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整個農村就是一座美術館 後壁土溝村的翻轉再造

672期

1426
0
1
文、圖 李順瑀

聽聞,位於臺南後壁的土溝村有座「農村美術館」,但這「館」卻不是真的館,進場也不需收取門票,因為農村本身就是美術館!土溝村以農村為畫布、農舍為展場、農民為藝術家、農產品為藝術品,將在地生活真實呈現。在這裡,你將看見的是一種信念與精神,更是一種堅持與傳承。

土溝村是嘉南平原上典型的傳統農村,早期因庄內有一土堤大溝貫穿,為河流改道後殘留的舊河道,成為平原上排水的圳溝而得此名。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人口嚴重外流,這是土溝村過去面臨衰微沒落的寫照;而從「一頭水牛」開始,到整個農村社區的改造,這其中的變化則是以在地力量為推手,在長達17年的歲月中內化醞釀而成。

水牛精神翻轉村落的未來

單調的景觀、偏遠的地理位置、落後的生活機能以及髒亂的形象,土溝村是人們眼中再尋常不過的小農村。民國91年,土溝村中幾名四、五年級生看到農村的式微衰落,總希望能為自己的家園做些什麼,於是他們從打掃環境做起,讓社區變得乾淨整齊,希望村民們能對自己的土地多一些認同感。

當然,他們的行動沒有在這裡止步,隨著「臺南市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的成立,社區的改變也正在發生。「我們想做到的是讓長輩們走出家門,共同參與社區改造的過程,因為最了解這個農村的非他們莫屬。」協會理事長張佳惠回憶,「當時農村裡剩下最後一頭水牛,我們想到老人家們對水牛總是懷抱著感恩的心,水牛不但是他們的工作夥伴,更是他們的日常話題。」代表著傳統農業時代堅忍不拔、刻苦耐勞的水牛精神,立刻引起村中長輩的熱烈迴響。

最先與協會合作的是蟬聯三屆石雕戶外創作展首獎藝術家侯加福老師,他受協會之邀,將村裡最後一頭水牛的樣貌以石雕的形式刻劃出來。創作的靈感從何而來?「農村的樣貌、我兒時的成長記憶,最重要的是村裡老人家們的經驗談,都是我創作這頭水牛的養分。」侯老師不假思索地回答,在創作的過程中,村中長輩不時會「予以指導」,對他們而言,水牛該有什麼元素、應是什麼樣貌,每位老人家對昔日最親密的工作夥伴擁有道不盡的豐厚情感。

用藝術活化農村的本質精神

在侯老師完成水牛石雕後,協會開始嘗試與更多藝術家合作。然而,將與農村調性不同的藝術引進,或將農村轉型觀光導向並非協會的目標,「農村要的不是改變什麼,而是要找回什麼。」張佳惠認真地說到,讓居民們安居樂業、在村裡感到住得有價值,才是協會的最終目標。

這也打破了藝術家原有的創作概念,從喧嚷城市到僻靜的鄉村,從封閉的工作室到開放的討論空間,實際融入土溝村的生活,與在地人溝通交流,最終藝術家們發現,農村讓他們體驗到最深度的美是居民的人情味,同時這也是土溝村的最大資產。而村民們也在與藝術家互動的過程中,不知不覺成為了土溝村的最佳導覽員,這裡的一花一草、一屋一室,背後都有著精采的故事。

阿公阿嬤成專業導覽員

時至今日,來到後壁土溝村,找不到一家民宿或旅館,也沒有店家販售可以證明你曾到此一遊的伴手禮,當然也別急著到處詢問:「農村美術館在哪裡?」因為在土溝村,美術館沒有屋頂、沒有牆壁、也沒有任何形體,更沒有指標或導覽手冊,若想參觀藝術品,請直接詢問田埂間的阿公阿嬤,他們會毫不吝嗇地與你分享這裡的一切。

走在土溝村的鄉間小道上,有趣的事物要靠自己探索,你會不經意地發現不少創意的小巧思與藝術裝置。像是兩組以馬賽克磁磚拼貼而成、名為「坐十分鐘陶淵明」的座椅,以一種邀請人們坐下的姿態佇立在田邊,放眼望去是一整片隨風搖曳的稻穗,座位中間的桌上還擺放著侯老師製作的石雕,一隻田螺爬上茶壺意味著「等你等到茶都涼啦!」;還有某面牆上同樣以馬賽克磁磚拼貼成的葉子上,爬著一隻特殊紋路的石雕蝸牛,有著「安居樂業」的寓意,趣味的創意不言而喻。

