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台電秘境遊─萬大發電廠 啜飲季節的滋味

694期

1741
0
2
文、圖 ─黃郁晴

每年深秋楓紅,總有不少遊客驅車前往奧萬大森林遊樂區賞楓,然而多數人卻不知旅途必經的萬大發電廠,不僅是座生態綠色電廠,更是通過環保署認證、國家教育獎肯定,是處可開放參觀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

白露節氣剛過,霧社山上涼風方至,到訪前日因下了場午後陣雨,難得看到萬大水庫波光瀲灩。順著蜿蜒水色來到萬大發電廠旁的親愛國小萬大分校,管制站旁的楓林尚未轉紅,由仁愛鄉「原鄉茶道協會」主辦的公益茶席茶香繚繞,當地泰雅族以族語招呼:「Ramas Su~你好,歡迎來萬大!」茶席饗宴為寂靜山林增添活潑氣息。

「難得看到綠波蕩漾的萬大水庫吧?」喜歡揹著相機紀錄美景的萬大發電廠前廠長鄧敏立笑著說。過去每回經過霧社,最常見到萬大水庫乾枯景象,即使路過電廠,也只能遠眺浪漫雅緻的日式宿舍,民眾和電廠的距離,似乎只能隔空遙望。然而這層神祕面紗已在2017年揭開,如今的萬大發電廠除了發電,更身兼環境教育場所,拉近民眾與萬大人文、生態與能源的距離。

81歲古董級電廠 水力發電的活教材

深藏濁水溪上游的萬大發電廠,建於1939年,距今已有81年。除了有結合直線壩與弧形壩的特色壩體,電廠取濁水溪上游的萬大溪、霧社溪及萬大水庫水源發電,也讓川流式及水庫式兩種發電方式得以並存。發電後放流的尾水,由武界壩經隧道引至日月潭,可供下游大觀、明潭及鉅工發電廠調蓄發電使用,是濁水溪一脈水力發電的核心所在。

81歲電廠爺爺的精采故事,由電廠內81位同仁共同譜寫而出。故事要回溯到2003年「萬松計畫」進行環評時,臺灣大學黃增泉教授在電廠內發現臺灣特有種「臺灣大豆」,這粒保育種子的落下,今日得以讓電廠茁壯成優質的環境教育場所。

台電員工多為工程師,長年與電力為伍,雖對生態保育不熟悉,當時聽教授說明了原生種的珍貴性,直覺便認為要好好復育它。10年後,同仁果真成功復育臺灣大豆,還將一半種子交由自然科學博物館做種源保存,黃增泉更以「植物界的七家灣溪櫻花鉤吻鮭」為擬,表揚電廠致力生物多樣性的成就。

2017年,萬大發電廠同仁結合專家學者、親愛國小萬大分校及社區部落之力,獲得環保署認證,正式揭牌成為環境教育場所,這也是台電第一個通過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的單位。如今廠內已有20多位同仁取得「環境教育師」資格,並規劃有6套課程,包含適合國小中年級的生態課程《萬大誰的家?》、適合國小高年級的水力發電課程《萬大水力面面觀》、生態課程《萬大生態樂園》、人文課程《天人合一的洞內宿舍》,也有自導式課程《萬大小偵探》,以及適合成人的課程《萬大iPower認識水電》。

優先取得環教師資格的朱志陽經理說:「每個環教師專長不同,像我主要負責水力發電課程,同仁彼此也會聆聽學習不同主題的導覽。像薛嘉伶同仁就將日式宿舍的故事講得活靈活現,是最佳歷史解說員!」

環境教育從小扎根 萬大是我們的家

深居山林的同仁因長年以廠為家,與在地部落、學校關係更是緊密。鄧敏立前廠長表示:「許多電力相關工作如清淤、護岸維護等,與在地民眾生活息息相關。電廠樂於與在地夥伴共同來維護『萬大的家』。」

