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承先啟後點亮「築蹟」

專訪國立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洪致文、迪化207博物館館長華安綺

660期

1365
1
7
文╱戚文芬

跨越歷史的長河,從西元1888年照亮蓬萊大地的第一盞電燈亮起,迄今一百多年的時間裡,「電」為臺灣帶來了巨幅的改變,這不只反映在經濟、民生上,即便身處在崇山峻嶺間,人們的生活都掀起了一場劇烈的變革。這些關於「電」的人或事、或物的點點滴滴,都在臺灣的歷史文化上一步一腳印的交織成輝煌的一頁,記錄著臺灣蛻變過程中最真實且不可磨滅的面向。

發電廠、機具等硬體設備,在經濟上所創造的有形與無形的價值,固然重要,但,隨著時代演進,臺灣電業一路走來的發展足跡,不僅見證百年來臺灣從工業化邁向現代高科技化的歷程,其反映在歷史文化上的傳承意義,更是彌足珍貴。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洪致文表示,以他曾拜訪的「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社長宿舍」而言,也是這次台電舉辦的「薈萃築蹟‧ 台電古蹟建築特展」中介紹的主要建物之一,「台電修復得十分完整,這棟建築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讓人印象深刻」。

洪致文指出,「以現今新的文化遺產保存觀念來看,過去的文化資產指的是宗廟、花園等傳統的歷史建築,現在則不然,近代所談的文化遺產還包括工業革命後機械結構的東西,如發電廠、發電機組、水路、水道等一連串的設施都是」。

民國105年年底台電的「重要文物資產保存運維規劃」啟動,隨即展開一連串緊鑼密鼓的工作,積極推動相關文物清查、整理造冊與建檔管理等。

洪致文表示,「其實,當初台電在投入這些文化資產保存的領域時,很多縣市的文化局,甚至連文化部都很驚訝」。他進一步解釋道,臺灣雖然有許多機構、組織在文化資產保存的領域中挹注大量經費、持續投注心力,但公營企業的腳步啟動的時間點始終顯得比私人單位慢。「看到台電這樣的公營單位,自發性地發起這樣的一系列活動和規劃,真的很不容易。」他強調。

洪致文表示,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的定義來看,臺灣目前登錄為古蹟或歷史建築者,大約有六成以上都屬於公家機關所有,而在這些管理單位中,台電尤其特別,所轄範圍包括發電廠、水道等眾多場域,站在保存、詮釋產業文化資產的角度上來說,具有極為珍貴的歷史價值。更難能可貴的是,除了與電力本業直接相關的文史資產之外,許多像是太子賓館、金瓜石神社等雖具重要歷史文化意義,但看似和電力無關的建築,也因為其產權劃歸為台電所有的關係,台電也一肩擔負起修復、維護的責任。

身為「薈萃築蹟‧台電古蹟建築特展」策展單位的「迪化207博物館」館長華安綺表示,「在籌備這次的展出過程中,我們透過台電所提供的資料進行調查,發現台電發電廠很多都是位在人煙罕至、深山峻嶺的地點,而且,從南到北,遍佈全臺。」在當時工業水準、交通方式均不發達的大環境下,從運輸各類資材到落成,後續百來年仍為讓每一家、每一戶擁有光明與溫暖,持續保養、維護,其難度可見一斑。華安綺忍不住有感而發道,「很令人敬佩!」

為了使展覽盡善盡美,讓民眾踏進一扇了解臺灣電業歷史的大門,華安綺提及與公眾服務處的共同合作過程中,不論是舊資料的調查,或是文史材料的建立、管理等,台電積極主動提供了許多相關資料,包括照片、文字等等,還有文獻資料及文物。期盼能先以「薈萃築蹟」特展達到宣示「2017台電文資保存動起來」的決心,並促成民眾與台電的認同與互動。

而台電的文化資產維護計劃並不僅止於此,明(107)年更籌備推出「大甲溪流域水力發電系統」以及「濁水溪流域水力發電系統」等系列展覽,逐步推廣、留下罕為人知的昔日舊影。洪致文表示,「產業文化資產不是只有單點式、單棟式的建築意涵、文化保存,而是脈絡式、整體式的概念。」如果只是維護單一建築古蹟,雖然資源盤點、調查報告、建冊管理、修復重建等一連串的過程或許繁複,但卻缺乏整體的脈絡,無法從片面的訊息資料窺見各建物間的定位與重要性。

洪致文表示,以公營單位來說,台電的相關作法是走在很前面的,未來或可參考以文化資產為發展目標的各大博物館,在文化資產領域加深加廣,在歷史的長河中,持續點亮台電、臺灣的每一步「築蹟」。

相關文章

創造價值 轉型再升級

台電為求轉型過程更為順利,特別邀訪中華電信前董事長呂學錦,與讀者分享中華電信面對電信自由化與民營化過......

從燃煤採購談台電的挑戰

根據台電公司的公開資訊,2017年燃煤機組的燃煤用量約3,000萬公噸,作為國內基載發電的能源來源,......

煙囪之外—空污防制須全民行動

近年來,細懸浮微粒(PM2.5)造成的空污問題受到全國民眾關注,冬天時東北季風增強,使得來自中國大陸......

智慧綠建築 點亮永續未來

近年來地球暖化,極端氣候造成的災害頻仍,包括水災、旱災、熱浪與寒害屢見不鮮,農牧損失巨大,人類生活面......

FUN心展球技 台電樂助傳承

作為國內支持最多運動團隊的國營企業(6隊),台電除了提供優秀運動員工作機會,讓他們可以無後顧之憂的為......

極端氣候、土壤液化、工程抗爭 輸電鐵塔大考驗

經濟部部長沈榮津接任後,與媒體面談首項要務,劍指「強化電力系統」。其實,這不只是針對民營和平電廠鐵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