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節令生活─ 重現母親的芋粿曲

693期

1342
0
1
文、 圖─陳淑華

農曆7月可採收碩大的芋頭,比起忙碌熱天裡不斷重複上桌的芋粿,當10月農事告一段落,現做現吃的軟綿芋粿曲,展露的悠閒且新鮮的滋味,更能擄獲母親舌尖,成了她永難忘的記憶。

當鍋蓋打開的那一刻,在一旁高齡已年近90的母親說,對啦!這聳聳(臺語Tshàng tshàng),就是芋粿曲(ōo-kué-khiau)。

自時序進入農曆7月後,母親常常聊起,過往的7月半,他們會做許多的芋粿來拜拜。那時,正好年初種下的芋仔,歷經7個月的成長,終於來到可以採收的階段。先採碩大的芋頭,芋株的走莖苗或側生苗長出來較小的芋頭,台語稱為芋婆,或從芋婆又長出來更小的芋子,甚至芋孫,可以慢慢採,一直採到年終。

農曆7月芋頭大出 芋粿成普渡祭品

7月盛出的芋頭,當然要為7月15的中元節祭祀出力,最常見的就是芋仔礤簽(tshuah-tshiam,刨絲之意)裏粉漿油炸的「芋簽糋」(糋,tsìnn),以及芋粿。不過,母親強調她愛吃的是芋粿曲,不是芋粿。母親記憶中的芋粿曲,通常要等到10月收冬以後,較有閒的時陣,才會開始做,這時登場的就是芋婆。

做芋粿是一件厚工的差事,要從洗米、浸米開始,經過緩緩加水挨(挨,e,磨之意)將米磨成米漿,然後壓乾成團,也就是粿粞(kué-tshè,米團之意)。再將芋仔礤簽後炒香的芋簽加入粿粞中,將它們撋做伙(撋,nuá,揉之意),最後揑成一團一團的炊熟之。

做為7月半拜門口的祭品,當然越豐盛越好,加上芋仔又是自家種的,因此芋粿總是一做就是成堆如山。祭拜後,芋粿總是吃不完,常常一直吃到第2期稻作要插秧了,便成為農忙時的點心,而吃法不外煎來吃,或者加蕹菜煮成芋粿湯。母親自小吃著7月半的芋粿長大,可說吃到怕,於是特別懷念10月以後農閒時的芋粿曲。

10月趁農閒 米漿攪拌成軟綿芋粿曲

芋粿曲作法類似芋粿,都得先挨米,只不過芋粿採用壓乾的粿粞,芋粿曲則取挨好未壓的米漿即可。在母親的經驗裡,固狀的粿粞雖會揑碎成粉,但芋簽加入其中仍得用力的撋才會成團,如此做出來的芋粿,因水分較少剛好讓它經得起7月熱天的考驗而可以久放。而芋粿曲以液態米漿做成只需用䊕(khi̍t)的即可。當炒香炒熱的芋簽加到米漿,溫度上升,糊化作用產生,越來濃稠,攪拌得越來越用力,便是䊕。

相較於用撋的芋粿,芋粿曲的作法隨興多了,且當時剛好新米收成,飽含水分的粳米(蓬萊米),只要少許秫米(糯米),甚至不用加,便可䊕出軟綿而有彈性的芋粿曲。比起忙碌熱天裡不斷重複上桌的芋粿,農事告一個段落,現做現吃的芋粿曲,展露的悠閒且新鮮的滋味,更能擄獲母親舌尖,成了她永難忘的記憶。

母親記憶裡的芋粿曲究竟有多好吃啊!好想也嘗一嘗,忍不住想在廚房重現。不過現在幾乎沒有人自己挨米了,都是取巿面上現成磨好的米粉,且大家都將粉直接加在炒香的芋簽或芋角上,然後開始撋,逐漸揉成團,原來,現在大家都把母親記憶裡呈圓形或橢圓形的「芋粿」,揑成彎彎的形狀,然後稱它為「芋粿曲」。

母親的芋粿曲那裡去﹖只好靠自己找回它,從試著調出母親回憶裡的米漿開始,糯米粉混蓬萊米粉拌水,然後順勢倒入炒得熱氣騰騰的芋簽與芋角,再慢慢攪,越來越濃稠,最後果然要用上「䊕」才攪得動。䊕好的粉漿團,就等一丸一丸的挖起,稍攤平的放進籠床裡炊熟。

