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發現臺灣新世力特輯09─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藝術總監彭筱茵

人境合一 舞出跨界新世代

693期

1392
0
2
文─林欣誼 圖─彭筱茵

如果以「世代」為界,如何描述自己與前輩舞蹈家的不同?今年40歲的彭筱茵盤坐在地上,側頭想了想說:「可能是使命感這件事吧。」放下文化尋根的大命題,她更回歸到個人生命史,以及對環境議題的反思。

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藝術總監彭筱茵,有著「非典型」的習舞歷程,雖然她從小熱愛舞蹈,但在父母期盼下,繼續在體制中升學,北一女、臺大農藝系畢業後,才選擇專注於舞蹈之路,考入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創作研究所。

個性親和、予人自在感的她,回顧跳舞的歷程,也是與各個成長階段的自己呼應的過程。

從文化使命到環境反思

擔任舞者期間,她在劉鳳學老師帶領的新古典舞團近11年,受到老師「使命感」的感召。劉鳳學早從民國60年代就開始研究、採集原住民舞蹈,是臺灣舞蹈界投入此領域的先驅,她也深入鑽研唐朝樂舞,重現佚失的中國宮廷宴舞。「劉老師舞蹈最大的根基,是對文化的尋根與理解,呈現扎實的文化傳統底蘊。」

因此彭筱茵就讀研究所時,也嘗試將自己所出身的客家文化融入創作,「但相對於上一代那種『面臨文化危急存亡之秋』,我們顯得沒那麼沉重。」在她身上,創作的源頭漸漸轉化為回歸個人的生命史,並在人文之外,融入對生態、自然環境的反思,「對我而言,使命感更像是以一套明確的價值觀,導引我完成想要的目標。」

2009年,29歲的彭筱茵創立「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將「生態」兩字放入團名,除了源自她的興趣,與過去在農藝系所學,也深受澳洲舞蹈大師伊莉莎白.陶曼(Elizabeth Cameron Dalman)的啟發。

現年86歲的陶曼所成立的Mirramu舞團以澳洲內陸喬治湖畔為據點,在這距離市區近1.5小時車程的荒野,她用舞蹈與大自然同生息,藉由創作反思環境議題。彭筱茵嚮往地說:「那種沈浸式、與觀眾緊密互動的環境舞蹈劇場,是我追求的目標。」2006年,陶曼應北藝大之邀來臺開設工作坊,給了她將舞蹈結合生態的「dancecology」一詞作為提點,成為她日後「舞蹈生態系」的團名由來。

勇於跨界 融合錄像藝術、科技裝置與回收物

成為一個舞團經營者後,彭筱茵又發現,自己與比她年長10、20歲的資深舞者,對舞蹈的態度也不大相同,「我在他們身上看到嚴格的、苦修式的個人自我要求,而我和同世代創作者的共通點,則是『跨界』。」除了她的舞團成員來自資訊工程、錄像藝術、時尚設計等各領域,她也常與其他各式團體合作,「我們更擅長藉由拼貼、跨界合作,彼此碰撞,回應我們所在的時代的問題。」

在形式上,她的舞團從舞蹈演出拓展到錄像創作,除了劇院、也在美術館展出裝置藝術,甚至結合科普講座、參與淨灘活動,藉由工作坊與居民共創舞作等等;她的角色也從編舞家延伸到導演,開啟舞蹈劇場的新可能。

創團初期,她推出《荒山蔓遊》、《繆思蔓延》、《蔓流》等以植物生長為題的「蔓」系列;接著是結合科學、象徵宇宙能量流轉的《結晶體》、《巷弄微晶》等「結晶體」系列;再回到人類自身,反觀人體感知神經系統的《突感觸發》等「生態三部曲」。

但在這之後,彭筱茵不禁思考:「畢竟我不是住在荒野,生活也無法脫離都市文藝,是否應該聚焦我所真實居住的都市生活,比如都市裡的生態,與城市製造的垃圾等等。」

過去,舞蹈生態系除了以多媒體、科技裝置融入演出,也慣以廢料和回收物創作,因此這時,「塑膠垃圾」便成為第一個躍入她腦中的題目,近年陸續發展出舞蹈短片《膠著人生》、結合裝置展的《膠的傳奇現場》,與今年10月將在台東演出的環境舞蹈劇場《膠有囍事》等作。

以大自然的尺度看待創作

今年舞團成立10週年,彭筱茵自認「不像老闆」,喜歡與團員合作、共創的個性,成了舞團能持續走下去的原因。然而在這過程,她也曾因被貼上「環保舞團」標籤,面臨「理念先行、藝術性不足」等批評,而陷入迷惘。

直到2013年,她與陶曼的Mirramu舞團以長達一年的合作,完成在澳洲、臺灣演出的《境/鏡》跨國舞作,再度從精神導師陶曼身上,獲得滿滿的療癒。她沉醉地回憶,當她再度回到澳洲的喬治湖畔演出,在山野包圍下,人的肢體映照在如鏡般的湖面上,不禁感受到人境合一、與自然親近而原始的關係。

「陶曼教我,把所做的任何事,都放在大自然的時間尺度下來看,很神奇地,這句話讓我的煩惱瞬間消失,我體會人多麼渺小,不用執著於現在的成就或失敗,而學會把一切當作累積。」

