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工業遺構化身藝術舞台 大師對談— 從光深入生活 用雕塑穿越時空

682期

1377
0
4

國際照明大師周鍊、新銳藝術家何采柔、優人神鼓藝術總監劉若瑀分別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I〉及《光明海島》等作品,以靜態裝置結合動態展演的方式,於今(108)年9月13日攜手點亮瑞芳礦業地景十三層遺構,讓日治時期的選煉廠化身大型公共藝術,也化為一道照亮記憶、歷史,過去與未來的和諧之光。在點亮前夕,三人暢談對十三層遺構的想像、彼此創作間的對話與過程中的挑戰。

十三層:微觀臺灣歷史的窗口

從紐約自由女神、北京頤和園到臺南奇美博物館,周鍊就像是光之詩人,以畫龍點睛的魔法,讓「光」為建築說故事,即使見過了數不清的特色建築,十三層仍給周鍊帶來全然不同的心靈與感官衝擊。對周鍊來說,九份、金瓜石一直都存於過去從電影所獲得的藝術與歷史養分之中,透過侯孝賢、王童等人的電影,「體會到臺灣過去礦業的歷史和延續。」

「其實我之前也不認識采柔,但就覺得她的作品應該很適合這裡。」周鍊爽朗的笑聲迴盪滿室,被大師欽點加入合作團隊的裝置藝術家何采柔,與十三層的初次接觸,便是和周鍊一起來場勘的時候,「非常、非常驚艷,當下只感覺到時間都靜止了。」回憶當時從停車場一路步行到遺構最頂層,走進這座宏大的歷史建築感受到的微觀敘事,何采柔仍是忍不住澎湃的情緒:「這裡的外觀看起來雖然像是廢墟,但是在細節中可以發現許多美麗的痕跡,從隧道旁邊的柵欄窺視,就可以看到隧道的另外一邊,在這個時間跟空間都靜止的時刻,開展了一個既廣大又超現實的想像空間。」

相對於透過這次創作才認識十三層的周鍊與何采柔,優人神鼓藝術總監劉若瑀過去三年多來幾乎日日與十三層一同生活、呼吸,若有朋友來訪,這裡也是第一個停留點。「這裡是山腳,優人神鼓的亙古劇場在山頂上,整個生態聚落的範疇就包括了九份、金瓜石和水湳洞。」劉若瑀用感性的語調,訴說她印象中的水湳洞:「有時候我們回頭一望,海上的漁船就像在高速公路上一排排亮著,再回頭,聚落晚上的光點,就像城市裡的珍珠一樣。」

十三層在他們眼中,是一段過去曾經輝煌卻帶有傷痕的歷史,「這裡的美是渾然天成的,外表雖然看起來像廢墟,但如果用燈光點亮新的詮釋,一翻身就能成為非常美的藝術作品。」劉若瑀說出藝術家們對這次合作的期待:「讓十三層成為一個看見臺灣的過去、當下與未來的窗口,重新認識這個區域。」

對話:不約而同的土地之愛

周鍊、何采柔及劉若瑀在各自的時空中聯手創作,卻不約而同地與歷史及在地的環境對話,也以「光」為媒介,與彼此的作品對話,在氣勢壯闊的配樂中,琥珀色的溫暖光芒從遺構的門窗中透出,與低色溫燈光層層交織,接著優人神鼓以錯落的鼓聲震撼天地,眼前這一幅作品用豐富的層次、人文的積累,傳達初見歷史建物的震撼,讓觀眾跟著時而凝視時空的靜止、時而回到日常的呼吸吐納。

「十三層不是一個死掉的古蹟,他的左邊有漁村、右邊有水湳洞(過去的礦村),是活的遺跡。」因此周鍊在照明設計上有了這樣的思路:「要表現出庶民生活的延續,這代表了過去人們在這塊土地上的奮鬥,以及對生命的認識。」藉由點亮,也讓過去沒有機會在這裡停留的人群感受到歷史的獨特切面。

