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水陸並進 從「能源轉型」展決心

666期

20161
0
19
採訪、攝影 集思創意採訪團隊、再生能源處 協助 再生能源處、系統規劃處、配電處、中華電信台中營業處、經濟部能源局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桃園市政府、雲林縣政府、屏東縣政府 審查 台電月刊編輯小組

配合政府2025年非核家園政策,台電除已著手興建100MW(百萬瓦)彰濱太陽光電場,也同步推動自有物產建置屋頂型太陽光電計畫,預計完成11.3MW建置目標,更規劃在臺南鹽灘地光電專區設置逾150MW光電場,展現台電積極發展再生能源的雄心。

自己的電自己發

臺灣地狹人稠,要取得設置大型太陽能光電場土地相當不易,致使早年電力基礎多發展成「集中型發電」,是以一座大型發電廠供應一個大範圍地區的用電。太陽能發電則屬於「分散型發電」,尤其地面型太陽光電常需大面積的土地供設置太陽能板,才能達到良好效果。

如今台電推動能源轉型,新的思維正在醞釀,力圖透過循線找地,在不同場域友善併網,且台電亦結合地方與企業,搭配台電太陽光電二期、三期、四期計畫,今(107)年底還會有五期計畫,將阻力轉化為能源轉型的動力;其中,令再生能源處陳一成處長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是光電二期的「光明頂」計畫:「這個口號聽似聳動,其實也是為了解決太陽光電專區大型場域不易取得的問題,便從公司自有內部土地與場址做起,號召將太陽能板佈建於屋頂,希望透過自身示範拋磚引玉,達成全國點亮光明頂目標。」

光明頂計畫實施後,台電即全面盤點內部自有小面積土地、電力設施應設未設、建廠過程形成的新土地,小型地面型、建物屋頂等開始,例如高雄變電所、燕巢倉庫等台電建築物的樓頂,甚至興達發電廠倉庫的停車場頂棚也用來鋪設架高式太陽光電系統。此外,在部分屋頂亦採用「太陽光電能源技術服務業」(Photovoltaic-Energy Service Company,PV-ESCO)的創新模式,意即台電出租自有房舍屋頂及土地,由能源服務業者承包建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及後續營運維護,以擴大我國太陽光電產業的經濟規模,並降低設置成本。

「另一方面,台電也積極配合政府進行『綠能屋頂全民參與推動計畫』使全民有感」,提及計畫執行,配電處許墩貴副處長解釋該方案規劃在社區住宅及工廠等可加裝太陽能板的屋頂來裝設,由於這些建物已有既設線路,可減少施作電力網工程,有利業者投資並加速併網。過去能源局規定業者與產權者若非相同時就無法併入其內線的法規,換言之,產權若非業者本身,業者需面臨花費較高成本併接外線問題,使多數業者卻步,配電處便主動積極與能源局溝通,目前法規已經彈性放寬,當業者與產權者非同戶時得併入內線。

光電二期計畫開發至今,裝置容量約11.3MW,全年發電量約1,300萬度,以每天平均日照時間3小時計算,扣掉損耗係數,預估每天總計發電約3.6萬度電,相當於可供應3,300戶家庭整年的用電量,供電量相當可觀。

打造全國最大光電場

至於地面型光電場,早在103年台電就在臺中龍井完成裝置容量達6.5MW的龍井太陽光電站,每年可發出800萬度電,是當時全國最大單一太陽光電場。

而現在光電三期計畫中的彰濱工業區,在占地152公頃的自有土地上,其中134公頃用來架設33萬9千片太陽能板,裝置容量100MW,投資金額62億元,年發電量1.3億度電,將再創臺灣單一太陽能場最大發電規模綠電,足供3萬戶家庭一整年用電量,新場地也排入世界第54大光電場面積。

再生能源處陳處長說,當初台電原計畫是在彰濱興建火力發電廠,但因當地政府和民眾對火力發電仍有疑慮,加上中部地區陽光充足、雨日也較北部少,幾經評估後轉而發展太陽光電場。

同時,彰濱太陽光電場另有一個特色,就是全區設有50個變頻器貨櫃,每個2MW,可將太陽光電直流變成交流電,再送出去升壓到電網。陳處長說:「過去案場變頻器都很小,頂多幾百kV,要串很多個,現在是規模大,好處是檢修方便、電力耗損也低。」透過先進發電設備,預期將來發電效率會更為提升。

經營綠電善用電信新科技

只不過地面型太陽光電系統需要大面積的土地,彰濱太陽光電場址又選在彰濱工業區尚未開發的偏遠地區,缺乏電信管道與固網光纜,卻正好能讓中華電信發揮擅長的微波通訊技術,為電場內的傳真、市內電話、網際網路提供品質穩定的通訊服務,還能進一步將電場內的發電資訊透過雲端平臺傳給台電,遠端監控發電狀態是否正常,雙方透過經驗及資源共享,一步一腳印終能完成我國重大綠能建設。

中華電信台中營運處張堂副總經理表示,中華電信整合了陣容堅強的協力廠商,負責電器室、發電機櫃、支架基礎、電纜管排設計施工,以及變壓器、光電模組、支架、變流器等,集合臺灣太陽光電產業界的箇中翹楚,齊心協力建設彰濱太陽能光電場。

日後彰濱太陽光電場將採用發電機櫃模組,每部機組可提供28個光電板直流發電迴路、逆變器交直流及高低壓設備狀態等資訊,藉由中華電信的光纖網路,形成智慧管理環境(intelligent Environment Network,iEN),可整合光電場內50部發電機櫃,將運轉資料傳送到電器室監控中心,即時掌握發電狀況並留作紀錄,運轉資料再透過雲端平臺傳送到台電再生能源處監控中心,結合數據分析,能夠即時察覺異常狀況,進行障礙排除,確保發電設備正常運轉,維持最大的發電效益。再生能源處林恆山資深工程師補充說明,未來彰濱太陽光電場將用紅外線空拍機來檢視太陽能板是否故障。

12
相關文章

為下一代努力 留住美好地球 全民節電動起來

電力需求受到產業結構、電價、景氣、氣候、人口變遷、設備器具效率以及能源使用行為等多重因素影響,臺灣整......

全民節電抽獎樂 廣招達人競賽開跑!愛地球也能拿獎金

今年的節電運動持續推廣「時間電價」,民眾可根據用電習慣選擇計價方案,另台電公司今年調整作法,推動由用......

共創永續電力環境 新節電運動啟動!縣市節電大車拼

經濟部能源局於104年4月推出「自己的電自己省」智慧節電計畫,以1年省電2%為目標,補助縣市進行地方......

空地變綠金 政府民間攜手打造綠能家園

近年來在中央能源政策推動下,各縣市太陽光電廠均有豐碩成果。過去認為難以克服的太陽光電場址問題,經過政......

永續再利用 太陽光電下一步

「節能減碳」已成為一種普世價值,亦是邁入先進社會的重要指標,其中「太陽光電」則是讓臺灣社會得以邁向低......

守護大地 擁抱無盡春天

「這是一種奇異的寂靜。那些鳥雀到哪兒去了呢?從前每逢清晨,知更鳥、雲雀、鴿子、鷦鷯,及其他幾十種的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