緊鄰萬大發電廠的親愛國小萬大分校,早年是台電的子弟學校,如今則是環境教育過程中最「親愛」的夥伴。學校和電廠合作培訓「小小解說員」,並將前方舊郵局改建為「萬大發電廠生態電廠環境教育站」,讓民眾可以在展示館聽取小小解說員可愛生動的說明,即使自由行來訪,也能透過多元的自導式解說看板及多媒體互動,認識水力發電奧妙與自然生態之美。

除了小小解說員培訓,電廠也與學校合作編撰「鄉土教材課程方案」作為環境教育補充教材,讓仁愛鄉學童能更深度認識自己的家鄉。人稱「柯南老師」的電廠同仁柯捷男與幾位電廠同仁,更自發性在工作之餘,替學習資源不足的孩子課後輔導,認同在地、無怨付出的表現,在地方上蔚為佳話。

萬大發電廠注重環境教育在地化,這回擔任解說員的游榮銘課長,當年因深受恬靜古樸的「洞內日式宿舍區」吸引,選擇落腳萬大。游榮銘說:「電廠與地方關係一直都很緊密,極盛時期有高達100多戶台電員工居住於此,宿舍區不僅有理髮院,甚至還有電影院,當年只要電廠一播放電影,附近部落的居民都會攜家帶眷、搬著椅子來看電影呢!」

鄧敏立表示,電廠每年都會進行敦親睦鄰活動,提供莘莘學子獎學金、部落耆老敬老慰問金,舉辦淨路、文化健康站關懷活動等,或是出借場地給地方辦活動,例如今(109)年9月與仁愛鄉原鄉茶道協會合作的公益茶會。此外,今年因疫情關係,部落觀光受到影響,電廠也收購了部落的農產品與手工藝品,來協助振興經濟。「電廠要與在地社區共好,也重視人與人真實情感的交流互動。」鄧敏立說。

尋幽訪勝 體驗慢活樂趣

山光水色環繞的萬大發電廠,春櫻、夏樹、秋楓、冬梅四時美景各異。除了特有種臺灣大豆,訪客也可透過監測鏡頭,觀察二級保育類動物「無尾葉鼻蝠」,園區內的森林及溪流兩大生態系,更是霧社血斑天牛、臺灣獼猴、藍鵲、山羌、溪魚、盤古樹蛙、長臂金龜、臺灣紫嘯鶇、臺灣藍鵲等100多種動植物的棲息地。

今日電廠敞開大門歡迎大家來訪,賞景休憩之餘,不妨跟電廠預約,來場「探索四季林相」、「了解動物棲地生態」、「保育臺灣特有種」、「學習水力能源運作」、「了解綠色能源的重要性」與「體驗日式建築天人合一」的生態電廠巡禮,細細品味萬大發電廠之美。

相關文章

旅人行腳─秋冬暖暖 穿越時空走讀北投

從新北投捷運站出發,捷運站的對面,就是北投溪橫貫的北投公園,各式溫泉旅館沿著起伏的山坡林立,在日治時......

豆知識補給站─從一朵菇看電力地球 淺談微生物發電

科學家直到近幾十年才認識到,地球是顆活生生的電力行星;早在人類之前,會產生電流的微生物,已經在草地、......

發現臺灣新世力特輯10─奧運攀岩國手李虹瑩

不斷突破身體極限,是職業運動員的挑戰與使命。但從事冷門運動的選手,還得突破資源稀缺與前景不明的困境。......

旅人行腳─古圳轉生新秘境 嘉義水道文化夢

史前文化「魚寮遺址」因為一場古圳水文追尋之旅,從甘蔗田變身打卡秘境。宜人景緻的背後推手楊清樑,十幾年......

發現臺灣新世力特輯09─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藝術總監彭筱茵

如果以「世代」為界,如何描述自己與前輩舞蹈家的不同?今年40歲的彭筱茵盤坐在地上,側頭想了想說:「可......

節令生活─ 重現母親的芋粿曲

農曆7月可採收碩大的芋頭,比起忙碌熱天裡不斷重複上桌的芋粿,當10月農事告一段落,現做現吃的軟綿芋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