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臺灣電業文史散步─電氣技師大越大藏 日治時期水力發電的關鍵推手

693期

1748
0
2
文─高彩雯

新店溪流域水力發電文物展示館近日熱鬧揭幕,百年電業開端重受關注。然而,今人或許不知,誕生在新店溪畔的第一及第二水力發電所,幕後都有大越大藏技師的參與,這位日籍電力專家當年受總督府重用,不僅考查全臺水文,更策劃了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可惜英年早逝,無法見到夢想實現。

昭和3年(1928),《臺灣日日新報》回顧臺灣電業史指出,「臺灣的電業,濫觴為明治35年(1902)創立之臺北電氣會社,當時的年輕技師長為大越君」,文中之大越君,即是大越大藏,1928年,他是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理事兼建設部長,擔任過臺北州及臺中州協議會會員,以總督府土木局技師身兼電氣技師的身份,走遍全臺進行水利測量與水力發電計畫,擘畫了10萬瓩的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對日治時期臺灣電業發展貢獻良多。他曾被同事堀見末子盛讚「性情溫和又誠實,才學也是臺灣技師夥伴裡一等一」,橋本白水也稱譽大越大藏是「臺灣官海中真正的技術人員」。

東京帝大畢業 在臺灣電業展露鋒芒

明治6年(1873)出生的大越大藏,栃木縣出身,1898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工科大學電氣工學科。畢業論文題目研究蓄壓牽引,實習報告寫的是「東京電燈公司麹町配電所蓄電池」。

東京電燈公司是日本最早的電業公司,也是現在東京電力公司的前身,1896年,東京電燈成立淺草集中火力發電所,將各電燈局改為配電所,初期火力發電所到配電所之間為交流電,配電所到用戶之間的配電為直流電。因此,大越大藏以東京電燈公司的麹町配電所蓄電池作為研究題目,可說是研究當時最先進的產業技術。

大越大藏與臺灣的結緣,要說回臺灣最早的電力公司—臺北電氣株式會社。臺北電氣會社社長、1870年出生的土倉龍治郎是第一波來臺的「冒險家」,他的家族在奈良從事林業,來臺後龍治郎向總督府租賃了新店溪上游南勢溪流域1萬頃的山林,作為植林開發的基地。1902年,龍治郎認為南勢溪河川高度落差適合水力發電,邀請小他3歲的大越大藏(時年29歲)擔任技師長,進行水力發電計畫,興建龜山水力發電所,也就是臺灣最早的水力發電所。1903年2月土倉籌組的臺北電氣會社獲准設立,李春生、辜顯榮等臺灣士紳均出資入股。

受總督府重用 完成全臺第一水力發電所

可惜在發電所建設期間,土倉家族在中國擴張事業時遭遇經營危機,急需周轉,總督府順勢以電力應為官營的說辭,將龜山發電所收為官方所有。至於植林等產業,土倉龍治郎轉手賣給了三井合名會社。

大越大藏在此過程也轉由總督府聘雇,他擔任總督府臺北電氣作業所技師,1905年龜山發電所竣工,1906年,他開始負責全臺電氣業務的調查。

在總督府任官多年,大越大藏多身兼工事電氣和土木技師,偶爾也隸屬水利課或總務課。總督府下土木技師的負責範圍,包括土木、築港、灌溉、排水、營繕、都市與道路計畫、電氣事業和水力,可說包山包海,規劃臺灣各都市水道的濱野彌四郎以及嘉南大圳的八田與一,都曾經是大越大藏的同事。1907年,新店溪畔的第二發電所小粗坑開始興建,報紙上既報導了大越等技師們參加「頗為困難」的第二發電所「通水試驗」等,也提到臺灣夏季經常有颱風水患,1910年連續兩年颱風,甚至造成發電所損害導致無法供電,習慣了電扇的臺北人,在停電時更覺悶熱難堪,大越大藏等技師都得趕赴現場處理。

全臺走透透 只為實現「電氣世界」

當時的臺灣總督府,已確立發展水力發電的基本原則,尤其民政局長後藤新平大力支持水力發電,建議「以本島山間之溪谷為堰堤貯水池,應用於水力發電,餘水亦可灌溉或使用於運輸,利益不少。」除了民生用電,工業用電的需求亦急速成長,碾米、製粉、鐵工場、煉瓦等輕工業,都需要電力支持。

因此大越大藏四處奔走,除了奉派赴歐美研習,也走遍臺灣,考查水利和水力發電,例如赴大甲溪調查、視察濁水溪護岸工事、赴宜蘭廳叭里沙調查牛衝鬪、天送埤、圓山、九芎湖等處,他亦是可使用極機密地圖工作的技師。在此順道介紹一則插曲,在《臺灣日日新報》的〈無弦琴〉欄,作者調侃大越大藏「跟好幾年前一樣,完全沒變,是個娃娃臉,但他最近兜裡也放了深度的老花眼鏡。可是大越技師還不服輸地強辯說:『我……這是看地圖的,所以才一直帶著。』」那時大越大藏,大概40出頭。