信步前往「鄉親客廳」,過去曾是張佳惠的豬寮,如今這裡搖身一變,闢出一半的空間做為村民們日常聚會的場所,牆上到處布置著長輩們親手繪製或雕刻的作品;通往廁所處有著一道紅磚砌成的的屏風,上面鑲著阿公阿嬤們的舊照片,讓這個角落像是道時光走廊,彷彿帶人回到了過去;轉角一座看似平凡的洗手臺,出水口以老阿嬤的痰盂及舊式摩托車的後照鏡裝飾而成,下方的石造水盆像雙準備捧水的手,而雙手內捧著的卻是一對正在戲水的魚;戶外陳設有昔日傳統農村使用的農機具、腳踏車或大家庭使用過的超大飯鍋等,它們靜靜地站在牆邊,像是在細訴著洗盡鉛華的歲月故事。

隔著道路的對門,偌大的開放空間是「媽媽的灶腳」,有別於過去的廚房總是在住所後方,這座廚房直面朝外,為的就是讓人們直接看到這專屬媽媽的空間,舊日的廚具與器皿讓人彷彿可以看見阿嬤們年輕時的忙碌走動身影。廚房左邊則是一整面與牆同高的拉門,上面繪製著戴著斗笠、在田間工作的媽媽,象徵著這個空間的別具意義;拉門後方則是做為藝術或學術團體來此交流時的教學場域。

當村裡的每樣「藝術品」都有阿公阿嬤們的參與,甚至長輩們成了藝術作品的主人時,這些物件就已經不再只是純粹的藝術品,不須特別訓練講解義工,也不用找人刻意維護這些建設,在每個尋常的日子裡,每位村民都是這間「美術館」的創作者與專業解說員。

農家傳承與食農教育並進

成立至今,協會邁入第17個年頭,今年與在地農民合作,特闢友善耕作行動實驗基地經營無毒米的耕作,為的就是響應時下重視健康與環境保護的觀念,以食農教育改變農民以往的傳統作法,將農村的層次再提升。

尤其在這世代交替之際,雖然無毒耕作的成本高、產量低、市場競爭激烈,但農家第二代較願意接受新價值觀,不使用化學肥料與農藥,不但對整個環境與生態都有助益,以友善耕作方式所產出的農產品也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重視。

而協會也預備於今年底成立社區合作社作為銷售平臺,讓新的耕作方式有更多元的銷售管道,使農民們能看見嶄新的契機,這更間接讓年輕人願意留在村裡,讓土溝村家家戶戶都得以世代傳承。

探索土溝村的最佳門道

張佳惠建議,拜訪土溝村,不要抱持著「觀光」的心態,因為土溝村改造的初衷是為了改善當地人的生活,而非為了將農村打造成旅遊勝地。如果想像來到這裡可以體驗一場市面上流行的「農村小旅行」,那麼土溝村可能會讓你大失所望。

然而,正所謂「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若你不甘只做個看熱鬧的觀光客,可以選擇拋開原先對農村的想像,放慢腳步,懷著一顆探索的心,像個來到農家作客的朋友,向路邊的村民打聲招呼,即使沒有導覽地圖,相信你也不會迷路。由於村內資源有限,針對團體旅遊,目前土溝村僅接受預約的方式,且須做好事先的溝通,並讓居民有充足時間做好準備,諸如體驗秋收、古早童玩或是下田的風味餐等,皆可在特定的季節裡進行。

造訪土溝村,與其說是旅行,不如說是進入另一種生活型態,以尊重的心態,不打擾居民的生活作息,轉而讓自己真實感受村民們的食、衣、住、行,深刻體驗老一輩所說「這裡的土會黏人」的情懷,你將會發現,無論是水牛的勤勉精神、農家知足常樂的生活感,以及歲月流光所洗鍊出的一物一景,都是土溝村永不謝幕的常設展。而農村醇厚的人情味將滲透身體裡的每個細胞,人們再將這種子帶回原本的生活中,靜待它所開出的花朵,在每個人的日常中綻放出不同的生命力。

相關文章

臺灣百年老店特輯2─郭元益糕餅

創立於西元1867年、今年已堂堂邁入153歲的郭元益,百年來始終以餅食的味覺印象,留在每一代人們的舌......

臺灣百年老店特輯1─丸莊醬油

假日午後的誠品書店,除了書香之外,竟然還飄出陣陣醇厚的醬油香氣,尋著這股迷人的味道前進,已經70多歲......

第一條生態旅遊示範國家步道 登能高越嶺 思舊東西線

能高越嶺道為臺灣第一條「生態旅遊示範國家步道」,兼具自然與人文特色。在高點的「光被八表」紀念碑,象徵......

不用電力也玩得精彩 桌遊教學應用正當道

近幾年來,臺灣掀起一波桌遊熱,五花八門的桌遊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無論是小學生還是上班族都可以找到各自喜......

護樹有你 都市呼吸 國際首創「臺北樹益獎」

不是一棵樹就能成為都市之肺,也不是一個人就能保護一棵樹。樹木能夠提供都市新鮮的空氣,還能調節氣溫、提......

戶外教育, 讓孩子學得更深、記得更牢

現代父母不可不知的觀念:孩子們在大自然裡接觸、探索、感受之後學到的經驗,會比從課本學來的知識,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