於是,她也漸漸釐清,「不是我們舞跳得不好,而是對我而言,舞蹈的創作脈絡和形式都與以往不同了,我的角色與其說是啟發觀眾,不如說是陪伴與傾聽。」

成為母親之路

不過幾年前,彭筱茵還不知道,她的舞蹈之路上將會多一個小小舞伴,既打破她熟悉的規則,又帶給她全新的驚喜與領悟—那就是她現年4歲的女兒,茶茶。

這天她在家中受訪時,女兒茶茶就依偎在她身邊。小女孩邊吃早餐,邊陪著媽媽和陌生來人聊天,雖然偶爾需要媽媽張羅食物或玩具,但她和彭筱茵一樣自在,就像一直以來她在媽媽的排練室、甚至是一起演出的舞台上所展現的,自然而悠遊。

畢竟,舞蹈是孩童最原始的語言,彭筱茵說,她的工作很幸運能同時育兒,現在茶茶每週固定和她一起練舞,而她往往驚覺於小孩對律動的直覺、即興的能量之強。2017年,她和茶茶和其他四位舞者親子檔,因古名伸的古舞團之邀,在「國際愛跳舞即興節」一起演出了15分鐘的即興舞蹈,之後孩子便偶爾成為她作品中的舞伴,也成了她即興創作的繆思。

不過,她坦率笑說,其實2016年女兒出生後,她先歷經了母職的黑暗,「前6個月因為餵母奶和睡眠不足的壓力、加上先生對我的高度期待,讓我身心俱疲。」但煎熬的半年過後,她漸漸感到為人母的美好,更從母親這個角色,融會貫通大自然給她的啟發:「我的創作理念就像道家的『一』,世界萬物的道理都是相通的,不管人或自然,沒有任何事是必然的,母職也不是理所當然。」

讓藝術陪伴彼此成長

她回憶女兒剛滿3個月時,她第一次離開這個軟嫩的小嬰兒,前往原先安排好的義大利工作行程,「我本來以為會哭著想她,但當我打電話回家,發現我雖然想念,但內心是愉悅的。」因此,即使與女兒親暱相處,她卻深刻體會:「我們被生下來後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母親並非必得被侷限為照顧者,她仍盡力在事業與育兒中找到平衡。

2019年,她和一起歷經生產、育兒的夥伴,人尹合作社藝術總監鄭伊雯合作《媽的,噓(Mothership)》舞劇,如同她過去的跨界創作,這部作品除了生動上演育兒現場的人母瑣事,也呈現與13位各領域媽媽的訪談錄像,「倒不是想為所有媽媽們發聲,而是,我也陪伴著這些媽媽一起度過。」

就像現在她與一群同為媽媽的舞者聚會、練舞,成為舞界的「媽媽互助團體」。她坦言:「其實我想過先休息當全職媽媽,只是一回到創作現場,我就知道我放不下。」此刻的她,既然同時享受舞蹈與育兒,於是,就先這麼讓孩子跟著跳舞,讓藝術陪伴孩子成長,畢竟成為母親後,彭筱茵早已能開放地,迎向生命中的各種變化。

彭筱茵小檔案

1980年出生於臺灣苗栗,2003年畢業於臺大農藝系。

2009年,創立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

2015-2018年,環境舞蹈劇場作品《鳥匯》巡演葡萄牙、臺南、花蓮、臺東、桃園等地。

2016年,舞蹈影像作品《膠著人生》展映荷蘭、挪威、美國、墨西哥等眾多國際影展。

2019年,多媒體舞蹈劇場《媽的,噓Mothership》於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演出。互動式舞蹈劇場《膠的傳奇現場》於「白晝之夜」演出。

2020年,啟動舞蹈生態系 X 舞映島舞蹈影像環島計畫。

相關文章

發現臺灣新世力特輯10─奧運攀岩國手李虹瑩

不斷突破身體極限,是職業運動員的挑戰與使命。但從事冷門運動的選手,還得突破資源稀缺與前景不明的困境。......

台電秘境遊─萬大發電廠 啜飲季節的滋味

每年深秋楓紅,總有不少遊客驅車前往奧萬大森林遊樂區賞楓,然而多數人卻不知旅途必經的萬大發電廠,不僅是......

旅人行腳─古圳轉生新秘境 嘉義水道文化夢

史前文化「魚寮遺址」因為一場古圳水文追尋之旅,從甘蔗田變身打卡秘境。宜人景緻的背後推手楊清樑,十幾年......

節令生活─ 重現母親的芋粿曲

農曆7月可採收碩大的芋頭,比起忙碌熱天裡不斷重複上桌的芋粿,當10月農事告一段落,現做現吃的軟綿芋粿......

臺灣電業文史散步─電氣技師大越大藏 日治時期水力發電的關鍵推手

新店溪流域水力發電文物展示館近日熱鬧揭幕,百年電業開端重受關注。然而,今人或許不知,誕生在新店溪畔的......

發現臺灣新世力特輯08─音樂製作人陳玟臻

2018年臺灣有一張標榜「活體」專輯的音樂作品問世─「小島大歌」,飽含濃濃海島國家原住民部落風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