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環境保育與電業發展的雙贏策略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秘書長 李益鑫

685期

2302
0
5
口述─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秘書長 李益鑫 整理─張瓊方 攝影─鄭元慶、王綉惠

站在野鳥學會的立場,我們很願意協助像彰濱光電這種能產生正面價值的綠能開發,開發與環境之間的兩難,不需要總是用衝突的方式來面對。開發行為是迴避不了的,我們不能烏托邦式地既不想開發,又要有好的生活。我們倡導簡約生活,但對於基本需求所產生的開發行為,在嚴格的把關下,還是可以找出一個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再生能源vs.生態保育

我的基本邏輯建立在兩件事情上,一是再生能源的發展,二是生態保育。再生能源的發展不等於生態保育,它只是在人類利用環境的過程中、取得電力的選項上,一個比較現代、進步的方法。往回推10年,大家認為核能是件好事;再往回推50年,大家覺得燒碳比砍木頭燒柴來得更有效能。

再生能源本質上仍是一種開發行為,以光電為例,要在本來自然的環境中鋪上太陽能板,對保育團體而言還是有很大的壓力,只是相對於臺灣目前正在利用的能源主體—火力,無論是燃煤或是燃氣所產生的空氣污染,再生能源在發電過程中對環境產生的衝擊較小。

生態保育不光是保護大自然,某種程度上也是讓人與人之間的社會結構有一個正向的元素被埋在相處的過程中。如果懂得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存權,又怎會不懂得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在意弱勢族群?

再生能源的發展對於自然生態保育的好處在於,當我們在能源的開發過程中思考會不會影響環境時,這些條件就會被放到各種選擇和討論中,無論是被迫還是主動意識到,對於要照顧生活環境這件事來說,是很重要的條件。

大家說,推廣再生能源是為了保護地球,但我必須很直白地說,包裝在口號、意識形態中,更多的是在建設過程中產生經濟上的動能。

目前推動的再生能源,包括地熱、沼氣、潮汐、風能、光電。沼氣規模經濟不足,地熱也還沒有突破性的技術。風能和光電,因為有相對成熟的技術,和足夠的規模經濟支撐它發展。在全世界都有需求的情況下,會產生很大的動能,產業也自然朝這兩個方向調整。

生態與電業雙贏的彰濱經驗

彰濱原始用地早已被徵收為工業區,徵收時未做環評,但近年環保團體的調查顯示,整個大彰濱工業區的開發,已改變了海岸線,即便大肚溪口劃設為保護區,野生動物反而急遽減少,因為南北兩邊都是工業區,生態系統早已被瓦解。候鳥的數量就是明顯的例子,聽以前的前輩說,早期一次可以看到上萬、甚至破十萬隻的候鳥,現在調查一年加起來都不到一萬隻。

所幸彰濱從初始計畫的火力電廠改為光電場,中華民國野鳥學會毛遂自薦,獲得台電再生能源處陳一成處長的首肯,在興建前期就能參與其中,協助確保崙尾區第一個指標物種小燕鷗的生存。再生能源處也確實做到調查全區小燕鷗的巢數,在部分的保留區裡做出相對可以被利用的環境,並嚴格要求廠商,施工必須避開小燕鷗的繁殖季。

中華野鳥學會的參與,讓開發的過程中減少錯誤的發生,首先顛覆的是一般人對「荒地」的概念。對人類而言,用不到的叫荒地,但是對其他生物來說,是需要之地。在潮間帶生活的鳥類,就是需要大量陽光曝曬的環境,繁殖性的鳥類如東方環頸鴴、小燕鷗,就是下蛋在這種連草都生不出來的環境。人們以為鋪草、種樹綠化會對生態有幫助,其實是幫倒忙。景觀公司原來計畫要在彰濱光電的「荒地」上種300棵植株,也及時踩煞車。

要維護一個環境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都不要去動它,要經營小燕鷗的生態環境,非但不要種樹,還要穩定地讓它長不出草。現在彰濱光電場留下那兩塊地就是原貌,保留礫石地,只是在中間做個水窪,讓小燕鷗有乾地可以繁殖,又有水喝。小燕鷗喝的是淡水,而淡水的主要來源收集自雨水,充分利用天然的資源。

說實話,彰濱工業區的環境一直在劣化當中,但即使經過干擾產生演替,我們仍希望能繼續維持,這必須仰賴長時間監測。鳥會志工雖可以協助觀察記錄,但只是片段,科學化的調查監測需要由專人有系統地進行。

如何保持動態的平衡,是未來監測的重點。生態系統非常複雜,是生物體與非生物體之間的關聯。例如小燕鷗與砂礫地、淡水水域之間的關係,牠要躲避其他生物的攻擊,就不能有太多草,草叢裡的蛇類就會攻擊小燕鷗的蛋和幼雛。因此連植物變化、其他物種都是監測的對象。

彰濱光電場的保留區依計畫建置了調查用的木製小屋,上面還鋪了面板,可以提供小屋用電,我希望這項初衷能夠繼續落實。光電場提供資源,環保團體提供知識,一起面對當前的挑戰。科學可以解答很多事情,也可以提供大家中立的討論資訊,透過這個方法,無論是對場域的維護,或是讓一般民眾了解光電場 與環境的關聯,彰濱光電都有很好的立基點,可以做很多事,有很多的想像可以發生。

有始有終,彰濱經驗才能成為環境保育與電業發展雙贏的典範。

相關文章

組織文化革新 成就美感與創意

企業社會責任必須從組織內部的革新和溝通做起,對外才能傳遞所相信的價值。台電公共藝術的耀眼成績,正是主......

期待台電大數據處成立 邁向循證數位治理

大數據分析必須結合數據領域的專家、年輕人的創意及經驗老道者,才有可能問出正確的問題來,經過長時間的探......

穩定供電 中央與地方聯合作戰

臺灣目前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尚無法穩定供電,要維持電力系統穩定,傳統火力電廠仍不可或缺。在減少燃煤機組的......

Rethinking到Rebranding D/S ONE再造台電品牌新形象

「Taipower D/S ONE電幻1號所」是台電首座結合美學、文創、綠能、科技及電力知識,具高度......

導入生命周期管理概念 強化鐵塔安全規範

隨著時代變遷,社會因素愈趨複雜,台電欲取得鐵塔用地變得更加困難,中華民國地震工程學會秘書長暨臺灣科技......

公共藝術X文資保存 開啟對話契機 跳脫傳統框架的嶄新視野

塵封33年的新北瑞芳十三層遺構,以公共藝術的嶄新面貌重新示人,不但賦予歷史建築全新的生命,也為臺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