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 - 打開電力新視野

收到地震速報簡訊後,多十秒能做什麼?

644期

1443
0
0
轉載自泛科學知識網

盼了多年,今(105)年終於盼到了地震速報(強震即時警報)簡訊的影子!雖然技術上我們早有地震預警(Earthquake Early Warning,指的是地震發生後提前預先警告)的能力,但最後這一哩路我們走得好久……

在5月12日第一次發布地震速報簡訊時,各種狀況突顯通訊端仍然還不穩定;而到5月31日北臺灣海域發生規模7.2地震時,仍有許多用戶沒有收到訊息。說起來系統真正要到「好用」,這條路還沒走到明朗處。不過比起數年前只能大聲疾呼「我們並沒有做得比較差」,至少現在有機會能夠實踐。

至於為何此時才做到?系統有沒有什麼問題?並非此文要討論的重點,但我們可以就目前已知的情報,簡單思考一些問題:

1.早期預警是利用較少的資訊、較短的時間解算地震波,準確程度一定不如之後的地震報告,若因誤差而造成防災策略錯誤,責任歸屬如何算?或是又該如何調整時效和準確度的平衡?

2.由5月12日的簡訊發布狀況可知,扣除重複發送的狀況之外,還是有人應該收到卻沒收到簡訊、有人則是晚收到簡訊。要如何盡可能減少這樣的問題?

雖然不能因為上述問題而因噎廢食,但跨入了地震預警的新頁後,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會逐漸浮現。上面提到的問題偏向政策與技術,那面對於民眾而言,新的問題和挑戰是什麼呢?

雖然這好像是些玩笑話,但不可諱言,在「假如有10秒鐘讓我們反應即將到來的震波,我們該怎麼做?」的情境下,我們似乎很難給定一個SOP;或者我們應該是說,真正「可用」的SOP,會非常複雜。舉個例子來說,當剩下10秒時,我們在浴室、辦公室、臥室、廚房等不同場所會有不同的反應,最好的臨機應變,應該是「因地制宜」。

遇到預料之外的災難時,人的心理狀態和身體反應

包括我自己,很多過往撰文論述地震預警的成效時,經常提及捷運、火車、高鐵、醫院、工廠等場所,可利用自動化的方式,在收到預警的當下作出處置,像是列車減速、手術與工廠作業暫停等。然而對於大眾因應預警的策略,除了一些老生常談的概念,也少有更多的著墨。

防災必須考量到人性,而人性當然必須從心理的角度切入。John Leach 在2004年的一篇研究指出,針對許多災難案例分析,發現人們在遇到突發災難的當下會有幾種不同的反應,根據他的個案分析結果,可以將這些反應分成三類:

1.不知所措的恐慌,伴隨如尖叫、亂逃等適得其反的行為。約占10~15%。

2.恐懼災害但沒有即刻辦法執行任何動作。與上述恐慌的不同點在於還具有行動力,但仍處於正在了解情況、思考解決的方式等狀態下。約占75%上下。

3.仍然保持冷靜、並有辦法即時做下一步的處理。約占10~15%。

也就是遇到災難時,除了會有戰或逃(Fightor flight)兩種一般認為的策略,還有「凍結」(Freeze)的行為,而這種情況通常都是在思考「我該怎麼做」。假如是較簡單的狀況(可能只有一條路可逃、可能只想到一個處理方法)時,大約花上1~2秒鐘思考;如果是情況較為複雜,需要花更多時間了解狀況並思考可能策略,就要花上8∼10秒的時間。

收到地震預警時和沒收到的差異

所以,我們如果把地震的情境套用在上述分類的話,當大地震發生時,除了本來就冷靜,又加上有良好防震習慣的少數人之外,我們幾乎沒什麼時間可以逃生。但假如有收到預警的簡訊,而多了5 ~ 10 秒呢?如果多數的人在遇到地震時,就像上述文章中指出的處於「凍結」狀態,那麼多出的時間,就可能幫助他多些時間可以反應。也就是說,地震預警最大的功能,是在於提升這種臨災時的心理應對,若是真實遇上,理論上有時間準備一定優於毫無準備。

以日本為例,大家看到的都是311震後的實際成效,然而這也是於2007年開始有緊急地震速報後,經過多年的改進、防災宣導、產業應用等措施而達到的成績。雖然還是有無法挽回的性命損失,但仍有許多人因此躲過災害,當然也減少災後的混亂、恐慌的情況。

