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照亮來時路 聽見老燈具的呢喃

687期

3723
0
2
文─洪鈴雅 圖─迪化二○七博物館

從「點」燈到「開」燈,人們對能源使用的習慣,古今截然不同。隨著科技和社會變遷,燈具持續汰換更新,不變的是人們對光的依賴與著迷。

傳說中,人們在某一年冬至謝神時,忘了祭祀燈猴,燈猴一怒之下,便跑到玉皇大帝面前告狀,他說人類懶惰、浪費、不知感恩。玉皇大帝聽信之後,便決定在這年的最後一天,沉島降水,淹沒臺灣島上的人民。人們知道了消息,便約定好在除夕這一天祭告祖先,相聚團圓直到最後一刻……結果玉帝查明真相,沒有降下災禍,人們開心地互道恭喜,走訪親朋好友互報平安。據說過年圍爐、守歲與走春的習俗,由此而起。

這段民間故事裡,上天庭告狀的主角─「燈猴」究竟是誰呢?在古早的無電生活,一般百姓將竹子彎折成架子,上面以淺盤裝盛油燈,以彎鉤或孔洞固定在牆上,提供夜間照明,因此有人認為「燈猴」其實就是「燈勾」的閩南語諧音。想像著燈猴扛著油燈盤、被燻得黑漆漆,辛苦負責照明工作,這微光探照出「電燈」尚未普及的生活樣態。

燭光點點的時代

古人將點火發光、以取光明的器具稱為「燈」。掛在牆上的燈猴不需考量移動的問題,但是外出時該怎麼照明呢?早年的農村社會要在夜晚「巡田水」,確認灌溉水源通暢,先人利用竹編製作直立半弧形的燈罩,底座裝置油燈,不僅能防風也有聚光的效果,加上符合人體工學的提把,使用時讓光正好照明腳前的田間小路,增添安全。

早期提供油燈的原料,主要是花生油、菜籽油,然而製油的程序繁複且成本較高,清末之後就逐漸以進口的煤油取代。從清代到日治時期,民生照明仍是以煤油燈為主,也有利用電土(碳化鈣)加水,產生乙炔燃燒的「電土燈」。而在廟宇神桌或是社交場合,乃至富裕人家,則會有精緻的舶來品油燈燈具;由於「傳燈」與「傳丁」的諧音,有些富裕人家甚至將進口的歐式燈具高掛在神明廳,撞擊出東西文化交流的火花。

日治時期,路上街燈不若今日這般明亮,甚至許多地方夜晚時漆黑一片,因此殖民政府要求,夜晚騎腳踏車要加掛車燈。這些燈具的設計,搭配玻璃燒製、金屬的接合,兼顧照明、防風與控制燈芯長短來調整亮度的功能,且因燈具珍貴,為了防竊,都附有提把及環扣,便於拆卸和隨身攜帶。這些「時代的眼淚」至今仍保留著工藝與欣賞的價值。

臺灣初來電,電燈非一夕普及

在十九世紀末,電燈開始進入臺灣社會,劉銘傳在清光緒11年(1885年)修築臺北城牆時,在行館內與主要街道安裝電燈,雖然是臺灣電氣事業的新嘗試,卻僅是小規模實驗性質。

臺灣電業的正式發展,始自1903年的龜山水力發電計畫,1905年啟用時僅送電至臺北城內、艋舺、大稻埕,而後陸續在北中南興建小型水力發電所;為了拓展電源,總督府於1919年成立官民合營的臺灣電力株式會社,即台電的前身。

然而到了什麼時候,電燈的使用才開始普及呢?煤油燈與電燈使用習慣的轉換,並非一夕之間完成。整個日治時期,電燈的主要用戶為官方機構、商家與旅館;一般農家由於遠離都會,輸電線尚未到達,加上收入隨季節收穫不穩定,無法負擔電費的固定支出,且農家生活型態依循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模式,無燈便早早休息,以至於多數傾向使用煤油燈。

用電與電燈的漸進普及,有賴兩個重要的因素:一、油價抬升,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後,各項資源珍貴,油料用於機械與重工業發展,造成燈油的價格逐漸升高。其次是輸電設施的發展,日治時期投資發電廠與推動電氣事業,尤其1934年完成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後,到後期已經能較穩定地供電。

綜合這些條件之下,雖然剛開始申請使用電燈者不多,但隨著輸電設施的擴大,加上日本總督府推出各種裝設電燈的優惠、介紹電燈的便利性,與提高民眾對電燈與電器用品的認識,民間對於電燈的接受程度也越來越高。到日治末期,電燈的普及率已經接近40%,也被用來宣揚文明、進步的象徵。有趣的是,當時電力公司對家庭用戶的電費計價方式,是看家裡申請哪些電器設備,以及日或夜間使用,再依月收費,不過帳單上只有電燈、電扇兩種電器而已!