周鍊將這次的作品命名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這裡的一切存在已久,『光』在這裡應該要順水推舟,不刻意做任何事情,把真正的歷史、痕跡與體驗保存下來,同時把遺跡往下推進,美或創作只是形容詞,我們在做的是『超越』。」超越表面的視覺驚豔,從而喚醒人們的內心,也喚醒人們與十三層之間的關係,於是便能夠不只看到這個作品,還會想要到漁村、到水湳洞去。

劉若瑀在試燈時才第一次看見〈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她用了很特別的形容詞描繪當時的感動:「我那天整個心就碎掉了。」那樣安靜、沉默,不彰顯自我,從真實中自然生成的美,讓劉若瑀看見藝術美學的高度,也同時感受到天地「為而不爭的大悲」。這是藝術家之間對十三層看似無一物,卻有花有月的美,不約而同的心靈共鳴。

周鍊以琥珀光來調節整體視覺感受,「不需要脫離和周圍漁村的關係,不需要干擾整個聚落生態的自然演出,調光是要讓一個作品能夠用亮度、色溫、彩度調整自己的姿態和形象,和環境共生共存,呈現出歷史性的延續,變成生活的一部分。」

在十三層後方、因污染管制而無法進入的坑道內,那發亮的英文字母〈I〉像是一扇可以推開的門,成為人們與這個地方的連結,而形狀細窄的〈I〉非常具有穿透性,更像是連結現實與想像的空間,何采柔以豐富的肢體語言和慧黠的眼神說出她的創作理念:「沒有把什麼東西遮蔽住,但卻在晚上產生了門縫的意象,好像要推開另一個世界給你看,於是在這個微微、細細的門縫,便能產生一個巨大、想像式的量體。」

而優人神鼓的作品又是如何與「光」進行連結的呢?這就要回到創作時期的靈感來源。劉若瑀積累多年的在地情感,讓每個橋段都水到渠成般湧現,「編舞靈感一開始就從腦袋冒出來,像是想做對大地母親的療癒、如何編鼓曲等。」但是某一天她突然閃過一個疑問,「布達拉宮是什麼意思?」(編按:許多人認為十三層遺構就像是臺版的布達拉宮。)

原來,因觀世音菩薩的居住地得名的布達拉宮,在藏文的原意之一就是「光明海島」,「我馬上聯想到臺灣這座海島,十三層就彷彿是觀世音菩薩點亮的一座大明燈,所以我們希望將這個作品呈現為一個祭典,向過往的祖先道謝、也療癒受傷的大地母親,因此在作品中有原住民祈福、淨化的儀式,也有在地宮廟的疏文誦禱,同時邀請居民和孩子一起參與這個祭典,種下象徵大自然五元素的生命樹,而《光明海島》就成為這齣劇碼的名字。」

劉若瑀面對著十三層,說出深層而細緻的感受,「這不只是一個演出,而是對土地的祭典,一個人類如何看見我們自己的問題與對大自然懺悔、祈請諸神護佑的祭典。」每尊神佛,都在十三層點亮的同時以「光」象徵愛的力量把臺灣建構成《光明海島》,「希望透過這個巨大的「光」把人心中愛的明燈點亮,從東北角的這個明燈點亮整個臺灣、整個島嶼,再透過島嶼周遭的海洋,讓這個愛的力量傳到全世界。」

挑戰:打開自我與在地對話的可能

「光」的意象穿透在周鍊、何采柔以及優人神鼓的作品中,是大美不言,是歷史微觀,是從在地自然長成的藝術詮釋,是超越感官的心靈體驗,也是喚醒人心、引領臺灣內在力量的光明燈塔。然而,這座燈塔不只是臺灣最大的歷史建築,更是臺灣以公共藝術活化污染控制場址的首例,談及創作過程的挑戰,周鍊以過去的經驗說明,「一般建築可以從都市、街道、行人三種尺度來思考照明設計,但十三層遺構沒有這些東西,所以需要一個新的定位,和心理層面的距離要更接近,就像采柔先前提到的『微觀』,那是一種個人的體認、體驗和衝擊。」如何讓光能夠形而上地引領人心,同時與環境融合、呈現真實的歷史,是周鍊的自我要求,也是完成這次作品最困難之處。

