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公共藝術X文資保存 開啟對話契機 跳脫傳統框架的嶄新視野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主任 王俊傑教授

682期

1608
4
16
整理 崔立潔 圖 王俊傑、集思創意編採團隊

塵封33年的新北瑞芳十三層遺構,以公共藝術的嶄新面貌重新示人,不但賦予歷史建築全新的生命,也為臺灣公共藝術與文化資產保存開啟嶄新的一頁,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主任王俊傑教授認為,台電以跨界方式推出這一次的活動,不單展現台電有別於以往的視野及高度,更重要的是,這影響了往後臺灣公共藝術的內涵,並將臺灣的公共藝術發展帶往另一個層次。

過去,社會大眾對公共藝術有既定迷思,就是要將一個物件依附在某個建築物本體上,而且一定要「看得到」的東西,才叫做公共藝術,長此以往,已經讓臺灣的環境美學變得突兀且膚淺。

但這次台電打破外界對於國營事業保守、限制的刻板印象,傾全力投入資源,充分授權與尊重專業,才能藉由這次活動充分展現出人為介入環境的藝術性是如何值得期待!王主任說:「這個案子是個重要的典範,除了它的量體夠大、能被看見外,整個計畫是經過整合、具有整體性的規劃,而不是單一目的,強加在環境上的視覺改變。」

動靜之間 展開藝術與地方的對話

王主任認為,這次台電選擇利用「光」這種平常摸不到、也非實體的物件來表現十三層遺構,巧妙地融入歷史遺跡,卻也不過分強調原本周遭環境的氛圍,大大顛覆了民眾對「光環境」美學的傳統認知。

不只用靜態的燈光展現十三層遺構之美,「優人神鼓」在點亮儀式後的動態演出,在動、靜之間,藉由不同藝術作品激起的火花及在地對話,或許是未來地景藝術活動的方向,尤其「優人神鼓」原本就在當地扎根許久,更了解當地,在藝術內涵上,足以展現融合環境的和諧感,而在演出的安排上,無論是舞台形式、燈光照度、表演服裝,無一不與十三層遺構主體相呼應,而展演內容不喧賓奪主,呈現整體規劃的細緻度,王主任認為這次的表演足以成為未來類似活動的啟發。

以十三層為起點 打造永續文資旅線

當然,這次台電嘗試利用「遠觀型」的公共藝術活化文化資產,並不只是期待十三層遺構成為臺灣新地標,更深層的意義乃成為帶動在地活化發展的起點,因此不單單是只能遠觀的十三層,接下來台電還將在水金九地區完成太子賓館、金瓜石神社等歷史建築修復,打造重現早年臺灣礦業輝煌歷史的一條文資旅線,帶領遊客體驗山城的昔日風華。

王主任十分肯定這樣的計畫,也認為這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對話契機。事實上,整個大金瓜石從日治時期一路走來,歷史背景帶來多元的人文發展,卻也有拋不開的歷史傷痕,加上這個區塊的人文元素組成複雜,包含了國營單位的土地及歷史建築、世居當地的在地民眾與多神信仰的宮廟系統,甚至近年來還有一些外地藝術家的進駐,整合起來實屬不易。但透過這個計畫的執行,將有機會帶領臺灣跳脫以往在區域發展及地方創生上,容易被商業或是特定政治目的牽制的疑慮,回歸環境與美學的連結,讓地區呈現原本該有的獨特性,如此才有機會創造出無可替代的觀光價值。

尊重專業才能開創嶄新觀光價值

王主任也提醒,萬萬不能以經濟收益的對價關係,去評斷活化文化資產的效益,如果投入成本就想要在一定期間內回收、甚至獲利的話,當發現經濟效益不如預期或沒有人潮,主事者或承包商一定會想盡辦法達到收益目標,因而自亂陣腳,造成原來的專業或美意大打折扣,很快淪為一個環境雜亂或毫無特色的空間。

要改變這一切,除了仰賴政府相關法規鬆綁、國民美學素養提升之外,王主任認為尊重專業是一切的起點,當民間與政府能有所共識,並攜手合作,臺灣就會出現改變的可能,而台電匯集各種領域的專業人士與諸多資源,讓十三層遺構的美好在眾人面前發生,就是最好的示範,讓我們看見文化資產不只能活化,還能更進一步深化,讓藝術、文資、觀光不再互相抵觸,而是可以取得平衡、相互依賴的存在。

相關文章

環境保育與電業發展的雙贏策略

站在野鳥學會的立場,我們很願意協助像彰濱光電這種能產生正面價值的綠能開發,開發與環境之間的兩難,不需......

Rethinking到Rebranding D/S ONE再造台電品牌新形象

「Taipower D/S ONE電幻1號所」是台電首座結合美學、文創、綠能、科技及電力知識,具高度......

導入生命周期管理概念 強化鐵塔安全規範

隨著時代變遷,社會因素愈趨複雜,台電欲取得鐵塔用地變得更加困難,中華民國地震工程學會秘書長暨臺灣科技......

從救災到減災 臺灣防災觀念大躍進

民國88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芮氏規模7.3的驚天一震,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也改變了臺灣整體的......

善用智慧微電網虛實相成 追求電力效率極大化

為了追求電力供需穩定的目標,台電與工業技術研究院都致力於電網技術發展,透過智慧微電網蒐集數據進行實驗......

分散風險、力求穩供 精進電網管理技術 強化電力可靠度

一般人聽到「電力吃緊」或是備轉容量率亮起黃燈,就會聯想到「缺電」,但真的是這樣嗎?工業技術研究院「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