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打造綠色搖籃 希望在此萌芽

665期

36041
11
68
採訪、攝影/集思創意採訪團隊 協助/環境保護處、發電處、業務處、綜合研究所、萬大發電廠、大甲溪發電廠、蘭陽發電廠、宜蘭區營業處 審查/台電月刊編輯小組

馬鞍壩生態園區 寓教於樂好所在

硬體設施另一個重點就是鄰近的馬鞍壩生態園區,園區青山環繞、風光明媚,兼具觀光休憩與生態教育功能。園區內的環教重點包含了小型水力發電模型、小型風力發電機及太陽能板,幫助民眾了解綠能發電的原理。原本的操控室改建成展示空間,操控設備以透明壓克力板隔離並改成遠端遙控,民眾能近距離觀看複雜的電力設備,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馬鞍壩生態園區還有一項關鍵環教設施—「魚道」。87年完工的馬鞍壩魚道,是為了大甲溪中有洄游習性的魚類所建造,分為水池式主魚道及丹尼爾式副魚道,幫助魚類洄游產卵繁殖,孕育下一代,以維持大甲溪流域生態平衡。

產地人合一 攜手地方創生

寓教於樂的馬鞍壩生態園區廣受好評,大甲溪發電廠新建的電力文史館預計年底前竣工,讓民眾一窺水力發電的艱辛發展史。大甲溪發電廠環教設施不斷增建的同時,軟體層面也持續擴充,林副廠長表示,電廠已委託專業單位對大甲溪流域生態保育計畫做研究,包括進行動植物種類及數量調查、河川生態監測、建立魚類保育評估資料庫、擬訂魚苗放流計畫等,務求做到對生態環境暸若指掌。

充分收集資料後,電廠將製作環境宣導文宣及環教影片,同時成立環境教育教案編審小組,配合環境保護處制定之「推動環境教育場域建置時程」進行環境核心課程教育訓練,培育專業且在地化的環境教育人才,與鄰近社區、學校、機關團體合作,透過演講或上課的方式全力推廣環境教育。

「推動環境教育,除了台電同仁的努力,還要與在地緊密結合才能成功。」楊廠長說。他常拜會區長、社區發展協會等人士集思廣益,希望能納入周圍的觀光景點及泰雅文化,結合周邊自然與人文資源打造白冷圳意象園區,或是發展大甲溪流域延伸到和平區的環帶生態走廊等,營造更豐富的環境教育內容。

明確的發展方向,加上同仁的齊心協力與在地社區的大力支持,大甲溪發電廠對於未來充滿信心,將藉由各式軟硬體致力推動環境教育,將正確的知識與概念深植到每位參訪民眾的心中。

亮點場域 推動優質環教

社會不斷進步,各式各樣的污染卻與日俱增,突顯環境教育的重要性,台電將環境教育場域設置劃為公司營運中重要一環,在環境保護處的分析下,初步規劃將綜合研究所樹林所區、大甲溪發電廠等全臺12個電力展示館或開放參訪的地點,逐步推動建置成具有能源環境特色的環境教育場域。

環境保護處蔡顯修處長表示,台電挑選的場域都各具特色與亮點,像是綜合研究所養殖螺旋藻多年,已經掌握如何有效率的繁殖藻類,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還能將藻類作為能量來源,回收後萃取出的多醣類還能製成機能食品、保養品等高經濟價值產品,充分達到「從搖籃到搖籃」的循環目標。未來將計畫與水產養殖業者合作,在電廠周邊海域養殖大型藻類,設置具環教特質的「海洋牧場」,作為台電建構減碳的希望燈塔。

大甲溪發電廠則有結合電力知識教學及優美生態環境的馬鞍壩生態園區,園區內生物性多樣,還能觀賞珍貴的魚道景觀,並與鄰近的八仙山、東勢、谷關等觀光勝地結合,打造兼具知識性與觀光價值的美麗生態廊道。

綜合研究所樹林所區及大甲溪發電廠是台電具備申請環境教育場所的候選場址,未來環境保護處將本著輔導萬大發電廠取得全臺第一個綠能生態環境教育場所認證之作法,循序協助建置各場域的軟體課程、培養環境教育人員,以延續環境教育認證場所之建置目標。

此外,復育螢火蟲的卓蘭發電廠、復育蝴蝶的高屏發電廠、復育金花石蒜的協和發電廠、預計成立海洋牧場的林口發電廠、設置減碳技術園區的台中發電廠、微藻養殖的南部發電廠、活化鹽灘濕地保留計畫的興達發電廠、復育荸薺生態池的尖山發電廠、構建生態樹的大林發電廠都各有環教亮點,這些都是當地特有的生態與環境,台電秉持與在地共存共榮的永續經營理念,將挹注資源協助這些電廠,持續關懷附近人文、生態及環境的發展,並融合資源編製環境教育課程,設置開放參訪的場域,讓社區民眾有機會認識自己生活的土地,更是台電邁向生態電廠及綠色企業的重要亮點。

臺灣自民國100年起正式加入全球環境教育的前段班,而台電在穩定供電同時,亦是不遺餘力地兼顧與自然環境、人文歷史的和諧共生,透過環境教育理念與行動不斷的深化,台電的綠色永續企業之路已吸引越來越多人認同、參與,開啟更深層的社會互動與溝通,讓臺灣和台電能攜手為實現更好的未來努力不懈。

123
相關文章

永續再利用 太陽光電下一步

「節能減碳」已成為一種普世價值,亦是邁入先進社會的重要指標,其中「太陽光電」則是讓臺灣社會得以邁向低......

守護大地 擁抱無盡春天

「這是一種奇異的寂靜。那些鳥雀到哪兒去了呢?從前每逢清晨,知更鳥、雲雀、鴿子、鷦鷯,及其他幾十種的鳥......

台電環境教育腳步永不停

民國75年,台電領先其他國營事業成立環境保護處,早期工作涵蓋公害防治、自然生態保育、管末處理、環境教......

山中的綠色奇蹟—萬大發電廠

沿著霧社投83線前行,途中經過霧社水庫、原住民部落和低矮的日式房舍建築群,梅樹與櫻花林從緋紅轉綠,青......

活力滿點的人力結構

電力無法儲存,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供給從不間斷。電力隨發隨送的特性,在每個時間點,都須有同仁......

建置優質人力

為補足退休人力缺口,台電積極對外招募新血,鞏固電力技術,傳承核心價值,更前瞻性招募研發、行銷及文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