不知是否可以成功再現﹖時間分秒地過去,等到掀開蒸鍋蓋的時刻,當一旁的母親一看說出,這聳聳,就是芋粿曲,且一吃是那麼柔軟又不失彈性時,終於讓我放下忐忑不安的心。

從鬆軟渾圓到新月型 芋粿曲的城鄉流變

聳聳(tshàng tshàng,音似蒼蒼),臺語意指毛髮蓬鬆亂立的樣子,如實呈現了芋粿曲的芋簽,一根根一絲絲想衝出粉漿團的狀態,不像芋粿的芋簽總被雙手揑整安撫在粉團塊,炊熟了,縱有凹凸,也是一副光滑服貼的樣貌。芋粿曲的曲(Khiau),臺語彎曲的意思。在母親的認知裡來自那難於定型的米漿團,炊熟時呈現的不規則狀,加上「聳聳」的模樣更加深了它的彎彎曲曲形象。只是不知何時,它被收整成規規矩矩的新月形彎狀。

日本民俗學者池田敏雄自1935年開始,任職於艋舺龍山公學校,依據他在當地生活的經驗與觀察,1944年出版了《台湾の家庭生活》,書中記載了艋舺當地7月普度的祭品,芋粿曲便列身其中。池田敏雄還特別指出它是一種「形似筶的芋粿」。筶即民間擲筊所用呈新月形彎狀的卜具。

池田敏雄的艋舺時代,母親還只是一個不到10歲,或10來歲的孩子。雖不知當時艋舺芋粿曲的作法是採撋的或者䊕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那時母親所處的彰化農村仍以用撋的芋粿當7月半的祭品,而用䊕的芋粿曲則要等到10月農閒才會以點心的角色上場。這當中或許有農村與城巿的差別,或者南北地域之分。

其實隨著加入的粉類有別與製作方法的差異,同樣以芋頭為主要材料的芋粿會有各種不同的面貌。像是在臺南街頭所見的芋粿,特別的是它以番薯粉取代米粉,首先將芋頭刨成絲後,加入調味料以及適量的番薯粉拌勻,然後倒入大蒸籠的模型中壓緊,再舖上炒香的肉燥後蒸熟之即成,吃起來是滿口的芋頭絲。

象徵福氣 也召喚農閒時光

放眼望去,今日所謂芋粿曲幾乎都已採用撋的芋粿做法。用䊕的芋粿曲似乎只存在母親的記憶裡。所幸現在才剛過了農暦7月,芋頭產季還長著,我可以好好再來䊕芋粿曲。

芋仔的生長過程,出現了芋頭、芋婆和芋子,看著它的多產的特性,人們將它想像成「宜子之物」。昔日,農曆7月初七,也就是七夕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臺灣有人以芋油飯祭拜床母,也有人在這一天嘗甜芋湯,都是懷抱著結緣產子多子的期待。到了中秋節亦有吃米粉芋的食俗,生於日治時期也是艋舺人的作家廖漢臣,曾在《臺灣的年節》一書中提到芋仔也是一種厭勝之物,即避邪或幸運之物。因此俗話說:「吃米粉芋,給子孫有好頭路。」

儘管從前傳統的生活裡,芋仔被賦予子孫滿堂的吉祥想像,但在母親的記憶裡,一提到7月的芋仔她就想到芋粿,進而想到她喜愛的芋粿曲,那是一種10月冬難得的農閒生活回憶。從今而後,若我年年䊕芋粿曲,也許有一天芋粿曲會成為我家秋天的象徵,有著一種代表母親綿綿不絕的柔軟滋味。

作者簡介

陳淑華

喜透過日常事物,特別是食物,探尋生活的可能性。著有《島嶼的餐桌》、《彰化小食記》、《灶邊煮語》等。作品屢獲開卷美好生活書獎與金鼎獎肯定。

相關文章

台電秘境遊─萬大發電廠 啜飲季節的滋味

每年深秋楓紅,總有不少遊客驅車前往奧萬大森林遊樂區賞楓,然而多數人卻不知旅途必經的萬大發電廠,不僅是......

旅人行腳─古圳轉生新秘境 嘉義水道文化夢

史前文化「魚寮遺址」因為一場古圳水文追尋之旅,從甘蔗田變身打卡秘境。宜人景緻的背後推手楊清樑,十幾年......

發現臺灣新世力特輯09─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藝術總監彭筱茵

如果以「世代」為界,如何描述自己與前輩舞蹈家的不同?今年40歲的彭筱茵盤坐在地上,側頭想了想說:「可......

臺灣電業文史散步─電氣技師大越大藏 日治時期水力發電的關鍵推手

新店溪流域水力發電文物展示館近日熱鬧揭幕,百年電業開端重受關注。然而,今人或許不知,誕生在新店溪畔的......

發現臺灣新世力特輯08─音樂製作人陳玟臻

2018年臺灣有一張標榜「活體」專輯的音樂作品問世─「小島大歌」,飽含濃濃海島國家原住民部落風格,包......

旅人行腳─漫遊老萬華 品嘗新味道

新舊交替的案例每天都在萬華地區上演,只要多用點心,就能發現以歷史文化慢釀的好味道,不論是一杯咖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