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圳溝也來電!綠能創生韌性農村

698期

1157
0
2
文—李宛澍 圖—電幻1號所

面對越來越嚴峻的氣候變遷,如何永續發電、聰明用電是全球發展趨勢。在花蓮縣南華村,社區的微水力發電計畫,已展示出綠能生活的無限可能。

寒流來襲的1月上旬週末,台電「電幻1號所」邀請到環保聯盟花蓮分會鍾寶珠會長、洪建龍老師,分享在花蓮縣吉安鄉南華村初英社區推動綠能的經驗。在地綠電系統不但提供自給自足的能源,還促成了地方創生效益。

流水不浪費 微綠能的生活實驗

鍾寶珠長期投入花東環保運動,2016年起關注綠色能源。她指出,花蓮好山好水,河流沿著中央山脈地勢,貫穿每個鄉鎮,終年不絕流入太平洋。其中,農田水圳多達297條,除了地震和水圳歲修,圳溝終年有水,具備水力發電的絕佳潛力。而2018年發生的花蓮大地震,震倒統帥大飯店,鍾寶珠意識到,水資源就這樣流到太平洋,實在可惜,如果能讓農村的能源自立,形成鄉村微電網,實踐綠能生活,遭遇天災也能盡快恢復電力,減少衝擊。

因此,在發明家陳仁性和輔導顧問洪建龍的協力下,他們與地主合作,把可發電的小型水輪機放進圳溝裡,在吉安鄉南華村開啟了水圳「微水力發電」試驗。這被洪建龍戲稱為「奈米級微水力發電機組」的設備,「只要有70公分寬、50公分深、每分鐘流速150公尺的水力,就可以帶動水輪機發電。」鍾寶珠說。架設在灌溉渠道的水輪機,利用水流帶動小小機器產生的直流電,電流不穩定,直接用會產生「一閃一閃亮晶晶」的狀況,但若將電力存在蓄電池中,就可以穩定供應生活所需,例如:社區老人的電動單車、卡拉OK充電,也可以打果汁、烤瑪芬等。

意識扎根 學校、社區雙管齊下

而扎根教育才能讓綠能融入生活,鍾寶珠、洪建龍結合環保團體、社區組織從兩方面著手推動。一是透過學生競賽,鼓勵高中職大專生投入水力發電設計。二是利用社區舉辦音樂會、市集活動,讓社區民眾和外地人體驗潔淨能源。

4年前開始,鍾寶珠聯合環保團體與在地社區,舉辦「全國高中職與大專學校的小型水力發電設計比賽」,鼓勵年輕學子了解水力發電,發想更多創新作法。參賽隊伍從30組、40組成長至50組,聲勢逐年看漲。去(2020)年,吸引了台電東部發電廠前來合作,除了聯合主辦第四屆「全國大專高中職小水力發電設計比賽」,參賽團隊增加到80組;東部發電廠也為社區建置儲能系統與微電網,讓電流更穩定。

此外,為了示範在地水力發電與社區發展可以更緊密連結,從鍾寶珠的辦公室開始,利用小水力蓄電池來支援照明,陸續應用在小家電運作,如果汁機、小烤箱等。2018年,開辦綠能音樂市集,用綠能蓄電池讓社區民眾來唱卡拉OK,提供農產品市集攤位用電。隔年,綠能音樂市集結合了低碳綠生活、食物里程、青年回鄉創業、無塑減塑議題,近一步深化綠能生活。累積的耕耘做出口碑,去年舉辦第三屆,市集規模更大、參與者更多。在疫情壟罩下,花東地區慢活、自然的氛圍,完美搭配潔淨自給自足的水力發電,讓大眾看見了綠能生活不是夢。

自給自足 勾勒農村綠願景

台電支持公民電廠,推動地方綠能的實際作為,讓洪建龍很感謝,他說,東部發電廠協助南華村的綠電發展走完最後一哩路,讓綠電架構更臻成熟,勾勒出農村創生的綠能願景—可應用在農業用電、環保友善的運具充電、緊急危難的備用電源。再與農村生活體驗結合、銷售綠電農產品等等,都是青年返鄉創業可以應用的亮點。而當綠電規模增加,後勤採購、維護與工班,都將成為社區產業鏈的一環。

鍾寶珠指出,水輪機1小時可以發電350W,24小時運轉;一塊100W的太陽能板,在東部平均一天有4小時日照,兩者相加,就能維持一個家戶的基本電量需求。「太(陽能)、水(力),就是『太水』了。」她以這個台語諧音,稱許這是綠能美事一件,也是他們持續推動的目標,期盼未來在地綠能可以遍地開花。

相關文章

台電版奧運—第53屆技能競賽紀實

為強化核心技能並傳承台電傳統精神,被賦予「台電奧運會」意義的技能競賽,自民國58年開辦至今已第53屆......

AI大數據神預測 智慧調度熱線不超載

繼108年獲得台電AI大數據運用競賽第一名後,供電處再次串連產學界,跨域合作,以更精準的預測模型,為......

開啟工商業自主用電管理的那扇窗

叮咚!手機收到用電過高貼心提醒,滑動指尖查看即時用電情形,「高壓用戶服務入口網站」讓用電管理變得更輕......

台電浮世繪-在寒流中存活

......

《島嶼有光》新書分享會 老戰友重溫歲月風華

2020年11月,台電電力文化資產叢書第11輯《島嶼有光—澎湖、金門、馬祖供電物語》出版,以鮮活有趣......

捕風捉電穿上身 永續時尚秀顛覆想像

「電幻1號所」迎來別開生面的聖誕特別活動,由不同專業的知名設計師共同合作,展館化身伸展台,以風力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