燈的華麗轉身

二戰之後,臺灣逐漸從農村轉向工商業發展的社會,各項建設一一齊備,重要的電力供應系統也逐步完善,而電燈的廣泛應用就是最明顯的指標。

1950年代,各家報紙不時出現「某某農村將大放光明」、「某地完成電燈設備,舉行通電典禮」等標題,電氣行也常刊登報紙廣告賣燈泡、燈具。這波來電潮,是由於1954年起,省政府、農復會、台電公司三方攜手推行農村電氣化工作;1961年4月省建設廳統計,農村地區已完成698個村里、59,328戶裝設電燈,耗資7,400餘萬元,鋪設的配電線路總長1,597公里,電力深入山區海角。

此時,各行各業也依自己的需求將燈具做改裝使用,發揮光的效益。例如早年的照蛋器就是利用錐體的設計來聚光,以檢查是否為無精蛋或活胚蛋,透過確認卵的發展階段,以充分利用孵化空間。船上的漁燈,則是高亮度的鹵素燈泡或高壓汞燈等,利用魚的趨光性,達到誘魚和集魚的效果;只是也造成漁民容易有視力受損的職業病。

燈不僅提供夜晚的照明,也延伸人們夜晚的社交生活。日治時期已將燈泡或招牌作為裝飾使用,但到了1960~1980年代,這些兼具娛樂功能的燈具,才結合著社會轉型大放異彩。在家庭代工盛行的年代,臺灣靠著聖誕燈的外銷,獲得「聖誕燈王國」的稱號,1988年還曾創下新台幣239億的外匯,不僅點亮節慶也帶來經濟收益。

經濟起飛的年代,熙來攘往的街上,各式各樣的霓虹燈、招牌燈如雨後春筍,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每一根霓虹燈管,都結合細膩的玻璃工藝技術,透過師傅熟練的技術,在高溫下彎折成特殊的型態,若是遇到複雜的字體,更是考驗師傅「一筆畫」的功力,完成後再將不需要發光的部分塗上黑漆,在光與暗的協調中,讓主題得以綻放光芒。時至今日霓虹燈多被便利的軟式LED燈條取代,人們對燈的需求也從照明、安全、專業應用,更加往娛樂、環境塑造與創意展現發展。

從「點」燈到「開」燈,這每日例行的動作,不知不覺道出人們對能源使用的習慣已經不同。從煤油的使用到電網的全面普及,燈具隨著科技和社會變遷,持續汰換更新,唯一不變的是人們對光的依賴,古今依舊。那個差點釀下大禍的「燈猴」,隨著油燈的退場隱沒在傳說之中……可是,當我們按下開關,在來電的瞬間,牠似乎又跳出來,提醒我們,記得感恩這得來不易的光明。

參考資料

1 感謝迪化二○七博物館華安綺館長導覽「燈─照亮老台灣」特展,展期至2020年6月25日。

2 吳政憲(1995)。繁星點點:近代台灣電燈發展(1895-194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29)。

相關文章

想乘風昂揚 非洲男孩用風電翻轉人生

16年前,位於非洲東南部的內陸國馬拉威,一位充滿好奇心與求知慾的男孩,利用風力發電幫助社區孩童就學,......

小而美的英國斯托克波特微水力電廠

空拍機從英國斯托克波特(Stockport)市外戈特(Goyt)河上的奧特斯浦(Otterspool......

電動車新生活

聽到電動車,你第一個聯想到的印象是什麼?跑得不快?價錢昂貴?還是只存在科幻電影中?事實上,電動車不僅......

漫談日本節能之道 不需苦行 生活更舒適

在日本,日常生活中的聰明節能,能省錢,又能讓日子過得更舒服,甚至讓工作、戀愛更加順利。只要洞悉人性,......

公民電廠向前行 創新綠能模式 環保與公益並行

綠能已是世界趨勢,近年美國、臺灣都發展出以公民或社區參與為主的能源轉型案例,在提升綠能產量之外,也投......

離島不離電 創新能源拯救孤島

對於孤立的海島而言,無論是傳輸電力,或是運送燃料,都是費時費力成本高昂的負擔。臺灣在擁抱綠能的路上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