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發現臺灣新世力特輯03─「不貳偶劇」創辦人郭建甫

二十年磨一劍 改變偶劇「不貳」心

687期

2504
0
5
文─張尊禎 圖─郭建甫

年近30的郭建甫,從小鍾愛布袋戲,從打雜、跑龍套到拜國寶大師陳錫煌為師,20年養成真功夫;他創辦的不貳偶劇,融合傳統與現代,讓古典布袋戲的美感與技藝煥發出新生命。

2019年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由不貳偶劇推出的《道成》,獲得了高度好評,不論在劇目內容及表演形式,都突破了傳統布袋戲的展演手法。《道成》文本改編自日本平安時代的傳說,劇中安排日本藝術家以說書的方式吟唱,全程60分鐘以日語演出,跳脫了語言上的隔閡,觀眾對劇情的理解流暢無礙;更令人驚豔的是拿掉了傳統彩樓的框架,打破操偶師與偶之間的距離,提供全新觀看偶戲的方式。這一切創新的幕後推手,正是年近30的團長郭建甫。

「我一直在探索與探討,將布袋戲繁重的彩樓布景取捨後,留下最原始卻也是最美的畫面給所有人。」郭建甫多年對傳統劇場改良的執著,都在《道成》劇中一一實踐。

鍾愛布袋戲 從打雜跑龍套到出師歷十年

曾有「全臺最年輕的布袋戲演師」之稱的郭建甫,與布袋戲的淵源有20年之深, 2012年創立「不貳偶劇」時,是年僅21歲的大三生,以傳承及推廣東方傳統偶戲藝術為宗旨,團名「不貳」,意指「專一獨特」的創團精神,以提升傳統偶戲的被接受度,郭建甫說他知道創新這條路很難走,但下定決心改變,就別無二心。

郭建甫對傳統戲曲的鍾愛,來自於小時候跟著曾祖母看京劇的生活經驗,潛移默化中,讓他10歲接觸到學校布袋戲社團的成果發表,便深受吸引,開始一步步踏上學習之路。國中時期,因參加小西園掌中劇團的研習活動,讓他大開眼界,見識到職業劇團的專業,一到假日便常跟著劇團到處演出,「當時我是小西園內年紀最小的,從練臂力開始,往往得舉著戲偶一個小時不動,也學習扮仙、武打動作等套路,偶有機會便上台磨練,其他時間則是泡泡茶、打雜。」

喜歡畫畫的郭建甫,高中時期念的是復興商工美工科,原以為未來將走上設計一途,但6、7年布袋戲的投入讓他難以忘情,便轉而想收藏戲偶,但一尊戲偶價格不菲,因此動了想要自己製作的念頭,遂拜入國寶大師陳錫煌的門下。但原本只想學製作,卻被陳錫煌師傅一番話點醒:「你若不學布袋戲,怎麼知道帽子好不好戴?道具好不好用?若想學刺繡、裁縫、雕刻,你去外面學就可以,不必來找我。」於是郭建甫便利用假日到師傅家中勤加練習,如此持續了2、3年,重新將布袋戲基本功扎實打下,當然也利用練習時一邊窺視師傅製作帽子的訣竅,私底下也常自己拆卸帽子、衣服了解製作的結構與方法,對有設計底子的郭建甫來說很快就了然於心,逐漸上手,精巧的手藝也得到了陳錫煌師傅的認可。

創辦劇團 身兼主演、行銷、道具

大學時期對郭建甫來說是一大轉捩點,「當時我選擇念夜間部,因為想利用白天時間多學一點布袋戲。」這段時間,郭建甫除了晚上上課、半夜做設計,白天也常跑其他劇團接案,他發現傳統劇團的生存模式與以往大不相同,廟口演出的市場逐漸萎縮,表演機會多半透過公部門資源,但多數傳統劇團並沒有提案的經驗或能力,加之想創造更多上台磨練的機會,所以就決定獨當一面成立「不貳偶劇」,靠自己的力量徹底實踐改變。

「剛開始非常痛苦,因為從零開始,就算改變傳統的幅度很大,得到的效應也不見得倍數成長。從劇團成立到今天,大部分都只有我一人,主演兼企劃行銷、道具製作等。」

除了演出人員的調度外,這一行的甘苦還包括資歷的累積、道具器材取得等,郭建甫不靠家人資助,而是採取以教學活動累積知名度、開辦講座培養觀眾、手做道具以物易物,或做設計賺點收入,逐步添加設備。這段期間郭建甫也擔任國小布袋戲社團指導老師、大學戲劇系布袋戲表演課程的協同講師,並參與文化部「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陳錫煌布袋戲傳習計畫」的第二屆藝生,直到2015年起劇團才算站上軌道,受邀演出機會增多,除了偶有商演,也申請公部門計畫作為部分經費來源;且多次跨足國際以中英語雙聲帶表演,不僅讓外國人欣賞到傳統布袋戲之美,也打開了郭建甫的眼界。

戲偶製作精細 成總統出訪贈禮

郭建甫指出,不貳偶劇之所以沒有取名不貳掌中劇團或布袋戲團,是不想限定演出劇碼只在布袋戲,他認為所有木偶表演都是相通的,只是他個人偏好東方古典風格,也學傀儡戲,「有關布袋戲的所有面向都要學會。」這是陳錫煌師傅對他的耳提面命。

高齡90歲的陳錫煌是臺灣唯一獲得「重要傳統藝術布袋戲類保存者」、「古典布袋戲偶衣飾盔帽道具製作技術保存者」兩項國家頭銜的傳統布袋戲師;而郭建甫師承陳錫煌,也是臺灣布袋戲界少數會演、又會製作戲偶衣飾盔帽道具的藝師,因此2017年蔡英文總統出訪巴拉圭時,其設計組裝的布袋戲偶作品獲選為總統贈禮,讓年輕人有機會在國際間發光。

