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節令生活─春天「瘋媽祖」的餐桌滋味

687期

1377
0
5
文、 圖─陳淑華

當年執著於春天瘋媽祖的時節前往嘉南平原,進謁一間間廟宇之餘,更搬回一箱箱的產地彩椒,只為嘗到蘊含「媽祖味」的「義式開胃菜」。

「冬至在月尾,烏寒在正二月。」年前才說暖冬而已,沒想到過了年,自農曆正月以來,臺灣承受著一波波冷氣團的考驗。去年冬至國曆12月22日落在農曆11月末的27日,老母親掛在嘴邊的這句諺語果然靈驗,老祖宗傳下的智慧確實了得。

2月中旬,農曆正月末的一個早上,我迎著陣陣的寒意上菜巿場,正為買什麼菜費思量時,眼角一掃,有黃有綠的彩椒進入視線,突然想起曾經也是這樣一個春寒料峭的清晨,不,應該是天剛破曉的更早時刻,我便被陣陣從遠處傳來的喧天鑼鼓聲叫醒,怱忙起床,胡亂梳洗一番,睡眼朦朧終於趕上媽媽,跟著一群鄰里的阿公阿媽坐上遊覽車,那樣一趟旅程雖說是為了媽祖進香,但對我來說,可是為了在這之前幾年見識到、卻沒有買的那一袋彩椒,為了吃一口從農人手中接過來的新鮮彩椒。

在嘉南平原撞見普羅旺斯

每年農曆正月21日,離家不遠的土地公廟都會帶團舉行二天一夜的媽祖進香活動。不知從什時候開始,母親年年都參加這個行程,起初,我視它為一般老人家的拜拜旅遊,出遊回來帶些伴手禮也是理所當然,有一年,我突然發現在糕餅、飴糖、花生、蠶豆酥等當地的特產外,媽媽帶回的還有整箱的番茄、整袋的蒜頭、菜脯等食材,這是食材採購團嗎?那一大箱金黃色的小番茄,好重啊!住家附近的市場不就有得買,要如此千里迢迢地搭著遊覽車去買回來嗎?我既納悶又好奇,腦中不禁閃過,每次進香團回來,去接母親的情景,從遊覽車搬出來一箱一箱的寫著番茄或彩椒的大紙箱,每個阿公阿媽都滿載而歸,要勞動家人推著推車來,才扛得回那一箱箱進香取得的「戰利品」。

有一年,我終於忍不住跟著去了,清晨從臺北板橋出發,一路南下,二天一夜的行程,雖至少有8、9間的媽祖廟要停留拜拜,但主要的還是三足鼎立在嘉南平原上的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以及溪南六興宮。當第一天午後抵逹供奉著黑面三媽的六興宮時,我被眼前的景像震住迷住了,從停車場到廟前可能只有二、三百公尺,但金黃的玉米迎面而來,鮮艷的彩椒,一會兒紅,一會兒黃,一會兒綠的在我眼前變換著,還有一箱箱有大有小的番茄,聖女番茄、玉女番茄還有牛番茄等,也是各盡所能展現著它們的鮮紅鮮黃。

我到底身在何方?六興宮位在廣大的田疇中,這裡明明是嘉南平原,我卻想到了法國的普羅旺斯,之後到了奉天宮,再到當天要過夜的朝天宮,那種充滿普羅旺斯想像的色彩一路揮灑著,南瓜、荷蘭豆、黃帝豆、大頭菜更以它們的本色豐富之。像母親這樣一輩子掌廚的主婦,面對產地如此新鮮的蔬果怎能不動心,而一箱一箱,一袋一袋的往車子搬呢?

美好彩椒,臺式與歐風雙饗

誘惑多了,反而不知如何下手,那一回我的處女行,竟然沒有將彩椒搬上車,以致回來以後,總是對產地有普羅斯想像的彩椒的滋味有著無限的垂涎,這種一山比一山還高的舌尖想像,又得隔一年才能有機會將它具體化,沒想到在那之後的一年後我還是沒有成行,一種無論如何要吃它一回的心願便形成,終於讓我再次隨著母親坐上媽祖進香團的遊覽車。

記得那一回,過了中午,一路趕了彰化南瑤宮、嘉義朴子配天宮,到了第三間媽祖廟六興宮,一大袋彩椒搶先被我提上車,坐在前面的一位媽媽見著了,說這切一切沾梅粉很好吃!是喔!當時我從來沒有想過如此的組合,只想用它來煮一道義大利麵,一盤富有普羅旺斯想像的彩椒義大利麵。旅程結束後,隔天,我迫不及待地切了一盤生鮮的彩椒,家裡剛好有一小袋之前媽媽她們歐巴桑不知從哪裡一起買來的梅粉,我加了一點醋,調了調,拌了拌,沒想到先端出來的竟是這道臺灣味濃厚的簡單彩椒沙拉。這是什麼樣的滋味,吃起來爽口無比,但酸酸甜甜的梅粉似乎抵擋不了藏在鮮艷色彩下的帶點青澀的「椒」性。

後來,碰巧翻到曾旅歐的作家韓良憶為《旅人的食材曆》寫的序,歐洲夏日的尾聲,市場裡本周促銷的彩椒被送進烤箱,烤到微焦,剝皮去籽,撕成長條,拌上油醋和蒜頭,小醃一番,最後拌上洋香菜,一道讓她的親友吃個不停的「義式開胃小菜」便登場了。看著看著,我不禁也動起手來,沒想到真的對胃了。

手邊沒有洋香菜,也懶得調油醋,僅僅用醋和蒜末,大量的蒜末,當然也是那回從北港產地買回來的蒜頭刴成的,如此而已,竟就叫我的胃折服了。烤得軟軟又彈性十足的彩椒,充分吸收了蒜醋的滋味,竟將那「椒」性轉化成一種溫順的甜味,讓它成了名符其實的甜椒。這是吃彩色甜椒吃得比我們有歷史的歐洲人所掌握到的滋味吧!