土木技師堀見末子的回憶

前面提到後藤新平與土木局對殖民地水力發電所的規劃,其中大型水庫與發電所的夢幻構想—日月潭水力發電工事計畫,作為退任總督明石元二郎的紀念工程,就在全島水利調查後浮現輪廓。

為建造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1919年總督府成立了半官半民的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總督府握有人事權。最早確定的第一波人選是社長高木友枝,副社長角源泉,理事大越大藏同時擔任建設部長。當時大越大藏官職已經到三等,為進入株式會社只得辭官。不過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的人員多由土木局官員辭官擔任,辦公廳舍也沿用原來總督府旁書院町土木局辦公處。

堀見末子(1876~1966)也是總督府土木技師,因長尾半平邀請,從美國到臺灣總督府任職,他留下的第一手回憶錄《堀見末子物語:土木技師 台湾土木の功労者》,讓今日的我們能具體了解1910年代總督府技師的工作與行事作風。

堀見末子說大越大藏「在臺灣電力會社,非常認真工作。我因為喜歡這個人,所以也真心地幫助臺灣電力會社。」像是高木友枝雖然貴為社長,但他是醫學博士,對土木水電並非專業,每當高木詢問堀見末子時,堀見出於尊重,習慣請高木先問大越意見。但大越卻說「若高木先生直接問你,請不要客氣,直接說你的意見無妨。我的想法,九成九跟你一致。」

為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奔走 鞠躬盡瘁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一年多,日本進入戰後大蕭條。1922年日月潭水力發電所面臨嚴重資金危機,被迫停工。隔年本有經費挹注的可能,不幸遇上東京大地震,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半永久地停工了」。

在這種狀況下,堀見末子發現無事可做。「每天9點上班,到11點半為止,只是在無聊的文件上蓋章或讀讀書。然後到食堂,跟高木先生或大越等剩下的幹部吃很久的午餐。然後和大越閒聊殺時間。」過了1個月這樣的生活,即使大越強力挽留,堀見依舊決心離職返回高知老家。留下的大越大藏和高木友枝,繼續為文演講,宣導「日本第一、東洋第一的水力發電所的必要性」,大越也帶領美國水電專家觀察團視查日月潭工程,不斷思考工程再啟的可能途徑。

1928年8月,因為日月潭水力發電的工程有望復工,堀見再度回臺,和高木社長跟大越部長商討了兩天。兩位技師才感受到久別重逢的喜悅,同月20號,大越竟在工作中腦中風,死在椅子上。堀見黯然說自己「在臺灣最後的工作,是為大越收拾工作、舉行葬禮。」

不久,高木友枝也離職,遠藤達短暫上任。1929年底,松木幹一郎就任社長,幾年內透過銀行團向美國借款,延宕多年的工程再度開工,1934年,日月潭水電工程完工。

回顧大越大藏一生,東大畢業不久後就來臺灣,可說將畢生所學都投入於臺灣水力發電工程。長子大越諄出生於1899年,推測他應該是1900年左右到臺灣。考量當時臺灣蕃情不穩、瘴疫叢生,多數日本人選擇隻身渡臺,大越應該也是如此。或許是工作繁重和身處異地的孤寂,堀見末子提到,相當器重大越的高木友枝對他猝死的診斷「大概是因為縱情女色跟酒啊」。

熱愛電力的大越大藏,曾在《臺灣教育會雜誌》中詳細描摹過電力的種種應用可能,從各種工場所需的機械動力、電車,甚至到熨斗、熱水器等家電製品,充分顯露他對電氣世界的熱情期待。雖然無法在生前目睹日月潭發電所完工,但透過一代代誠懇努力的電力技術人員的接棒,他的願景早已落實。

作者簡介

高彩雯

東京大學亞洲文化專攻博士課程修畢,現為中、日文譯者,熱愛文史與探索謎題。譯有《山口,西京都的古城之美:走入日本與臺灣交錯的時空之旅》、《臺灣日式建築紀行》等書。

相關文章

旅人行腳─古圳轉生新秘境 嘉義水道文化夢

史前文化「魚寮遺址」因為一場古圳水文追尋之旅,從甘蔗田變身打卡秘境。宜人景緻的背後推手楊清樑,十幾年......

發現臺灣新世力特輯09─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藝術總監彭筱茵

如果以「世代」為界,如何描述自己與前輩舞蹈家的不同?今年40歲的彭筱茵盤坐在地上,側頭想了想說:「可......

節令生活─ 重現母親的芋粿曲

農曆7月可採收碩大的芋頭,比起忙碌熱天裡不斷重複上桌的芋粿,當10月農事告一段落,現做現吃的軟綿芋粿......

發現臺灣新世力特輯08─音樂製作人陳玟臻

2018年臺灣有一張標榜「活體」專輯的音樂作品問世─「小島大歌」,飽含濃濃海島國家原住民部落風格,包......

旅人行腳─漫遊老萬華 品嘗新味道

新舊交替的案例每天都在萬華地區上演,只要多用點心,就能發現以歷史文化慢釀的好味道,不論是一杯咖啡、一......

豆知識補給站─渴望光明 也思念黑暗 人造光的演進史

美國作者珍.布羅克斯(Jane Brox)所著《光明的追求》,以萬年為尺度,描繪人造光的演進軌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