「在預算有限、不到一星期的時間要獨力完成作品實是困難,於是在溝通協調下,由我負責規劃設計,再以現有配件或半成品組裝修改完成。」學設計的郭建甫對於美學、色彩有獨特見解;戲偶衣服上的紋飾、顏色,是他配好圖案請人依樣刺繡;偶頭請人雕刻好,他再做加工處理;就連禮盒的包裝設計,也都是他的巧思,不貳除了肩負偶戲的傳承,也致力於傳統布袋戲美學的呈現。

為了將布袋戲向下扎根,郭建甫也致力於製作親子觀看的兒童劇,常將環保、安全、校園等生活教育加入故事內。「但現在人常將偶戲視為兒戲,兒童化久了會減低布袋戲的藝術性,所以我認為兒童劇要做、成人藝術也要做,否則層次無法提高,因此才有了《道成》的誕生,探討人性、生命的議題。」

道之有成,融合傳統與現代

2019年於大稻埕納豆劇場演出的《道成》,可謂不貳偶劇再闢傳統戲曲新道路的實踐。除了探討男女之情的劇目有別於傳統忠孝節義的套路外,更加入了現代劇場的展演手法,舞台表現形式幾近極簡,尤其以拿掉傳統彩樓為一大突破。

「我認為舞台上的一切都要有存在的意義,否則就捨棄。傳統演出,彩樓就是個小舞台,可遮住操偶師,並與外界隔開避免干擾,但今日進到室內劇場,整個空間就是一大舞台,必須善用燈光、音響等設備,所以我讓身穿黑衣的操偶師露出,利用側光與頂光投射在戲偶上,讓操偶師退出時臉部是暗的,目的就是讓觀眾了解偶被支配的概念,操偶師也是偶的一部分。」郭建甫解釋說。

有鑑於前場舞台的精簡,後場也簡化只剩一個人,捨棄傳統嗩吶、鑼鼓的喧噪,以鼓和木魚分別表達戲偶的心境;如同主演者一人同時搬演兩個偶的角色,樂師也分別挑戰兩手敲打不同的頻率,讓觀眾感到耳目一新。就連戲偶的製作,郭建甫也絲毫不馬虎,這一次他嘗試偶頭不上漆,保留木頭的紋路,使毛細孔更接近皮膚的紋理;衣服的配色也很講究,從色彩中可讓觀眾感受角色的性格……,種種的嘗試,就是要將最美的畫面,呈現給在場的每一位觀眾。

對郭建甫而言,《道成》這齣戲最辛苦的所在,是要抽離大眾對傳統布袋戲的認知,加入一些原本不存在的東西,因為沒有前車之鑑,所以只能單憑自己的觀念去執行。包括他這次將主演(頭手)象徵權威的口白交給二手,也就是由日本藝術家金川量以日語來吟唱,打破了布袋戲長期以來的傳統;也加入了日本歌舞伎灑紙片的舞台效果,將觀眾的眼界提升到另一番新境界。

問起《道成》有機會再加演嗎?郭建甫說礙於補助經費與對首演的執著,目前沒有規劃,花二年的籌備時間只演出三場,所投入的心力是難以回報的,他說大家都認為偶戲較為廉價,但偶戲在劇場演出的經費是不少於人戲的。隨著《道成》落幕,郭建甫也著手鼠年的新戲,有別於《老鼠娶親》故事充滿過年的喜氣,他在新戲中則將老鼠比喻為街友,希望藉此發人省思探討城市污染與居住正義的問題。年輕的郭建甫永遠求新求變,嘗試偶戲的各種可能性,堅持繼續走自己的創新路。

郭建甫小檔案

1991年生,中國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

2012年創辦不貳偶劇,高中時拜陳錫煌為師。

2017年其所設計組裝的布袋戲偶,獲選為總統蔡英文出訪巴拉圭時的總統贈禮。

2019年大稻埕國際藝術節,與日本藝術家合作《道成》,以現代劇場方式呈現新時代的偶戲。作品獲台新藝術獎提名。

相關文章

發現臺灣新世力特輯04─鬼才漫畫家彭傑

畫風俐落明快、說故事功力一流的彭傑,闖蕩漫畫界的歷程,跟筆下作品一樣勵志熱血。他是臺灣少數活躍於日本......

綠野仙蹤─路邊的野花時光 平地篇

我們知道的開花植物超過25萬種,還有很多我們沒發現的。我們認為25%的綠色植物會在50年內滅亡。研究......

旅人行腳─守護一片茅草屋頂 走讀深坑百年茶山

深坑炮子崙一帶的茶山,保有里山農業生活智慧,古道深處的林家草厝,不僅守住最後一片茅草屋頂,也牽起人與......

節令生活─春天「瘋媽祖」的餐桌滋味

當年執著於春天瘋媽祖的時節前往嘉南平原,進謁一間間廟宇之餘,更搬回一箱箱的產地彩椒,只為嘗到蘊含「媽......

發現臺灣新世力特輯02─「RE-THINK重新思考」創辦人黃之揚

環保社團「RE-THINK重新思考」善用社群媒體與設計的力量,將艱澀的環境議題玩出潮味,玩到贏得國際......

一首歌的時間─不想忘記的歌

如果「母語」用字面的意思解釋成「母親的家鄉話」,那麼我的「母語」該是蘇州話(吳語)。 我的外公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