那時吃著這道迷人的「義式開胃菜」,再讀韓良憶的文字,歐洲的甜椒盛產於夏天,這道小菜之於韓良憶可能充滿歐洲夏日色彩,雖對嘉南平原產的甜椒有些歐洲的幻想,但它終究不同於韓良憶的,在我的心中,它是一道不折不扣帶著濃濃「媽祖味」的初春開胃小菜。

懷念那些年一起追的媽祖味

彩椒移植到臺灣已近2、30年,在臺灣中南部生根,於冬天達到生產的高潮,一直到春天來臨都還是盛產期,而此時正逢全臺各地的媽祖信徒前往嘉南平原的媽祖廟進香。在臺灣的開發史上,嘉南平原的起步很早,幾間媽祖廟的歷史悠久,香火更鼎盛。「北港媽祖蔭外方」,說的便是北港朝天宮的媽祖神威顯赫,特別庇佑外鄉的善男信女。全臺各地供奉媽祖的廟宇大多從此分香,如此一來也可以興旺自家神明的香火。臺灣雖有「三月瘋媽祖」之說,但事實上從大年初一開始到農曆3月23日媽祖生日的這段期間,各地的廟宇都會帶團前往這些大廟進香。我家附近的土地公廟供有從彰化南瑤宮、新港奉天宮以及北港朝天宮分香而來的媽祖,此番進香也帶有謁祖的意味。

二天一夜的進香行程,沿途參拜10間左右的媽祖廟,十分累人,尤其對整車大多像媽媽這般上了年級的老人家而言,在遊覽車上上下下,更是辛苦。不過每到一廟,在響徹雲霄的鑼鼓聲中,她們人人手中一柱清香跟著浩浩蕩蕩的陣頭往前踏出的步履還是堅定的,香火裊裊間的眉宇更是虔誠的,而將一箱箱蔬果搬上車子時的力氣也十足,因為她們都有對家中餐桌好味的期待,對一家大小平安的期盼。

回想當年執著於這樣飄著「媽祖味」的「義式開胃小菜」,不能用家裡附近市場裡買來的彩椒,一定要是循著「媽祖進香團」的路線前往嘉南平原買回的,除了跟著進香團,還曾多次偕好友趕在瘋媽祖的時節前往之,如今80好幾的母親,行動不便,已好多年沒有參加進香團。春天瘋媽祖的滋味也幾乎已從我家的餐桌消失了。

今年在寒流的考驗中,甚至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威脅下,在巿場的一角望見成堆的彩椒,驀然想起我家昔日春天有著媽祖賜福的餐桌滋味。啊!不管它們是不是來自嘉南平原,還是買回家來做一道「媽祖味」的義式開胃小菜吧,也順便買些盛產的番茄吧,做做那陣子也常煮的番茄炒蛋,不過就是找不到北港街道上可見、帶著綠色莖梗剛從田裡採下的蒜頭,無法用蒜梗煮排骨,煮一碗開脾的湯……

作者簡介

陳淑華

喜透過日常事物,特別是食物,探尋生活的可能性。著有《島嶼的餐桌》、《彰化小食記》、《灶邊煮語》等。作品屢獲開卷美好生活書獎與金鼎獎肯定。

相關文章

綠野仙蹤─路邊的野花時光 平地篇

我們知道的開花植物超過25萬種,還有很多我們沒發現的。我們認為25%的綠色植物會在50年內滅亡。研究......

旅人行腳─守護一片茅草屋頂 走讀深坑百年茶山

深坑炮子崙一帶的茶山,保有里山農業生活智慧,古道深處的林家草厝,不僅守住最後一片茅草屋頂,也牽起人與......

發現臺灣新世力特輯03─「不貳偶劇」創辦人郭建甫

年近30的郭建甫,從小鍾愛布袋戲,從打雜、跑龍套到拜國寶大師陳錫煌為師,20年養成真功夫;他創辦的不......

發現臺灣新世力特輯02─「RE-THINK重新思考」創辦人黃之揚

環保社團「RE-THINK重新思考」善用社群媒體與設計的力量,將艱澀的環境議題玩出潮味,玩到贏得國際......

一首歌的時間─不想忘記的歌

如果「母語」用字面的意思解釋成「母親的家鄉話」,那麼我的「母語」該是蘇州話(吳語)。 我的外公外婆......

豆知識補給站─餐桌上的外星人 章魚綺譚

還記得最早的那隻章魚哥嗎? 這隻名喚保羅的章魚,在英國孵化,仙逝於德國奧伯豪森的 Sea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