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組織文化革新 成就美感與創意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林平

688期

2013
0
8
口述─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 整理─王舜薇

企業社會責任必須從組織內部的革新和溝通做起,對外才能傳遞所相信的價值。台電公共藝術的耀眼成績,正是主管有開放視野,戮力培養相關專業人才,並透過年輕中堅份子由下而上推動改變。

在氣候變遷、能源短縮的時代,從能源生產與輸送、到能源的價格等,都是重要而優先的社會議題,台電承擔重任也首當其衝,但越是有壓力,越能激發「公共形象」的重要性。若形象良好,能讓台電被民眾信任,台電也就能帶領社會一起向前、面對能源問題;反之則會爭議不斷,被社會質問。作為國營事業體,台電擁有豐厚的資源,如果把資源導向發展完善的社會溝通、教育計畫,絕對能做到最好。台電公共藝術的成績,確實是有目共睹。

我從很早期就擔任台電公共藝術執行小組委員,第一次參與是2011年,當時是規劃台電在臺中市的公共藝術設置計畫(含台中區營業處、台中區營業處豐原分處等4個服務據點)。早期台電的模式,也不脫公家單位的慣例,就是依循法令規定,撥款做硬體設施,還未有策展的概念。當年公共藝術課承辦人員願意開放視野、也尊重專業意見,我便提供他們臺灣最早舉辦公共藝術節的策展資料,同時建議承辦人員,公共藝術案要能結合藝術節慶或者軟硬體一起規劃,導入策展。若作品僅是物質性的存在,連帶整個宣傳與核心精神的傳播、與社區的關係,都會非常薄弱。

台電體質更新 才讓創新發生

台電日後做了很多傑出的公共藝術案例,也得了許多相關獎項,實至名歸。能有今天的成績,根據我多年觀察,是因為有年輕的中堅份子在台電內部推動改變,也代表主管必須有一定智慧與視野,給予彈性,在不確定新做法是否可行之下,保留空間給下屬去嘗試過去沒有做過的事情,而承辦人員努力做出良好績效,政策就可以穩定。這種由下而上的改變,對老機構而言非常不容易,也是我很佩服台電的地方。

以北美館為例,身為館長的我也一直反省,美術館不應該僅是「展出美美的藝術品」的機構,而必須擴大觀眾群,將社會影響力拓展到純粹的藝術和美學領域之外,進入市民的生活。所以北美館做了很多跨領域計畫,2018年、2020年的台北雙年展把主題聚焦在環境生態議題、探討人類與非人類的關係,並找出兩方合理的對話協商方式。

企業美感來自內在「氣場」

在機構內部從事美學教育,也非常重要。就像是女人要美麗,一定是發自內在,而非表面擦粉妝點,若有發自內在的氣質和思維,不用化妝,也很美,內心的「氣場」,會影響人心。

近期臺鐵也努力翻轉企業美學,局長在我的建議下,安排高階主管來北美館看董陽孜展覽《行墨》。後來發現,臺北、臺中、新竹內灣、臺東等不少車站的字體,全都出自董陽孜老師之手所,員工立刻變得很有動力看展。所以說,創造關聯、讓人自發產生興趣,可提升內部員工的美學。「氣場」改變,才會讓事情走得長久,也能讓不同專業之間互相交流與尊重。

再舉臺鐵觀光列車重新設計為例。原本老技師可能不願意讓藝術家來介入改造,不過若用包浩斯理論「Form follows function」(形式追隨功能)來看,形式可以跟著功能改變,一旦找到新的物料與生產線,在材料和規格上突破,就有別的路可以走。這個道理台電也一樣受用,同樣是功能絕對掛帥的機構,可以去想怎麼做到「形式追隨功能」。

又如,早期城市四處可見的變電箱被民眾批評又醜又礙眼,第一代的「美化」是刻意畫一些沒有表現性和美學思維的動物、花草圖案,是錯誤的公共藝術概念,反而更顯出它的「不美」!

2016年臺北世界設計之都,由文化局委託台電協助水越設計做變電箱改造,設計界都知道,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就像把不適合的妝扮、誇張不協調的衣服換掉,即所謂「減法美學」。

企業表裡要一致 有賴跨域溝通順暢

機構內、外部的溝通是否順暢,也會影響美學品質。我常去台電大樓開會,非常欣賞大樓外及大廳的幾件藝術作品,但是大廳內搭配的盆栽、會客區的家具、文字設計,都仍有進步的空間!好的藝術作品容易在這種情況下受忽略乃至黯淡,甚至與功能環境產生衝突。

又如,點亮十三層一案,點亮儀式前幾位公共藝術評審去驗收,赫然發現旁邊民宿的燈光在整體環境中顯得太亮、太突兀,但因無法可管,因此有賴台電的積極溝通。公共藝術跟環境有極大關連,機構內外部溝通上的斷層,會讓一個很好的設計,最終呈現效果打折。有好的溝通串連機制,才能讓事情往好的方向發展。

替公共藝術界培育專業人才

林口世大運選手村社會住宅公共藝術設置案,我也是執行小組委員之一,這個案子原本由「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自行辦理公共藝術設置,遇到瓶頸後,執行小組委員一致建議依《公共藝術設置辦法》第30條及《政府採購法》第40條規定,委託台電作專業代辦。

上述例子可見,公共藝術界對企劃執行人力求才若渴。一般公務單位,建築更新、新建機會並不多,難有資源培養公共藝術專才;台電設立了公共藝術課作為專責單位,可以恆定地發展專業,進而有能力替其他單位代辦,對於整體公共藝術發展有極大的社會影響力,這是我看到台電不可思議的突破。

林平 館長

現任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東海大學美術系教授。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學藝術教育碩士(MA)及藝術創作碩士(MFA)。專長為藝術管理、獨立策展與評論、藝術教育和藝術創作。歷任文化部、交通部等公共藝術審議委員。

相關文章

發揮團隊協作戰力 與風共舞

如何提升風力發電預測的準確性,進而提高發電效益、協助電網調度,有賴跨領域的團隊協作,以及更開放的氣象......

日月潭水庫永續 是台電的社會責任

臺灣大大小小水庫共100多座,以重要性排名,日月潭名列在前。從社會責任的角度而言,台電維持水資源的永......

企業與社會良性溝通的正思維

企業與各年齡學生溝通、結合,進而產學合作,不僅互利雙贏,對企業來說也是善盡社會責任的體現與努力。......

期待台電大數據處成立 邁向循證數位治理

大數據分析必須結合數據領域的專家、年輕人的創意及經驗老道者,才有可能問出正確的問題來,經過長時間的探......

穩定供電 中央與地方聯合作戰

臺灣目前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尚無法穩定供電,要維持電力系統穩定,傳統火力電廠仍不可或缺。在減少燃煤機組的......

環境保育與電業發展的雙贏策略

站在野鳥學會的立場,我們很願意協助像彰濱光電這種能產生正面價值的綠能開發,開發與環境之間的兩難,不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