反觀臺灣地震預警之前,我們先看看臺灣和日本面臨的地震威脅差異,再來討論該怎麼做。

地震預警該搭配的防災思維

因為臺灣的地型構造和日本還是有差異,主要都會區離多數的孕震帶都非常近,很容易出現地震預警的「盲區」,所以在相同的技術架構下,我們不如日本常有20秒以上的預警時間,能有十幾秒就很了不起了!也就是說,我們面臨的挑戰不再是時間能否再縮短,而是「時間就這麼短,該做什麼才最有效?」

當遇到上述災害時,人們會發生「凍結」不動的狀態,所謂的防災演練、預防措施就能在此發揮功效,甚至配合如學校、百貨、捷運的廣播系統與疏散方式,都是幫助人們儘早找到應對逃生的策略。先不管學校防震演練規劃的方式好不好,這都是一件很嚴謹且重要的事,如果策略能讓我們處於「凍結」狀態的時間從8~10秒縮減成1~2秒,那麼地震預警在此就可以真正發揮效用。

有些時候的防災作為,是可以多重應用的;像是最基本的公共空間的火災逃生動線,在主要的地震波過後或是時間夠充裕時,就能利用動線逃生,如果僅僅數秒無法逃出,反而就需要注意門窗或掉落物的位置。最近這起地震發生時,我正在辦公室,第一時間反應的是注意到頭上的輕鋼架天花板,故簡訊響起後(此時也正好感受到P波振動),也準備好要到桌下預備。

如果沒有桌子呢?總是有隨身的包包吧?或是最鄰近的柱子、矮家具,甚至你的雙臂(手傷總比頭破好),若能平時就將這樣的反應「輸入」腦袋,自然我們就會有多餘的時間「求生」。同樣的,無論是政府或與公共相關的產業設施,也該正視臺灣面臨地震的問題,不是只有樓倒了才叫災害,樓倒屋塌最大原因還是老舊和設計問題,屬於長期的規劃,而臨震的應變,卻是一種需要先深植心中的策略。

真正該全面啟動的防災思維

以往我們很習慣的去依賴政府,而政府也會去回應人民的需求,所以無論是災後重建,或是預防措施,皆挹注了大量的資源在其中,但在最後那段「深植心中」的宣導規劃,卻沒有足夠的傳播,這點不光政府,任何的媒體,都還遠遠不及,以下是一篇88 風災後針對災區居民防災觀念的調查報告:

民眾的防災意識雖提升,也知道未來仍會有災害,但民眾與政府都期待著「建設」對防災的幫助,而非主動的去學習防災作為。同樣的,多數的政策執行雖然包括建設和防災宣導,但宣導的成效顯然遠遠不及興建設施。故對此我的看法是:我們就是講到爛掉,也得想盡辦法去做,無論從網路、媒體、學校都得花費更多的心力投注。多說、多做、從小教、學到老⋯⋯總是要殺出一條生路,求自己的生,也救別人的命。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

1. Leach, J.(2004).Why People`Freeze´in an Emergency: Temporal and Cognitive Constraints on Survival Responses. Aviation, Space,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75, 539 ~ 542

2. 陳永森(2014),極端氣候影響下潛在災害區居民環境識覺、調適行為之研究-以八八水災後屏東縣林邊鄉與佳冬鄉為例。環境與世界,第二十八至二十九期,25 ~ 53 頁: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相關文章

明明沒看到,卻以為有看到? 淺談語意記憶與錯誤記憶

人類的記憶系統並非完美無缺,我們不只會忘記曾經發生過的事,還會記得沒有發生過的事! 研究錯誤記......

「人帥益生菌,人醜大腸菌」 這樣講對嗎?

看到「人帥益生菌,人醜大腸菌」這句話在FB上洗板,細菌人眉頭一皺,因為這句話乍聽之下覺得有趣又有點科......

柔珠洗面乳─可怕的塑膠微粒真相

親愛的朋友,你一定聽過「柔珠洗面乳」,但你曾經想過這些產品中所主打的「柔珠」是什麼嗎?......

員工是最好的品牌大使

我們常常在講行銷、行銷,而行銷的定義是要將公司或品牌所提供的價值與客戶溝通,並希望他們能夠接受這樣的......

發揮厚數據的力量

運用人類學觀察與訪談方法所得到的資料,可以稱之為「厚數據」,它呈現具體的情感、故事和意義,幫助產業在......

福衛三號10歲生日快樂 老衛星和團隊的奮鬥故事

2016年4月15日是福爾摩沙衛星三號(福衛三號)的十歲生日,這個由六顆微衛星組成的「氣象資料蒐集員......