雖然何采柔在第一次踏勘便決定以「微觀」的角度出發,但該如何具體呈現,則是來自周鍊對整體作品的期待。「照明不是把它點亮就好,應該親自進入每一個場域,一層層把光調到最適合這裡的維度。」這翻轉了何采柔原本對藝術品外觀的思考,轉而從一個更無形、製造幻覺的概念出發,「比如把〈I〉架在最頂層,從視覺上營造出樓梯和台階的實體意象,好像可以推開門走到上面,但事實上裡面是空的,透過這個方式不會破壞到建築,又可以讓作品跟地方產生關係。」

「隧道裡面的〈I〉也是如此,在全黑的環境下,〈I〉放在哪裡才能讓人們從外面既可窺視,又不會破壞景深,呈現出整個隧道的幽深?」這次的思考脈絡,和過去在被何采柔戲稱為「白盒子」的建築物內架設裝置藝術完全不同,是很大的挑戰,但更大的挑戰則在施作期間出現。

由於整個建築的結構或平面圖已不可得,因此從一開始便耗費大量時間在繪製照明規劃的裝置圖,施作與試光過程不斷遭遇到到周鍊口中「複雜、不可思議的狀況與辛苦。」讓談話中總是不急不徐、溫厚有條理的周鍊老師也不禁深呼吸、吐了一口大氣,「裡面的地面凹凸不平,石板上也不能鑽洞,就算是一個兩米長的隧道,也要花費比平常多好幾倍的時間架燈、移燈,裝好之後還要一層、一層微調,對施工團隊來說也是很大的挑戰。」負責帶領工班架燈的「一隱照明設計顧問」朱文英主持設計師笑說從此之後,臺灣應該沒什麼地方可以難倒他們了。

相對之下,對在當地深耕多年的劉若瑀來說,由於十三層的點亮也點亮了在地的期待與交集,如何在作品中平衡這些正、負能量,倚靠的是過去時任黃金博物館建構時的館長,現任優人神鼓執行長王騰崇,他對水金九一帶山峰、樹木都瞭若指掌,並帶領優人團隊與地方舊識、新朋友們的諸多討論,以對探索常民文化的方式,拜訪並協助水金九一帶宮廟寺院,了解點亮的十三層遺構所開創的「光明海島」,正是由在地諸佛神明指引與優人神鼓一起共同進行的藝術祭儀,而淬鍊出集眾人之力、共同創造一個「以常民文化和當代表演藝術共融的新型態祭儀」。

未來:歷史、藝術與環境教育的交會

從〈天地有大美而不言〉、〈I〉到《光明海島》,周鍊、何采柔及劉若瑀在動靜之間,透過十三層的光,打開了在地凝視的門縫,也喚醒並傳遞對這片土地、臺灣這座島嶼的愛。

相關文章

點亮臺版「天空之城」 琥珀色光影 與海上點點漁火相映

中秋夜的水湳洞停車場人聲鼎沸,然而一到晚間七點,除了嗓音低沉的旁白男聲外,現場鴉雀無聲,眾人屏息等待......

黃金山城的前世今生 點亮十三層 啟動金水地方創生未來

台2線北部濱海公路陰陽海路段上方,有座依山堆疊、歷經歲月洗滌如龐貝古城般存在的「十三層遺構」,這是臺......

串連在地力量 文資旅線全面升級 照亮水金九

如同臺灣礦業縮影的「水金九」(水湳洞、金瓜石、九份),是位於新北市瑞芳區的三顆美麗寶石,擁有豐厚獨特......

點亮十三層精采瞬間(一)

這次活動特別感謝共同主辦單位新北市政府與基隆市政府,從活動籌辦期間的行政支援統籌,在新北市政府吳明機......

點亮十三層精采瞬間(二)

優人神鼓的《光明海島》融合在地宮廟及原住民祭儀,以祭典方式呈現對天地的感謝及敬畏。行雲流水般的旋轉、......

點亮十三層精采瞬間(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