子,有種「年輕氣盛」的魯莽和毛躁,尤其在支撐著城市運作的運輸系統出現「意外」之際,這種性格特別明顯。

「臺北的交通運輸網絡就像人體的血管,將血液養分輸送到很多地方,但是這個系統只要出了一點狀況,許多帶著『慣性』生活其中的人們就會受到驚擾,被迫改變原本的生活規則。比如火車誤點或是公車路線臨時改變,雖然造成不便,但對都市人來說,這種事好像也見怪不怪,就是有種被戳一下、被刺激了一下的感覺,煩煩的,但同時也創造了一個機會,讓我們換個方式體驗這個城市。」林思駿說,但臺北也潛藏著讓人出奇不意的個性,像是從捷運民權西路站到圓山站,列車會突然從地底冒出到地面上,那種「突然亮起來」的感覺,每次都讓他覺得驚喜。另一方面,在晚上騎機車經過敦化南北路或忠孝東路的時候,五光十色的霓虹招牌總是令人目眩神迷,心中不自覺低吟:「欸,這座城市有一點迷人,有一點奇幻呢。」

滿滿生活細節 尋常建築間的人情味

林思駿筆下畫的既不是臺北最高的101、也不是古老的萬華龍山寺,而是在你我身邊最尋常不過的生活風景。為什麼呢?他解釋,「新建築只在被蓋出來的那個瞬間,才稱為『新』,而建築有多『老』,端看它『誕生』的時間點。對大部分的人而言,不是每個人都住在古蹟或最新潮的建築物裡,而是生活在不新不舊、既普通甚至有點無聊的建物裡,因此這些房子反而更吸引我。」

而城市的主角是「人」,建築物在建造完工後,隨著人們的生活痕跡,紛紛長出了鐵窗、冷氣機、青苔、天線和電線桿等「穿搭配件」。在他眼中,這些「微小細節」不但不醜,反而增加了更多欣賞的可看性。「我們對於空間的感覺,不全然只是以『一棟棟的建築物』為單位,而是由眾多微小、連續且綿密的枝微末節所組成。」林思駿表示,這些「枝微末節」很可能是從一個盆栽或招牌,回想起我們在佈置住所時,和鄰居們盡在不言中的妥協默契;而鐵皮屋的搭建和臺灣常見的「頂樓加蓋」文化,其實是一種拼貼的生命力;另外,家家戶戶「晾衣服」的方式,也相當值得觀察,可以藉此思考地方微氣候對於建築設計的重要性。

美醜不只單一標準 鐵窗、電線也有意義

不過,很多人沒辦法理解,覺得臺北哪有什麼好看,建築物新舊並陳沒規劃,又亂又醜。對這種觀點,林思駿提問:「一個建築物有機能上的缺失就該拆除或丟棄嗎?什麼都看不見就是美嗎?」

早期,一台電腦就佔滿一整間機房,到現在人手一機的微型電腦,人類文明一直在往「精簡」的層次發展。然而,城市這個複雜而龐大的系統,如果也被簡化到什麼都看不見─像一支iPhone手機一樣,看不到也猜不透它如何運作,變得太乾淨整齊,卻能把生活其中的人類「服務得非常好」,這樣反而很「怪」。這種「怪」,可說是一種不自在、甚至是一種剝奪。

「人是有複雜心智的動物,不應該剝奪每一個人體驗空間與地方的權利。」他舉例說,加裝鐵窗是一種心理需求,覺得裝了比較安全(比如家長防止小朋友墜樓);另外則是群眾效應,大家都裝了我沒裝,小偷會不會來偷我家呢?而電線桿和交織的電線,則是城市電力運作的證明。因此,家家戶戶裝設的鐵窗或佈滿天際線的電線,都有其存在的脈絡和必要,不能單就現在覺得很醜、很亂、影響市容去下定義。

解析城市紋理 探索立足之地

看著十幾人坐在路邊速寫,經過的住戶、在一旁打球的小朋友紛紛問起「你們在畫什麼?」「為什麼要畫這個?」或許,我們對於居家街區的建築,因為太習以為常,反而忽略了它的細節與特色。就像我們不習慣對最親密的家人說聲我愛你,忘記家人存在的重要性一樣。

理解一座城市,終究回歸到精神層次的問題。林思駿說,「當我們對這條街道、這片土地乃至整個國家,知悉眼前的景物從何而來,我(們)才會對它有所理解並認同;當確認了臺北『為何』及『如何』存在在這裡之後,心裡才會感到比較安定踏實。」更認識城市之後,再來談街道、建築的改造議題,或許才是比較有效的方式,否則永遠難以突破「同溫層」,對於地方未來的美好憧憬或期盼,最後常常淪於各說各話,沒有交集。

隨著時間流逝,天色漸晚,房舍輪廓變得模糊,取而代之的是點亮的路燈和家戶燈光,巷弄中飄出了烹煮食物的香味,有種熟悉和歸屬之感,提醒我們該結束手邊工作。離開小巷,返回熙來攘往的板橋車站時,我放慢步伐踏實地走,感覺又多認識了這個地方幾分,心也慢慢安穩下來。

領路達人

林思駿

臺北人。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史論組碩士班畢業。喜歡旅行、閱讀與速寫,善用精密的建築畫探討城市空間議題。過去作品於大阪、臺南、新竹、竹東、臺北等地展出,並曾於札幌天神山、淡水竹圍工作室及寶藏巖等地駐村及發表成果。2018年與張雅筑小姐共同成立在地偏好工作室,持續進行臺灣地方風土研究與創作。著有《隱蔽的空間:寶藏巖地方故事集》、《臺北建築觀察:當代城市的空間書寫》二書。

相關文章

路上觀察學特輯03-耳機裡的新風景 採集城市聲之歌

從巷弄裡的平凡聲響,挖掘不平凡的細節,耳機裡傳來誰的說話聲,讓我們走在路上除了用眼睛看,也學著聽出生......

解密台電X檔案-有滋有味重讀勵進月刊

台電長年出版《台電月刊》、《台電工程月刊》、《源雜誌》等民眾較耳熟能詳的刊物,但你可聽過更早期的《勵......

豆知識補給站-稻草堆上的鮮味 臺灣草菇興衰史

春夏是草菇的產季,走一趟傳統市場就可以找到新鮮的草菇,用草菇燴豆腐就是一道有著滿滿春夏味道的美食。這......

臺灣電業文史散步─臺灣電業的跨海尋索與雜談

《鬼滅之刃》動、漫畫正夯,其中一段描繪百年前大正時期東京淺草如不夜城,讓首度踏入都市的主角竈門炭治郎......

節令生活─春飯 春菜 有春的料理

「客家小炒」原是為了處理過年做為祭祖供品的豬肉而誕生,可以一再回鍋,滋味更雋永。在沒有冰箱的年代,如......

路上觀察學特輯01─菜市場浪溜嗹 採集南洋風土滋味

植物學家王瑞閔(胖胖樹)在菜市場裡買的是記憶、紀錄的是歷史,菜攤上的植物、香料和食材,是東南亞飲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